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环保人
以下消息由企事业环保整理,欢迎长按图片·识别二维码关注
欢迎长按识别以下二维码进入环保智库,该智库收藏了新司法解释等,可以查阅环评分类
同济大学研发水体生态修复新术
微生物激活7天后西湖园浊塘变清
本报讯(记者 彭德倩 通讯员 黄艾娇)仅仅一周时间,杨浦区长海新村西湖园,从被大片蓝藻覆盖的浑浊绿塘,变成鱼儿畅游其间的清流,湖面如明镜般映照出倒影。专业测定表明,湖水水质从劣五类,变身为二三类,一眼能看到水面下一米。创造这一奇迹的,是同济大学环境新技术团队最新研发的水体生态修复创新技术——水体微生物活化系统。据悉,这一技术将应用于云南滇池流域30万平方米的海东湿地生态修复净化工程。
据团队负责人柴晓利介绍,2014年我国环境公报数据显示,十大水系监测的26个重点湖泊和水库中,劣五类水质占7.7%;469个国家重点监测断面中,劣五类水质达13.7%,水体河道的治理迫在眉睫。
蓝藻爆发、河水黑臭,是当前水体污染中的严重现象。其本质问题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物质大量积累而引起水体富营养化。“我们开发的水体微生物活化系统,可以通过激活水体本土微生物,将整个水体本身代替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大大释放微生物的生长空间。”柴晓利说。实践证明,经过6至8小时活化培养,水体中微生物的活性大大提高,微生物的有效量显著增加,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得到优化,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提升,其生态系统最终得以修复。这一技术还将在上海、南京、广州、深圳等多地的河道和湖泊水体治理中得到运用。
来源:《解放日报》彭德倩 黄艾娇
--------------------------------
中新网许婧 黄艾娇报道: “我们这项技术,可通过激活水体本土微生物,将整个水体本身代替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大大释放了微生物的生长空间。”柴晓利打了个比方,“好比患感冒,如果身体抵抗能力强,通过有效调动自身免疫力,不吃药便可自愈。”
这一新型技术不仅让水体中微生物的脱氮效果得到大幅提升,还能有效降解底泥中的有机物,并能适应高温、高盐等极端水体环境,对消除河道黑臭、抑制蓝藻爆发具有显著效应。该处理工艺占地面积小,操作运行简便,投资、运行成本低,每3万平米的水域其设备体积仅有1立方米,设备动力消耗仅约600瓦。
据了解,这一河道生态修复新工艺现已应用于上海、安徽、江苏、山东等地的湖泊及河道治理实际工程中,实施该工艺后,这些地区原本黑臭的水域变得清澈,水体透视度达60厘米以上。
“相信未来几年内,随着该技术广泛的推广应用,将会为我国消除黑臭水体和蓝藻爆发做出重要贡献。”柴晓利说
长沙高新区正式启动肖河提质改造工程。该项目将与中美能源与环境创新中心、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利用水体微生物活化技术处理污水,达到肖河水域净化的目的。
目前,肖河流域已经完成清淤工作,绿化工作正同步进行。接下来,肖河将展开黑臭水体治理工程,采用最新水体微生物活化工艺,让水体的微生物生态系统得到优化,水体自身的净化能力提升,其生态系统最终得以修复。
此项目的承担者——中美能源与环境创新中心、湖南三友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是湖南湘江新区在今年“沪洽周”上重点引进的项目之一,项目团队采用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柴晓利教授历经多年研发的水体生态修复创新技术——水体微生物活化工艺。该工艺突破了传统的水体生态修复技术,通过激活水体本土微生物,将整个水体本身代替传统的生物反应器,大大释放微生物的生长空间。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在广东、江苏、上海、山东、河北、安徽等地的黑臭河道治理及富营养化水体治理中得到了应用。
“我们预计通过五个月的时间治理肖河,初期目标是消除黑臭,提高水体透明度,改善水体环境,水体水质达到住建部水体黑臭河道治理指南标准,最终水体主要水质指标达到地表五类水水质标准。”中美能源与环境创新研究中心中方负责人柴晓利教授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