专栏名称: 程序人生
十年漫漫程序人生,打过各种杂,也做过让我骄傲的软件;管理过数十人的团队,还带领一班兄弟姐妹创过业,目前在硅谷一家创业公司担任 VP。关注程序人生,了解程序猿,学做程序猿,做好程序猿,让我们的程序人生精彩满满。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待字闺中  ·  DeepSeek 爆火带来的大变化 ·  6 天前  
程序猿  ·  TCP 才不傻! ·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感谢 ... ·  6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if微信+DeepSeek=王炸,百度+De ... ·  3 天前  
码农翻身  ·  DeepSeek彻底爆了!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程序人生

长日无痕(六):六年投资备忘

程序人生  · 公众号  · 程序员  · 2020-12-31 20:16

正文

2020 绕不过去的除了疫情,还有遍地的机会。我是说,投资机会。现在回过头来看,几乎所有人都会后悔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怎么没有买 xxx,或者 xxxx,错过了资产增值几倍甚至十倍这种一辈子可能都不会再有第二次的机会。当然,这样的机会总是十年左右就不期而至,只是人类的记忆像鱼一样,只有当下的记忆,稍远一点发生的仿佛就是上辈子的事情了。最近一个可以和这次疫情媲美的危机,是十二年前的次贷危机。当时道指从前一年的高点一万四一路跌到七千多,房价也是腰斩甚至膝盖斩。然而,随后三年左右的时间,道指就回到了前期高点,还开启了一个十年的大牛市;同时,房事也欣欣向荣,遍地的机会。所以,不要懊丧,总结经验,静等十年后下一个投资机会就好。

本文的主旨不是炫耀,更不是抱怨,只是想把我疫情前后或对或错的想法和判断记录下来,供自己日后反思。它对你也许有用,也许无用,但一定对将来的我有不少帮助。

本文文末的一些想法,仅对在美国生活理财有意义,在国内炒美股的朋友,注意大盘风险和美元贬值风险即可,其它随意,不用像我这样苦逼考虑合法花式避税。

2015-2017:一顿操作猛如虎

来到美国后,在 2015 年到 2017 年这两年时间,我闭着眼睛瞎买了很多股票,有不到三百元买入的 amazon,三十多买入的 nvidia,还有莫名其妙买的一只我都记不清名字的医药股,买完就遇到一个新药被 FDA 批准,然后一日大涨 50%。当然瞎买也有很多失手的时候,最刻骨铭心的是当时尝试了一个 YC 投资的证券服务 instavest(已经挂了),就是你跟着一些投资经理做,他们真金白银买了什么股票你跟就好了。我抱着试水的态度投入了两千多,每股 21元跟着一个看上去挺靠谱的投资分析师买了 100 股 SUNE,一个太阳能公司。然后,这股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归了零,我作为股东还收到了人生中第一份上市公司破产清算通知书,算是开了眼界。总之这两年股票做的风风火火,但赚的钱其实不太多(< 20%),比我的 401k 差不少(两年接近 30%),甚至可怜地仅仅和 15年到 17 年初道琼斯的涨幅(17.6%)旗鼓相当,扣掉短线操作(一年内买卖都算短线)导致的税收,更所剩无几,真是所谓「一顿操作猛如虎,实际收入惨如狗」。2017 年为了在湾区买房,所有资金退出,我短暂告别了股市。

2017-2020:浮荣何足珍

买完房之后没多久,慢慢手上又有了闲钱,除了八九千的「高位」在 coinbase 上买了些比特币外,我开始继续把钱洒向股市。总结之前投资雷声大雨点小的教训后,我决定 1) 只做我正在使用(或者可能使用)的服务的企业 2) 选一到三家企业,每月定投。

