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广电时评
《广电时评》杂志官方公众号,权威声音、专业评论、行业风标。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评论  ·  管培生,人生巅峰还是职场踩坑? | 睡前聊一会儿 ·  3 天前  
主编温静  ·  东方卫视上新第一名00后新闻女主播! ·  3 天前  
CHINADAILY  ·  Sports丨A smashing outlook ·  3 天前  
CHINADAILY  ·  Business丨Resilience,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广电时评

古装IP剧需要现实主义精神和态度的滋养丨《择天记》述评

广电时评  · 公众号  · 时评  · 2017-05-11 22:15

正文


作为电视剧类型百花齐放的一支,古装IP剧近两年有波折有发展。一个共识正在慢慢形成:在内核上,须符合主流价值观,具备现实主义精神;在表达上,须按照电视剧规律进行文字到影像的转换。

价值观是否符合大众主流,故事是否引人入胜,人物是否鲜活生动。电视剧类型丰富多样,但无论何种类型,这三点是桩基。


尤其架空历史、虚化故事背景年代的古装剧,要警惕“一个陷阱”、处理好“一对关系”、把握好“一个方向”:警惕一味追求快餐式娱乐、走向历史虚无主义;处理好“历史真实”与“历史精神真实”的关系;把握好价值观和故事主题的大方向。


柠萌影业出品的在播电视剧《择天记》,有争议有点赞,但内核上对青春、爱情、友情、热血、责任、担当有集中表达。剧中少年的一句“逆天改命”走红网络,“少年精神”成为这部年轻态古装剧“现实主义精神”的外显、亮点。



“架空”和“落地”

《择天记》是柠萌影业携手腾讯、芒果在电视剧领域做出的一次年轻化、互联网化的探索。


从既有播出状况来看,《择天记》有小情,也有大爱,将个体成长与时代命运连接到一起。意欲“逆天改命”的陈长生,在结识一众志同道合的伙伴后,展开了“寻变”的冒险。其呈现出的价值底色是“现实主义”的。


 

以往同类型作品常采取主角“打怪升级”的基础叙事设定,在这一点上,《择天记》没有走老路。剧中的陈长生一开始既没有煊赫的家世背景,也没有过人的武功神力,但有一份力图改变命运的坚定,这和现实中多数年轻人的想法相一致。这个普普通通的少年要实现自己的志向,“开挂”的方式是通过“考试”。陈长生的故事很容易观照到当下,现实中的莘莘学子也能从中感切到一份真诚。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不少学校也挂上了“逆天改命”的标语来激励学生,《择天记》打动年轻人的,或许不止于“流行”。


 

《择天记》总制片人、柠萌影业合伙人杨晓培说:“虽说是一个架空的世界,但《择天记》的故事内核是立足于当下的,传递的是当代少年的品格。剧中人就如同我们身边在各行各业打拼学习的年轻人,他们有独立的认知和判断,有梦想有坚持。”由此,《择天记》的创作思路清晰起来:古装玄幻的外壳,现实主义的肌理,通过“移情”当代青年,触发与观众进一步的情感共振。


“少年精神”

《择天记》在立意上寻求了“小而精”的突破:对准少年的情感追求,聚焦少年的精神面貌,也即“少年精神”。无论是人物设置,亦或情节编排,主创都意在突出少年应有的“精气神”。


剧中以陈长生为代表的角色形象,努力不仅仅是为了突破自我,更怀有宏大的目标,肩负“苍生之福祉”。他们身上所带有的屡败屡战的精神,同样适用于当下的年轻人,这样的设计令《择天记》显出一份独特成色。


 

作为流行剧的《择天记》,在表达上显然是匹配年轻人话语风格和价值指向的,但这样的通俗色彩又不止于“追随”。


剧中陈长生的人设似乎有点“中二”:当他面对巨龙,拔剑欲作最后一战时,竟迟疑了一番,他突然留恋起这个世界的美好,因为“西宁镇的猪头肉,蘸了红油和岩盐,真得很好吃。”这段台词很“萌”,但又带着年轻人的朝气和勇气,一时间在社交网络上走红,还有网友就此展开了造句。


在杨晓培看来,这样的“流行”贴合于当下社会语境的特质,“我们需要主流的价值追求,但也要展现出符合时代性的表达。在台词中体现出一丝二次元文化气质,既不破坏正能量的感召力,也紧贴当下年轻人的审美意趣,是‘守正出奇’的一番选择。”


 

“我们希望将‘少年精神’传递给如今的年轻观众,引发他们的共鸣。即便是对于传统电视的主流观众,也希望他们能看到年轻人积极向上和努力奋斗的活力。从制作上讲,我们要做的是强化少年‘逆天改命’的过程,这个过程也许在成年人看来很固执,甚至带有点傻气,但,这就是少年。”杨晓培说道。


“年轻不是问题”

《择天记》当然也有争议,比如特效不够逼真、相较原作改编差异较大等,有些是创作层面的,有些是观众体验层面的。对于这些争议,主创在接受《广电时评》采访时也给出了回应。


最近一段时间,年轻演员“天价片酬”和低质表演对冲的问题是行业一大争议点。在《择天记》的制片方看来,过于看重“流量”确实是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但经由《择天记》一剧的合作后,他们也发现了不少青年偶像积极进取的一面:向前辈虚心讨教,认真研读剧本,与导演积极对戏……杨晓培表示,至少从《择天记》看来,年轻演员中不乏有潜力、上进的优质偶像,只不过囿于从业经历有限,在很多方面还需进一步提升。



杨晓培认为,真正应当指责的是行业里存在的不敬业和粗制滥造的现象,而不是将批评全部诉之于“年轻”。面对“新”与“旧”的交替,行业更需要互相尊重与理解。在某种意义上,青春本身的朝气与锐气也是行业进步的一个重要方向。


杨晓培坦言影视作品是充满遗憾的艺术,《择天记》也有很多不足之处。“播出后,我们都很重视吐槽和批评,也对制作和特效上的问题进行了总结……”


整体而言,《择天记》虽有赞有弹,但其在流行样态中融入“少年精神”、努力搭载价值的尝试,值得肯定。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