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网剧帮
网剧帮成立于网络剧元年2014年8月,是国内第一家服务于网络剧、网络大电影的专业互联网影视平台。网剧帮,帮助互联网影视人成长;致力于中国网络影视产业的商业化。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掌上铜山  ·  《哪吒2》闯进中国影史票房榜前3 ·  2 天前  
银幕穿越者  ·  《熊出没》近5亿 已跃居单日票房第三位 ·  3 天前  
成都日报  ·  破100亿!成都全国第三! ·  4 天前  
成都日报  ·  破100亿!成都全国第三! ·  4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5 天前  
FM1007福建交通广播  ·  刚刚,破30亿!凌晨2点挤满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网剧帮

广电骨干力量集结北京,看各家媒体如何创新"两会"报道脱颖而出?

网剧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18-03-04 19:05

正文

提示 点击上方 " 网剧帮 " 与互联网影视人在一起

【每一条微信直击网络影视产业】


【来源:国家广电智库】

【作者:朱新梅】


2018年全国两会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的第一次全国两会,是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关键一年召开的重要会议,会议内容重大、议程多、会期长,广受国内外高度关注。广电系统派出规模庞大的骨干力量集结北京,一场新闻宣传报道大战拉开帷幕。


中央三台:全台总动员,全力以赴做好两会报道


中央三台均高度重视今年两会报道。2月24日,中央电视台召开2018年全国两会宣传报道动员会。2月26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和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都召开了专门部署会议,全台总动员,全力投入两会报道。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一次会议开幕,中央三台均推出了两会直播节目,通过多媒体多平台向全国直播两会新闻。


其中,央视两会新闻宣传报道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发力:


一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国两会报道工作, 围绕“奋进新时代、奋斗新征程”的宣传报道主基调,精心细化设计两会报道。


二是以《新闻联播》头条工程和时政微视频为重点,强化新闻报道的速度、深度和力度, 打造两会期间全媒体端最热门看点,实现一键触发推送全媒体多终端。


三是发挥独家视频与直播资源优势,实现多终端覆盖。 以“央视新闻”客户端、央视网、CGTN新媒体为主力平台,打造优质移动直播和微视频报道品牌,形成全媒体直播报道绝对优势,抢占舆论制高点。


四是创新话语体系, 将“新时代”“春天”等意境融入策划设计之中, 增强思想性、哲理性、艺术性。


目前,央视各频道已就两会报道开展了大量工作。新闻频道播出《开卷两会》特别节目,推出海采报道《百姓期待》,“央视新闻”新媒体发布话题征集“两会帮你问”,阅读量达1570万;财经频道各档资讯节目积极预热,《经济信息联播》推出“记者探两会”报道,英语频道陆续推出《新时代新观察》《改革新思路》系列报道等。




省级广电:融媒体、大规模、高科技,创新出彩做好两会报道


各省广电媒体历年都是两会报道的生力军。今年两会报道,各省广电媒体纷纷派出规模庞大的新闻采编播人员,在北京设立融媒体中心、开办多档两会栏目,各项工作准备就绪,正以饱满的精准状态投入两会报道。


一是设立融媒体中心,进行融合报道。


融合报道已经成为广电媒体两会报道的标配。据不完全统计,陕西、山东、江苏、广东、贵州、河南等省级广播电视台均在北京设立了融媒体中心,实现对两会的全方位、立体式、多平台、多终端报道。


陕西台 在北京设立融媒体演播室,其中设有高清新闻演播室、新闻编辑制作区等,可实现新闻节目的录制、剪辑、分发,陕西台各相关频道、频率由融媒体中心统一协调指挥、资源共享,实现对两会的融合报道。


山东台 在北京搭建了微型“中央厨房”,可以实现新闻节目录制、直播访谈、快速剪辑、分发回传等功能,还能实现电视与移动端的同步直播、互动。山东台还将集中优势融媒体采编播力量,通过广播、电视、齐鲁网、闪电新闻APP、官方微博、微信等融媒体平台,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报道两会。


广东台 在北京开通了全媒体直播室,通过广播、电视、荔枝台、荔枝网、触电新闻APP等平台进行全方位报道。


江苏台 搭建了“直通北京”演播室,通过“荔枝云”平台,实现全台电视、广播、新媒体等多个板块对于两会新闻报道的内容汇聚、融合生产和发布。



二是安排重点频率频道黄金时间,开办特别栏目特别节目,全面立体报道两会。


两会报道历来是各省台新闻报道的重中之重。今年两会,不少省台派出100多人的团队参与两会新闻采访,并安排卫视等重要频率频道在黄金时段、重点栏目播出两会新闻宣传报道。


