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感谢
北京种地景观
(ID:zhongdijingguan)
供稿
园林是在营造值得浪费的时间
园林当随时代,园林不同景观,造园也不同造景。要造园先要能懂园、品园,懂得每个园子独特的性情,懂得造园中隐显的智慧佳趣。懂得一份自然的关爱:风月无价山水有情。不拘泥“借景、障景、曲径通幽”迂腐肤浅的法式之说上。园林中有比“用”更重要的情趣,有比“物”更重要的关系,须知“不以物先”。这在观念上需要一个大的转折!不然,不要说造园,解园也是不着边际。有终身事其业而不解其理,南辕北辙者,大有。
——朱弘博
紫竹云山 | 真山水中的园林栖居
中国人说人生如寄,山水有情。“紫竹云山”依伴苏州东山太湖,远山近水山峦坡渚,云烟时密时散,太湖开放平阔,烟波浩淼。置身在真山水间造园寄居。也是对当代“寄居园林”生活的一次探索 。为此我们动了规划改了建筑,方才有“空”立园,以筑围园。并以“山筑洞光”开篇,绕林长桥入镜,用晦而明,外旷内幽,石音水乐引人入胜,古松悬依岩墙。深池隆然高壁,池中真趣隐藏,下桥转入深深石洞,跨界入廊,层进起伏,园景意趣次第展开……
从立意-设计-寻石问树-掇石理水-题跋-园林家私-营造一以贯之,半年下来算得上是 “种地” 粗浅的一次造园了……
立意之先、
修规改筑、
方才得空立园、
以筑围园
九景说园
迎晖堂——安和院
——
涵碧栈道
——
坐石临流
——
别有洞天
——
上下天光
——
听石潭
——
紫气东来
——
沁泉轩
「迎晖堂」
若“迎晖” 需先幽暗。故 两筑之间构筑的迎晖堂有意遮蔽天顶,借东西之光引东山之气叠石植松,远望厅堂如山洞,若有小口,
有光,
古松巨石口中探出。登堂入室,若隐若现内部的园林,诱人深入以探究竟。
「安和院」
一意愿安和 。泊车庭院三面围合,院中列植榉树泊车纳阴,西侧与南侧配有双院。南院步整石云阶圆门进入,西院“墙眼”透露片段内园景致,引人入胜。
「
涵碧栈道
」
一水方涵碧,百林以润清。远瀑轰鸣,未见其景先闻水音。涵碧二字不仅指池水,同时也指周围水杉林木在池中的倒影, 以此
隐现园中景致
,围水绕长桥步入园林。
「坐石临流」
或坐或卧水边岸上石台 ,脚裸置于水中,红鱼伴游其间。水中置隐巨石暗岛 赤脚步入水中 ,临近清流高瀑 寻探佳趣。
「
别有洞天
」
引: 唐·李白《山中问答》诗:“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此处移山凿洞,悬植古松,化变弥雾,入洞接廊, 自有一方别样仙境胜地。筑山之石选用富春江边桐庐巨石,此石为中国最坚硬之岗岩,巨料极其难得。加之施工难度超乎想象,立于此,非比寻常!
「
上下天光
」
命名来自北宋范仲淹的传世名作《岳阳楼记》:“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
此景临轩,两翼曲廊架池 , 蜿蜒百尺,凭栏眺瞰,大有东山所见太湖之胜概 , 上下水天一色,水天上下相连。此处是观赏池湖风光及中秋赏月的佳处。同时它还有一个意想不到的功能:园林音乐厅的中心舞台。
「
听石潭
」
巨石如同乐器 锯开条条深缝。清泉顺指尖石缝款款地流出.落叠幽潭 跌扑回还。附耳贴石听泉,体悟自然音响。夜间潭底幽光如玉,宛如幻境。人 本来应该是精灵别透,懂得让心灵生出触须体悟自然。
「
紫气东来
」
迎面东侧筑岛,岛上植九株丛生紫薇,百日姹紫嫣红,伴有回廊,气雾围绕宛若仙境。
「
沁泉轩
」
由东侧引廊步入,紫薇山岛迎面而来,廊中望去,隐约岛上有轩,伴有泉声瀑响,却未见瀑泉,随廊拾阶而上,居坐整石茶台(8吨天然巨石研磨而成)。原来泉声源于石壁岩缝 沁人心脾,围石伴泉品茶论话,园林与生活交融其间。
详细设计
|
浮廊结构推演
园林家私-种地设计定制
灯光设计
|
淡妆浓抹总相宜,欲得光明,先知幽暗
▲
灯光调试讨论
▲
灯光效果
园林的栖息
情趣初露
▲ 情趣初露
▲
“龙松”与宋徽宗听琴图偶合
造园新说 静待后续解析
寻石问树
寻石之心
问树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