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
10
万辆,同比增长近
6
倍。
2
月新能源车国内零售渗透率8.2%,1-2月渗透率7.5%,较2020年5.8%的渗透率提升明显。2月自主品牌新能源渗透率15.2%,豪华车的新能源渗透率12.5%,但主流合资品牌渗透率仅有1.1%。随着3月
的上海新能源车牌照政策微调,前期的突然爆发的购车客户规模逐步稳定、限购城市新能源车市稳健发展,A级电动车的发展应该回归新一轮强势增长。
对全年的新能源车走势目前看的预测更为乐观些,前期新能源乘用车的内部预测相对谨慎。目前正在讨论新能源乘用车2021年能否挑战200万台的实现可能性。也欢迎大家投票和留言讨论。
一、新能源乘用车总体走势
-
1.
2
月新能源车批发环比较强
2021
年2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10万辆,同比增长552%,环比1月下降45%。
。
历年新能源车的走势在年初相对低迷逐步拉升,由于今年新能源车补贴政策影响较小,因此2020年12月没有形成像19年一样的抢跑效应。今年1-2月持续走强。
2020
年乘用车新能源车销量达到117万台,同比增长11%。其中上半年销量达到33万台,同比下降32%;7-12月份销量达到63万台,同比增长83%;
今年2月份达到10万台,销量同比增速是552%,也就体现新能源车年初收到市场拉动而呈现是爆发增长的特征.
2021
年中国车市进入一个相对平稳增长的特征,同比高增长,环比下降幅度大幅收窄。
-
2.
2
月新能源车零售增速强
从乘联会的零售数据看,2020年2月份,今年乘车零售达到9.7台,相对于20年2月份的走势大幅提升,走势很不错的。今年零售走势与2019年类似,但2019年是补贴延续,今年是补贴调整,且没有后面的调整期,19年的下半年的风险被释放,今年市场潜力较大。
二、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结构分析
-
1.
新能源车的新势力持续走好
中国新能源车的参与势力相对很丰富,自主占纯电动65%份额,豪华车主流,合资品牌份额很小。自主品牌是传统竞争者,随着新势力的加入,新势力企业份额也达到了14%。近期外资品牌表现相对较强,特斯拉表现优秀。目前
大集团新能源表现分化加剧,上汽、广汽表现相对较强。
随着世界新能源车的浪潮,国际新能源车企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也日益重视。
BBA
豪华车企的纯电动车开始全面量产,市场表现仍待验证。
-
2.
20
年2月的新能源车的纯电动占84%
2
月的插电混动销量
1.6
万辆,同比增长
8
倍,但基数偏低,规模偏小。纯电动的批发销量
8.4
万辆,同比增长
5
倍
。2021年新能源车市场呈现电动化越走越强的趋势,插混动车型份额持续下降,目前基本是插电混动跟纯电动是2:8比例的特征。
从产品结构上看,SUV市场的占比在下降,轿车市场的占比在回升,这也体现了整个新能源车产品活力不足的特征,纯电动的SUV占比仍会逐步回升。
-
3.
新能源车的级别-A00级恢复活力
2
月电动车高低两端强势增长,其中
A00
级销量
3.28
万,销量环比下降
45%
,份额达到纯电动的
39%
;
A
级电动车
1.43
万辆,占纯电动份额
17%
,
2
月增长不强,缺乏出租网约和限购城市购买支撑;
B
级电动车达
2.9
万辆,批发销量环比
1
月下降
13%
,纯电动份额
34%
,
B
级是
A
级电动车销量
2
倍的比例偏异常。
而B级电动车虽然车型数量少,因新品贡献,同样出现同比暴增。
2016
年以来,A级电动车始终是新能源车市场的核心主力。但到20年8月,A00级电动车超越a级电动车,成为市场的核心的主力。与此同时,B级纯电动车也在今年的二月超越了A级电动车,成为市场的第二位的位置,A级电动车总体发展目前呈现一定的压力。
相信随着3月份整个车市的全面回暖,生产运营和私人需求应该持续爆发,企业新品也应该持持续推出,A级电动车将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三、政策跟踪
-
1.