于是,在 amazon 一千元上下的时候,我开始定投它。2017 年到 2020年 3 月,我定投了两年半的 amazon,期间还定投过少量的 tesla 和比特币,但一直以 amazon 为主仓(占 70%)。两年半的时间,amazon 一路涨到今年 2 月的 2170。在我喜滋滋看着两年半 70% 多的收益,两倍于同期道琼斯指数涨幅(36%,两万一到两万九)的时候,灾难悄然降临。

2020年 3 月:长夜沾湿何由彻

2020 年 3 月,是许多人调侃的「巴菲特活见久」时刻:道指在 3 月 9 日,3 月 12 日,3 月 16 日,3 月 18 日十天四次熔断,从两万九千多直泄到一万八。

其实美股三月份的暴跌,只不过是一月底上证综指暴跌的放大加强版。国内疫情的发展让我有充足的时间做好准备,然而我却和大多数对危机不够敏感的人一样,没把它当回事,直到道指第一次熔断。

3 月 10 日,第一次熔断后的反弹,我见手头上两千一百多的 amazon 缩水到了一千八百多,和几乎所有投资者一样,经过了近两个月被有关新冠的新闻密集轰炸,眼见欧美的确诊数字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对 2020 年的经济和市场彻底丧失信心,惶恐之中将所有资产全数抛光。我并不是有先见之明(避开后三次熔断),实际上股市从二月底就一路狂跌,3 月 9 日的熔断只不多是压垮我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而已。就实际的道指跌幅,到 3 月 9 日已经跌去六千点,而到 3 月 18 日的后三次熔断,也不过又跌去五千多点而已。所以虽然我避开了三次熔断,但其实后续几次都是起起伏伏,杀伤力远没有第一次高。

当我股市里所有资产都转为现金时,所有的现金仅有高点市值的 75%,两年多辛辛苦苦的收益从 70% 直线下降到 25%(然而 IRS 还是会从这里拿走 20-40% 左右缴税,所以实际盈利仅有 15%-20%)。当然尽管损失惨重,我算是幸运的,起码不是大败亏输,本金都赔了进去。

这就是市场,暴风骤雨来临时,你无法与之抗争,只能敬畏,祈祷。

回过头来,如果我把资产放在那里不管,心如止水,那么不仅大跌带来的亏损会被抹平,我还会有一倍多的收益(amazon 已经站上了 3200)。我的 401k 就是如此,五年总盈利 57% 直线下降到 20%,但年底已经回升到了 86%(可惜少得可怜)。

当然,我们永远无法回过头去假设。如果硬要回过头看,那就没边了:最好的策略是三月底 1950 才卖 amazon,挥舞着现金赶紧 29.5 加杠杆做空瑞幸,一周后 5 元卖出,再加杠杆 2.4 买蔚来,54 卖出,紧接着 15 加杠杆买 Palantir,33 卖出,休息几天后加杠杆 20 元买入 GBTC,30 卖出。假设都是 10 倍杠杆,瑞幸 50 倍收益 x 蔚来 200 倍收益 x Palantir 20 倍收益 x GBTC 5 倍收益,妥妥地 10000000 倍收益,比龙珠里悟空见到拉提兹到打败弗利沙几年间的战斗力膨胀得还要快个几十倍。有这能力还羡慕什么人家的小目标,开局一个碗就可以世界首富了。

2020 年 5 月:柳暗花明又一村

当第四次熔断发生后,3 月 18 日,我感觉恐慌情绪已经到达极致。老子说: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活久见的巴菲特老爷子对此做了一个简单的诠释: 别人贪婪我恐惧,别人恐惧我贪婪 。新冠其实也没有那么糟糕,尤其当时国内已经开始恢复正常,而美国似乎还凑合(谁知道会是现在这个德性),整个市场的反应都有些过度了。