陕西台 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全省新闻联播》《陕西新闻联播》等主要新闻节目开设全国两会专栏。


山东台 《山东新闻联播》节目从3月3日起开设“直通全国两会”专栏。


广东台 卫视频道、新闻频道、新闻广播频率等频率频道主要新闻栏目将开设《聚焦全国两会》专栏。


《河南新闻联播》 开设“聚焦全国两会”总栏目。 河南卫视 每晚9点左右推出时长10分钟的《全国两会特别报道》栏目。


各省台还将在各个平台上推出大量两会特别栏目特别节目,例如:


江苏台 推出《直通北京全国两会特别报道》,开设《全景两会》《两会新视点》《履职进行时》《一分钟说两会》《两会议事厅》等特色栏目;


陕西新闻广播、陕广新闻和西部网、陕西头条、青春直播等平台 也将开设专题专栏;


广东台 打造《一起读报告》《两会“新”声》《小强观察》《超级访问》《两会风向标》等特色板块;


贵州台 将推出《直通两会》《两会观察》《代表委员在路上》《黔瞻时评》等多个专栏;


河南台猛犸客户端 将推出《两会新面孔》《两会热话题》《两会面对面》《互动“微议案”》等系列专题。


其他各省台也将在重点频率频道重点栏目开设两会新闻报道专题专栏节目,并进行全媒体融合报道。



三是大数据、人工智能、机器人、VR纷纷登场,两会报道形式多样生动活泼。


2018年两会,不少省台都推出高科技新闻报道节目内容。


山东台 将引入AI智能大数据分析和动漫播报,推出亲切又呆萌的机器人卡通记者“小齐妹”,策划推出《机器人“小闪电”的大数据时间》节目,实现人工智能分析和机器人新闻播报。


河南台 将大范围采用AR技术和机器人摇臂等新技术,让观众深度体验新闻。


贵州台 将应用VR技术、在线包装等技术进行新闻报道。


江苏台 将推出超宽LED高密度互动显示屏,虚实结合的包装系统,让演播室呈现出崭新的视觉效果,网友参与“江苏新闻”微博微信“两会我想说”活动的留言、图片和视频,都可以实时呈现在互动大屏上。


相关阅读:

十九大融媒报道拼新意,哪家媒体有希望打造出下一个“军装照”?


【来源:传媒独家】


近年来,新闻的模样已经悄然发生了变化, 除了传统获取新闻的方式,微博发布、微信互动、客户端即时更新、视频直播随时在现场、H5页面、可视化新闻、VR技术等多端口、全媒体、全景式呈现已成为每一场“新闻战役”的标配。


在媒体格局、舆论生态、受众对象、传播技术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的大背景下,作为奔跑在十九大新闻现场的记者,怎样以形象新颖生动、民众喜闻乐见的传播方式,让报道大会的声音更加贴近民众,不仅是媒体本身要做的,也是民众想听到的。


我们也看到,各级新闻媒体为了增强重大时政报道、主题主线宣传报道的吸引力、新闻传播力,在形式创新、内容创新、手段创新上,可谓是下足了功夫,颇费了心血。


“十九大新闻中心与往届相比,在提供网络和新媒体服务方面增加了一些新手段。新闻中心从软件系统和硬件设施两个方面提高服务水平。”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设在北京梅地亚宾馆的十九大新闻中心10月11日正式开始对外接待服务。


据十九大新闻中心主任胡孝汉介绍, 这次大会新闻中心在信息服务上有三项创新:首次开通微信公众号、首次开发使用记者报名注册系统、首次开发使用境外记者采访申请系统,为记者申请采访代表提供了更多便利。


此外,为满足各媒体在融媒体采集和播发方面的需求, 今年首次设置融媒体访谈室,有线传输的网络端口可以供20个有不同需求的记者同时制作视频直播节目。 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800名境外记者报名采访十九大,比十八大时增加近百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境外记者报名尤其踊跃。而十九大新闻中心将为记者提供中、英、法、西、日、俄、德等12种文字的十九大报告稿。