国家政策
。
2
月
23
日,工信部官网显示,
2
月
20
日工信息部组织制定的《乘用车燃料消耗量限值》强制性国家标准(
GB19578-2021
)由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将于
2021
年
7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指导意见》,为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提出
8
项共
30
条指导意见。其中提出推广绿色低碳运输工具,淘汰更新或改造老旧车船,港口和机场服务、城市物流配送、邮政快递等领域要优先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
2
月
24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到
2035
年,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实体线网总规模合计
70
万公里左右。推动卫星通信技术、新一代通信技术、高分遥感卫星、人工智能等行业应用,加强智能化载运工具和关键专用装备研发,推进智能网联汽车(智能汽车、自动驾驶、车路协同)、智能化通用航空器应用。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构建现代化高质量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支撑现代化经济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编制本规划纲要。规划期为
2021
至
2035
年,远景展望到本世纪中叶。
本规划纲要预计
2021
至
2035
年的运输需求呈增长趋势,其中:
旅客出行需求稳步增长,预计
2021
至
2035
年旅客出行量年均增速为
3.2
%左右;货物运输需求稳中有升,预计
2021
至
2035
年全社会货运量年均增速为
2
%左右,邮政快递业务量年均增速为
6.3
%左右。
交通运输部表示,交通运输部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充分发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制度作用,规范和支持交通运输新业态健康发展。交通运输部将加强反垄断,强化行业监管,优化发展环境。
2
月
4
日,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一司、公安部交通管理局联合约谈了东风华神汽车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责令生产企业立即收回整改同型号隐患车辆,及时消除安全隐患,严禁违规生产销售
“
大吨小标
”
车辆。下一步,两部门将持续推进货车
“
大吨小标
”
专项整治,严格查处非法生产、非法销售、非法改装等行为,进一步严格违法违规责任追究,推动企业落实安全主体责任。
工业和信息化部官方网站发布消息称,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电子信息司与主要汽车芯片供应企业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装备工业一司、电子信息司建议,汽车芯片供应企业高度重视中国市场,加大产能调配力度,提升流通环节效率,与上下游企业加强协同,努力缓解汽车芯片供应紧张问题,为中国汽车产业平稳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工业和信息化部印发《关于
2020
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明确了针对
2020
年度乘用车企业平均燃料消耗量和新能源汽车积分核算、抵偿的三项政策调整措施。
一是分别给与怠速启停、换挡提醒、制动能量回收等循环外技术车型百公里油耗
0.15
升、
0.1
升、
0.15
升(
12
伏为
0.05
升)的减免优惠。
二是允许企业使用
2021
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正积分抵偿
2020
年度产生的新能源汽车负积分。
三是对于注册地在湖北省的乘用车企业
2020
年度产生的平均燃料消耗量负积分和新能源汽车负积分减按
80%
计算。
2
月
9
日,商务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印发商务领域促进汽车消费工作指引和部分地方经验做法的通知》。
通知称,汽车是消费市场的“顶梁柱”。
(一)扩大新车消费。包括优化汽车限购政策,支持农村汽车消费,推广新能源汽车消费,完善汽车平行进口管理,加大汽车促消费力度,丰富汽车消费金融服务。
(二)发展二手车消费。包括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便利二手车交易,推动二手车信息开放共享,创新二手车流通模式。
(三)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包括健全报废机动车回收利用体系,加快淘汰老旧机动车,开展汽车以旧换新。
(四)培育汽车后市场。包括促进汽车配件流通,培育汽车文旅消费,壮大汽车租赁市场,依法有序发展汽车改装市场。
(五)改善汽车使用条件。包括推进城市停车设施建设,完善新能源汽车使用环境,加快取消皮卡进城限制,完善交通出行消费环境。
为进一步规范道路运输达标车辆参数配置及核查工作,加强车辆技术管理,日前,交通运输部印发《道路运输达标车辆核查工作规范》
(
以下简称《核查规范》
)
,新版《核查规范》即将于
2021
年
2
月
1
日起正式实施。
修订后的《核查规范》正文共
10
条,其中新增
2
条,优化调整
4
条,对规范适用范围、在用车核查要求等进行了重要调整。
一项重大调整是《核查规范》统一了核查程序,不再对过渡期设置相应的核查要求,即依据车辆型号进行查询检索,列入《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表》的,开展正常核查并记录核查结果
;
未列入《道路运输车辆达标车型表》的,终止核查,并向申请人说明情况。这也是考虑到截至目前,涉及道路运输车辆安全技术标准均已全面实施,不涉及过渡期车型。
《核查规范》调整了适用范围,增加了挂车这一项核查要求,并且明确了城市公共汽电车、出租汽车、机动车驾驶培训教练车、从事普通货物经营的总质量
4500
千克及以下普通货运车辆这几类车型不需进行核查。对于在用车核查也明确了
“
豁免
”
要求,即本身已经取得营运手续的在用营运车辆,因所有权转移、转籍等手续变更且办理时间未超过
90
天的,以及正常经营期延续的,不需要进行达标核查。
-
2.