我大致分析了一下疫情如果再持续三个月(当时最保守的人也认为六七月份全球疫情就会结束了,我还天真地计划六月带娃回国来个祖国江山大壮游呢)会带来哪些影响,而这些影响,会对哪些行业或者股票造成正面影响。简单分析过后,我在 19.9 的价位少量购买了 250 股 B 站。两个原因:1)当时我已经是 B 站的用户+粉丝,即便没有疫情的爆发,我也觉得 amazon 两千多太贵,打算改成定投 B 站了。2)3 月份中下旬全世界鸡飞狗跳之时,国内疫情已经控制得很好,大家的信心都开始恢复。所以我赌血崩之后的美股要反弹,中概股应该最先反弹,而 B 站这样的疫情受益股,在接近 50% 的超跌后,肯定会反弹的。

但我不敢多买。在一个不断崩溃中的市场上,你永远不知道底在哪里,最痛苦的莫过于抄底抄在半山腰,所以留着子弹,慢慢定投。

结果这个反弹来得太快太猛,不光 B 站,还有整个大盘。四月份整一个月,我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股市气势如虹地冲杀,B 站从二十很快就杀到三十,我一千八卖掉但仍然默默关注的 amazon 直接从一千六干到了两千四。段永平说:" 如果一只股我抄底了,往往利润反而少,因为反弹时下不了手,所以容易失去机会 " —— 在四月份我对此深有体会。我有点害怕股市这种过于「疯狂」的报复性上涨后,接踵而至的就是报复性下跌,再跌出新底。当然,和后来的电动三宝(蔚来,理想和小鹏)相比,B 站当时简直温柔地像个天线宝宝。

五月份,市场已经趋于稳定,甚至略微下降。虽然越来越多的地区颁布了越来越严格的居家令,而每日新增保持在两万以上,但大家渐渐适应了新冠。

2020 全年 Covid 19 确诊病例前二十(数据来自 John Hopkins https://github.com/CSSEGISandData)

5 月 18 日,我听了 B 站一季度的 earning call。我对陈睿说的:

未来每一个互联网用户都会成为视频用户,视频未来就是大量人与人,服务与人,以及产品与人的链接。

深有共鸣。我开始思考疫情究竟能给 B 站带来多大的机会,以及给视频行业带来多大的机会(这也是为什么我会在 48 元高点买入并持有少量声网的原因)。

隔天我立刻买了不少 B 站,尽管此时价格已经飚至 32。整个五月我打破自己设置的一月定投一次的限制,分三次又买了不少 B 站,然后六月到十月,我都每月定投 B 站。这算是疫情期间我看的最坚定的股票 —— 即便二季度财报出后,大幅冲高回落,随后一路半死不活好几个月,我依旧在买 B 站。因为我看好视频这件事,同时非常挺喜欢陈睿这个人,和 B 站的这个社区感觉。

今年很多次我在朋友圈里奶 B 站,有朋友不解,B 站一个小破站,Web 至今还是那种老旧的门户风格的界面,推荐算法似乎也不那么走心,为啥你就这么奶呢?论产品的质感,B 站的确比西瓜和 Youtube 差了一代;论内容,主流的 UGC 内容,除了被独家协议锁定的那些位,几乎所有的 UP 主都会把视频 B 站,西瓜,youtube 各来一份(我自己也不能免俗),有枣没枣打三竿再说,所以B 站有别人也都有;版权内容,B 站内容数量和质量都和爱奇艺腾讯视频差了不是一星半点。那 B 站究竟为什么?

对于 UGC 内容,其实我们找一个播放量差不多的视频对比就很容易得出结论。比如所长林超这个:《年轻人如何抓住5G时代红利》。同样是 200w(230w vs 219.8w)播放量的视频,B 站 3.2w 条弹幕,西瓜 602 条弹幕,这就是社区的差距。我随便把进度条拉到尾部(一般视频的开头弹幕都不少,所以对比不明显),在同一个时间线下,B 站有六条弹幕,西瓜零条。B 站的弹幕很有可读性,和观看者产生共鸣,而大部分西瓜视频的弹幕是毫无营养的内容。


我们再看版权内容。如果其它视频网站有《西游记》,你觉得会是一副什么样的光景?而 B 站是下面这个样子的,工作一天累了看上一会弹幕(我没敲错),它不香么?