如何打造现象级新闻产品


“‘融合’是一个过程化的概念,注重于整合资源、协调合作,对报、台、网、端、微等终端,以及策、采、编、发、评等环节进行整体的统筹调配。”中国社会科学院新媒体研究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黄楚新曾指出, 融合不单纯只是传播技术的革新或者传播手段的刷新,更是观念和理念的更新、体制和机制的创新,工作者和用户都需要紧跟新时代,才能更好地利用、使用新媒体。


每逢重大时政报道、主题主线宣传,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都会以“中央厨房”式的全媒体报道布局,或视频报道领衔,或可视化新闻图表,或主攻人工智能设计,各大媒体平台纷纷创新思维理念和载体手段,立足各自擅长领域,加快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深度融合,将互联网最新技术应用于重大时政报道、主题主线宣传等领域,实现重大主题主线融媒体传播新突破。


比如说唱《四个全面》《word两会我做主》,微电影《红色气质》、动漫视频《“十三五”规划出炉记》《政协新闻发布会VR实况》《让老外震惊的9项中国制造!MadeInChina!》《“小明AI两会”》等一大批有影响的融媒体产品竞相涌现,刷爆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其中不少产品的累计观看量突破上亿人次。


此外还有新华社“一带一路”微视频《大道之行》、中国军网的2017年征兵宣传片《中国力量》、央视网微视频工作室出品的rap歌曲《厉害了,我们的2016年!》,都是近两年出现的现象级产品。


G20杭州峰会期间,中央电视台推出微视频《习近平总书记的一天》,全网视频播放量逾1.2亿次,实现了“现象级”传播。今年两会期间,“微博看两会”话题阅读量达26.9亿,“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话题阅读量达7253.1万,网友参与互动讨论超过130万。


十九大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的《“砥砺奋进的五年”网上展馆》,通过广播、电视、图文、VR等全媒体形式,在数字展览间目睹中国发展风采;“复兴路上”工作室在10月9日、10月10日和10月11日连续三天分别推出《中共党代表是怎么选出来的》、《中共党代会报告是如何产生的》和《中共党代会是如何召开的》三部短片,获得网友热烈点赞转载。



人民日报推出“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


“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将全面反映各省(区、市)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下,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生动实践和不凡成就。


作为中共中央机关报,《人民日报》在“砥砺奋进的五年”专栏内推出“迎接党的十九大特别报道”,该专题以专刊形式,每天8个版的篇幅,盘点砥砺奋进的五年历程,展现波澜壮阔的时代场景。



新华社推出“点赞十九大”


在党的十九大召开之前,新华社推出新颖的“点赞十九大,中国强起来”系列公益互动活动。在骑行时收听祝福十九大音频,在手机上为十九大点赞,在网站上获取、分享十九大个性化首日封、明信片,成为海内外网友关注十九大、祝福十九大的新方式。


活动由新华社、中国邮政、ofo小黄车、新华网、新华社客户端、新华社微信公号联合在全网多终端推出。网友可在微博、微信、客户端、网站上听到十九大代表丁宁、巩立姣等十九位文体明星为公益活动录制的祝福音频,与喜欢的“爱豆”一起传播正能量,为十九大点赞。



央视网:“砥砺奋进的五年”网上展馆


“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开展以来,观众络绎不绝。与同名实体展同步开展的网上展馆,也是人气高涨。由中央电视台、央视网制作运营的永不落幕的网上展览,既能满足广大观众不能亲临实地观展的需求,又能让看过展览的观众重温精彩内容,共同体验国家五年来的辉煌建设成就。


网上展馆除了数字化呈现实体展的全部内容,还突破实体展的时空局限性,利用图文、视频、三维模型等深度资料,对重点展品进行延展和补充,加强了可视化的网络互动体验,使得展览内容更丰富和多样。


此外,央视网借助在视频方面的优势发力,推出“还看今朝”“喜迎十九大”系列专题片等视频报道,以及“不平凡的五年”系列图解新闻,排版配色鲜活、内容简洁,以“一图读懂”的方式从“从严治党篇”“外交篇”“生态篇”等不同篇章,为网友详解五年来不平凡的发展。



人民网:创意推出“喜迎十九大说说心里话”网络调查


人民网创意推出“喜迎十九大说说心里话”大型网络调查,问卷除基本情况外,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总体回顾与展望”为必答题,涵盖党的十八大以来五年的成就以及展望;第二部分为选答题,包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4个分项。


除此之外,人民网还推出了“喜迎十九大触摸获得感”“喜迎十九大网上有奖知识竞赛”等活动,极大增强了网民的参与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