地方政策
。
2
月
10
日,广州市新能源汽车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广州市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政策延期的通知,将
2020
年广州市个人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综合性补贴政策有效期延长至
2021
年
12
月底。
2
月
23
日,海南省新能源汽车促进中心发布消息称,海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海南省清洁能源汽车推广
2021
年行动计划》,其中今年海南省计划推广
2.5
万辆新能源汽车,新建充电桩
10,000
个,确保今年年底纯电动汽车与充电桩总体比例保持在
2.5:1
以下。
2
月
7
日,位于郑州高新区腊梅路的电动重卡充换电站正式投入运营。该充换电站由国家电投河南公司建设运营,是国家电投集团在河南建成的第一座可充、可换的全功能电动重卡充换电站,这标志着国家电投河南公司
“
换电重卡项目
”
实现了阶段性目标。
电动重卡充换电站由配电系统、充电系统、换电系统、安防系统组成,换电站占地面积
240
平方米,站内设置
1
个车道并预留二期扩建车道,车辆通过二维码识别
——
激光定位
——
人工确定按钮最后启动换电,系统得到指令后自动对电池解锁,行吊自动抓取电池换至车身,换电过程最快仅需
3
分钟,电池充电仅需
40
分钟,实现了电池快速可持续充、换电,每天最多可充电
100
辆,实现
24
小时无人值班不间断运营。
针对交通运输行业高频政务服务事项“超限运输许可”,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开发了“湖北省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电子证书,在厅官网开放二维码电子证书下载入口,并依托政务服务手机端
App“
鄂汇办
”
,实现证书查询打印、扫码验真等功能。
日前,湖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快电动汽车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的实施意见》。
按照“规划引领、科学布局、适度超前、有序建设”的原则,坚持“依托市场、创新机制、多措并举、分类施策”,基本建成“车桩相随、开放通用、标准统一、智能高效”的充电设施体系。长株潭都市圈公共充电桩与电动汽车比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
1
公里。其他市州城市核心区公共充电设施服务半径小于
2
公里。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充电站间隔少于
50
公里。到
2025
年底,全省充电设施保有量达到
40
万个以上,保障全省电动汽车出行和省外过境电动汽车充电需求。
山东省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正式开幕。会上提出,
2021
年将全面淘汰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的柴油货车。山东多个市县,都出台了国三货车淘汰补贴方案,
2021
年淘汰的国三柴油货车最高可补贴
2.56
万元。
2
月
25
日,上海市政府发布最新出台的《上海市加快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施计划(
2021-2025
年)》,文件指出,到
2025
年,本地新能源汽车年产量超过
120
万辆,新能源汽车产值突破
3500
亿元,占全市汽车制造业产值
35%
以上。
2021
年
2
月
30
日,上海市发布了《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其中,《纲要》提出到
2025
年本地新能源汽车产值占汽车行业比重达到
35%
以上。
与此同时,上海市也要打造国家智能汽车创新发展平台,推进引领全国的智能汽车示范应用和试点运营,实现自动驾驶特定场景商业化运营试点。引导车企向全方位移动出行产品和服务综合供应商转型,打造智慧全出行链,延伸发展汽车金融、租赁等后市场服务。
上海市政府最新公布《上海市鼓励购买和使用新能源汽车实施办法》,该办法自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2021
年
2
月
1
日至
2
月
28
日期间,消费者购买新能源汽车,申请专用牌照额度,仍可按照本市上一轮新能源汽车政策办理。
新办法明确个人用户名下没有使用本市专用牌照额度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的,可以继续免费申领新能源专用牌照额度,但对插电混动车辆需满足在本市有充电设施,且名下没有本市非营业性客车额度证明,没有用非营业性客车额度登记的车辆(不含摩托车)。
2023
年
2
月
1
日起,插电混动车辆不再发放专用牌照额度。
四、2
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分化
1、历年逐月新能源车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
2
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前
5
车企占比
58%
,较去年
2
月提升
10
的百分点。
2
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多元化发力,销量突破万辆销量的企业有上汽通用五菱20,819辆、特斯拉中国18,318辆,比亚迪10,245辆。特斯拉生产达到23,632辆,今年出口表现出色。
。
2
月的蔚来、小鹏、理想、合众、威马、零跑等新势力车企销量同比表现优秀。
目前新能源车需求相对疲软,前期库存消化相对较慢,社会原有的分时租赁的替换车型被社会冲击仍然很大,因此需求疲软,各厂家走势分化加大。
2.
历年纯电动主力厂家销量走势
至今以来纯电动乘用车市场仍然是自主品牌为主的格局,虽然特斯拉进入,但自主车企占据纯电动车的绝对优势地位。除了特斯拉的外资之外,合资车企的没有进入前8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