这些令人印象深刻的弹幕几乎遍地都是。就拿西游记这一集来说,我记得清清楚楚猪八戒喝了子母河的水,肚子疼得嗷嗷叫,屏幕上挂着:「论公猪的产后护理」,还有「快去请乌拉那拉氏打胎大队长」等令人过目难忘会心一笑的弹幕。

你也许会觉得这种老少咸宜勾情怀的老剧 B 站肯定降维打击,那么《指环王》这样的大家都买版权,受众固定的剧,谁更有优势?还是 B 站(非常推荐大家周末花两天时间在 B 站重温指环王完整版,绝对不后悔)。B 站买了这样的大 IP 后非常走心,直接请了《魔戒》一书的三名译者做客在视频的不同地方插入特殊弹幕来解释剧情,在推动情节的关键地方,还有彩蛋式弹幕:

总之,在 B 站上看版权内容,你感觉在和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看,他们或风趣幽默地扯着淡,或一本正经地科普,或排着队形整齐划一发泄情感。这种氛围,就是十几年前哥几个在大运村附近还没拆迁的兴月吧烤肉撸着串看张斌主持的《天下足球》的那种大家围炉而坐,侃侃而谈的感觉。这在别处真心找不到。

好像夸 B 站有点多,跑题了。

重仓 B 站之余,我还买了些拼多多和美团(MPNGF)。B 站和拼多多的 earning call,是我今年唯二连续听了三个季度的 earning call,可惜一季度后,黄铮就不参加拼多多的 earning call 了,我也听不到他那独一无二的,在 earning call 里不怎么扯财报,而是大篇幅对其企业文化「本分」的解读。这两支股票我也是基于疫情的考虑而购买,它们的创始人,黄铮和王兴,都属于新一代企业家的领军人物,是我看好并深度观察的人物。不过二季度黄铮离任拼多多 CEO 后,我就停止购买拼多多了(但没有卖任何股票)。

除此之外,我还买了少许京东,腾讯,声网,uber 和迪士尼。都是我看好疫情期间业务会突飞猛进,或者疫情之后能够迅速止血反杀的股票,并且也是我用过的服务(声网我用其 SDK 还做了一个视频软件的 PoC)。

迪士尼本来是完全在我计划外的。九月份的小长假,小宝小贝都嚷着好久没去迪士尼,想要去。但疫情在那杵着,肯定去不了。我就跟俩娃说要不从预算里一人给你们一千,给你们买成股票投资如何?我给了几个我持有的股票让她们选,还告诉她们 Bilibili,美团,拼多多都是干啥的。结果小宝问:那迪士尼有股票么?于是,我的投资组合里就奇怪地出现了十几股迪士尼。

五月到十一月的大量投资让我一下子纸面上得到了 我个人 有史以来最好的 年度 投资记录 :浮盈达到了总投资额的 80%(可惜总投资额不够多,所以也就是个年终奖的量级,不过睡后收入这样我也很满意啦)。其中 B 站和拼多多翻番,美团接近翻番后从高位跌下来,也有 50%,表现最差的声网,亏损大约 20%。当然,这些还都是纸上富贵。

十一月后,由于对道指在高位的恐惧,我开始停止定投个股。我觉得接下来需要歇一歇,看看再说。有趣的是,这 80% 的浮盈中有一大半都是在我开始恐惧时产生的。

2020 年 12 月:沉舟侧畔千帆过

对于很多人来说,我的这点收益,是非常非常寒碜的数字。在这个人均资产翻一番,朋友圈最高纪录二十九倍的荒诞一年,实在拿不出手。任何一个人在三月到五月间大量投资任何一家和线上业务或者新能源沾边的美股,都可以获得比我好得多很多的收益,更别说那些看准买了权证或者加杠杆买多的投资者。我这个人在财务上向来没有太大的野心,只要比过去好一点点,然后偶尔还能战胜指数基金,就够了,所以羡慕之余,并不懊丧。

