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分享投资
分享投资成立于2007年,迄今已建立七只基金,投资超过100家企业,多家企业通过上市或并购退出。我们现在专注:“大居住”和“医疗健康”领域的投资。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分享投资

揭秘 | 管理资金规模不到100亿元,他们为何最受LP关注? 中小型VC必备四大“生存法则”

分享投资  · 公众号  ·  · 2017-10-13 08:30

正文


导读


“投中2017有限合伙人榜单暨中国核心竞争力榜单”的公布引起业界关注。其中,分享投资等机构斩获“2017中国最受LP关注创业投资机构”大奖,《证券时报》对此进行了后续深度报道。


来源 | 证券时报   记者 | 卓泳


“投中2017有限合伙人榜单暨中国核心竞争力榜单”近期公布了多个奖项,其中IDG资本、达晨创投、红杉中国、金沙江创投、分享投资、华映资本等在内的20家知名创投机构入选“2017中国最受LP关注创业投资机构TOP 20”。


记者注意到,在这20家机构当中,有17家机构的管理资金规模超过100亿元人民币, 只有分享投资、华映资本、联想之星这三家机构管理的资金规模不到100亿元人民币。


而今年以来,不仅私募股权及创业投资市场活跃度在增加,投资机构之间的竞争也日趋激烈,风险投资(VC)募资市场两极分化严重,知名机构频频募集大额资金,优质的创业项目也基本靠“抢”。


在这样竞争残酷的大环境下,这三家规模体量上不占优势的投资机构,如何获得LP的关注和欢迎?在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借鉴的“生存法则”?


生存法则一:聚焦细分垂直领域


在资金规模和精力有限的情况下,相比四处撒网、多点布局,这几家机构都选择聚焦2~3个领域的投资策略。


在华映资本的“16字定位”(专业专注、独立判断、闭环布局、行业整合)里面,“专业专注”被放在首位,该机构从2008年成立之初开始,就专注在TMT与文化细分领域进行投资布局。


而分享投资从2012年开始,就专注“医疗健康”和“互联创新”两个领域,至今已募集并管理3只医疗专项基金以及2只互联创新专项基金,投资项目超过100个。


2016年,分享投资在互联创新领域里进一步聚焦,设立了“大居住基金”,目前已经锁定的投资细分领域涵盖房地产交易服务、存量空间运营、标准化家装及家装后服务、智能家居产品、社区服务创新等等。


联想之星迄今为止投资创业项目200多个,数量较多,但主要还是集中在TMT、医疗健康、人工智能这三大领域。这两年来,更加聚焦在医疗健康、人工智能两个方面。


打造差异化的投后管理与服务


投后管理与服务越来越受到中早期投资机构的重视。分享投资联合创始人、大居住基金主管合伙人崔欣欣分析了个中的原因,“这两年许多机构投资的项目都偏早期,包括分享投资,早期项目的经营管理经验往往比较欠缺,需要更多帮助。”


近两年,分享投资在投后方面做了不少新的尝 试,力求构筑“精准”的投后服务体系。所谓“精准”,就是能区分出哪些方面,机构只需要点赞鼓掌,而在哪些方面,要出力、发声。既要避免投完就不管不问,也不能在不懂、不擅长的领域乱出主意乱发言。


此外,分享投资的投后服务团队不断壮大,并在企业的再融资、优化股权结构、员工激励、战略咨询、市场资源对接、法务、财务、税务、HR、PR等方面,不断探索和加强对被投企业的支持力度。其投后服务朝着“解决方案体系化”、“直击痛点嫁资源”的方向发展。


在投后方面,华映资本是行业内为数不多的通过线上数据通道和信息系统对被投企业进行动态化管理的投资机构。


华映资本针对投后管理定制的Moss系统能够完成数据实时的反馈,动态汇总基金业绩。同时,投后团队定期走访企业,监测风险,形成完善的报告体系。



生存法则三:不盲目追“风口”,更看重商业本质和未来


近年来,创投圈各种“风口”不断涌现,不乏热衷于制造风口、追逐风口的投资机构。但有限合伙人(LP)所关注和喜爱的“小体量”机构,则对风口有着独到的思考和见解。


分享投资创始人白文涛曾表示“我们也重视风口,但并不是盲目地追风口,更重视创业企业的商业本质。”


他认为,不赚钱的企业是不道德的,凡是不以赚钱为目的的创业公司都是耍流氓。一个企业可以在初创的1~3年内不赚钱,但不能一直不赚钱。投资人的钱要退出,靠的是市盈率,没听说有“市风率”。在创业亏损阶段,在烧投资人的投资款阶段,一切大手大脚、铺张浪费的行为,都是在与创业成功背道而驰。


联想之星总经理、主管合伙人王明耀则认为,投资需要有“想象力”,布局未来比追逐当下的“风口”更为重要。风口论的本质是,要看得更远一点,站在过去的角度看现在、站在当前的角度看未来,这是把握风口时很重要的原则。


步长资管总经理姒亭佑表示,所有成型的风口都太晚,优秀的普通合伙人(GP)必须要对未来整个产业和行业有足够深度的了解和洞见,找到行业蓝海和红海的切入口,如果没有足够的洞见,这种GP很难融资。


形成清晰明确的投资逻辑


近年来,中国股权投资持续升温。业内估计,在中国上万家投资机构里面,真正拥有自己清晰投资逻辑和投资策略的机构只有1%~2%。比如,老牌投资机构IDG、红杉资本的投资逻辑向来鲜明,这两家机构分别是“赌选手”和“赌赛道”的典范。


为什么投资策略和投资逻辑如何重要?分享投资联合创始人黄反之的观点是,一些投资领域虽然蕴藏着巨大投资机遇,但并不是把资金投下去,就意味着能自然而然地获得优良回报。“一家投资公司,尤其是VC,你的投资逻辑、投资策略决定了你能走多远、决定了你的格局有多大。”黄反之说。


分享投资近年在医疗健康领域逐渐发展和完善出投资逻辑,其关注处于医疗健康行业的前沿、对未来5~10年能产生重大趋势性的影响、真正有创新价值、同时又能与大病种与高发人群相结合的产品和服务。



联想之星在其“三大赛道”之一的人工智能领域,也形成了明确的投资逻辑:从行业洞见和新趋势观察这两个角度切入,把平台技术应用到更广阔的领域。另外,在纵深的行业场景上,要把已有的成熟的技术跟行业解决方案结合起来发挥更大价值。


华映资本的投资逻辑归纳为16个字“专业专注、独立判断、闭环布局、行业整合”。在华映资本创始管理合伙人季薇看来,专注于产业链的布局和整合,是一个与时俱进、也是一个水到渠成的策略。


结语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