3 月 24 日道琼斯探底后美股涨幅最大的 20 名(剔除盘子过小涨幅过于惊悚的股票)

(3 月 24 日道琼斯探底后市值 100 亿美金以上公司涨幅前 20 )

但我还是有很多反思,尤其是对自己在这样的十年一度的绝佳机会下错失的机会的反思。

  • 在三月份那次分析中,我过分关注我自己关心的股票和行业,却对更广阔的行业视而不见。比如错过了在线教育行业,这是个不可饶恕的失误 —— 尤其我在如此关注视频领域的情况下,怎么能够错过呢?还有在线健身行业 —— 我定期跟着 YouTube 上的 HIIT 项目健身,为了锻炼多元化,家里还添置了划船机(感谢 taotao 的建议),我自己却没有好好研究一下这个行业在疫情下的情况,导致错过了周围不少朋友都在用的,火得一塌糊涂的 peloton。

  • 很长一段时间,我过分关注中概股(因为觉得国内经济复苏很快),而忽视了美国的科技公司(迪士尼是意外,而 uber 我最近才入场)。

  • 如果说我错过了 Netflix 还情有可原,那么错过 Roku 则不可饶恕:毕竟自己就在 SVOD 行业啊。

  • 我没有每个月做类似的分析,去思考:1) 疫情进入到哪个阶段,还会持续多久 2) 现阶段有哪些行业受益 3) 股市上出现了哪些 tenbagger,出现在我忽视的行业,为什么会忽视这样的行业。

如果是平时的年景,找到一两家好公司定投就可以了,无需做这么复杂的分析;但这十年一遇的机会,每个月都值得月末花个一天好好分析一下。

我和我的读者们,大部分人可能这辈子到目前为止真正注意到和有亲身体会的危机就两个:08 年的次贷危机,和 20 年的 Covid-19。再往前,98 年亚洲金融危机,大家可能还没有投资意识呢。08年我记得很清楚,当时因为要买房,年初上证综指 5000 - 4500 点的下行过程我把所有股票都抛了,幸运躲过了危机,保住了绝大多数盈利,到年底的时候,股指已经在两千点之下。

但那次幸运之后我并没有站在潮头观测风向,也没有什么总结 —— 也许唯有刻骨铭心的痛,才会带来鞭辟入里的反思 —— 所以我并没有因此而成长,白白错失了一次难得的磨炼自我的机会。

好在我对那次危机还算印象深刻,这次危机又受到深深的创伤,所以开始及时并积极地应对。下一次 2020 这样的黑天鹅可能会发生在 2028-2032 之间,做些准备,尤其是心中有一个基本的预案和应对策略,非常重要。不过我们要注意的是,每次危机的表现形式的冲击程度都是不同的:

  • 股指从上一个高峰到谷底:

    • 20:1.5 个月(2 月中 - 3 月底)

    • 08:15 个月(07 年 12 月 - 09 年 3 月)

  • 股指从标志性事件开始到谷底:

    • 20:3 个月(1 月初爆出人传人 - 3 月底)

    • 08:7 个月(08 年 9 月底雷曼兄弟破产 - 09 年 3 月)

  • 股指从谷底回到上一个高峰:

    • 20:8 个月(20 年 3 月 - 20 年 11 月)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待字闺中  ·  DeepSeek 爆火带来的大变化
6 天前
程序猿  ·  TCP 才不傻!
2 天前
程序员的那些事  ·  if微信+DeepSeek=王炸,百度+DeepSeek=???
3 天前
码农翻身  ·  DeepSeek彻底爆了!
2 天前
禅语心苑  ·  最新治家心经,经典
7 年前
HR实名俱乐部  ·  华为PBC考核与KPI有何不同?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