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瞭望》专访“一带一路”纲领性文件牵头起草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
◆ “一带一路”建设正在进入到全面务实合作的制度创新新阶段
◆ “我们原来估计,可能至少要五年时间,各方对‘一带一路’才能形成较广泛的共识。现在看,我们保守了。”
◆ “一带一路”不是简单地推动过去意义上的全球化,而是要推动形成更加包容共享的全球化
◆ 国内有些省份对“一带一路”的认识需要加强,不要机械理解
◆ “一带一路”要能与别国发展战略相对接,而每个国家的考虑往往都不一样
◆ 我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
一带一路”跃迁“制度创新”新高地
记者/王仁贵
再过几天,“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就将在北京举行。目前,28个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已确认出席论坛。联合国秘书长、世界银行行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等国际机构负责人也将与会。此时距离“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不过三年有余。
三年来,“一带一路”以全新的理念、广阔的思维、多元的形式,倡导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沿线各国共同利益的实现。在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时,“一带一路”纲领性文件牵头起草人、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西部开发司巡视员欧晓理说,作为中国为世界提供的重要公共产品,“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是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中国智慧,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担当。“这正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就取得了超预期成果的原因。”
“坦诚地说,我们原来估计,可能至少要五年时间,各方对‘一带一路’才能形成较广泛的共识。现在看,我们保守了。”他特别提到,去年11月17日和今年3月17日,联大和联合国安理会先后通过决议,支持“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充分说明“一带一路”已经得到国际社会的高度认可。
目前,“一带一路”建设已经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实现了从理论设想到创新实践的重大跨越,进入到全面务实合作的新阶段。谈及在这一时间节点举办这样一场高规格论坛,欧晓理说:“主要是进一步凝聚共识,总结这几年的经验成果,也希望借此推进规划项目的落地。期待峰会能够产生更多共识,汇集更多智慧,能够吸引更多的朋友加入进来,与各方一道共同开启‘一带一路’建设的新篇章。”
“一带一路”已然成“势”
《瞭望》:“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多来,在阶段性总结的时候,为什么说进度和成效超出预期?
欧晓理:从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时间虽然不长,但其影响和建设成效却远超预期。为什么这么说?可以从国内和国际两个方面看。
从国内看,在这短短的三年时间里,中国研究制定了“一带一路”建设的战略规划,对外发布推动共建“一带一路”的愿景与行动,为“一带一路”建设做出顶层设计,绘制了宏伟蓝图。以“共商共建共享”为原则,与许多国家开展战略对接,达成了许多共识。
国内各方面对“一带一路”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积极性持续高涨,一系列探索和实践也在如火如荼地展开,一些重要专项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目前,领导小组牵头抓总、办公室统筹协调、地方部门分工负责、以企业为主体的推进工作机制已经形成。
从国际上看,倡议一经提出,迅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一些国家的积极响应。由于“一带一路”巨大的感召力和吸引力,再加上国内各方面的努力工作,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表达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支持,我们已经和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签署了50多份“一带一路”合作备忘录和协议。
以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国际产能合作为“双核心”,中老铁路、雅万高铁、瓜达尔港、中俄和中亚油气管线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启动实施。与沿线30多个国家开展了机制化的国际产能合作,沿线50多个海外产业园区建设顺利。中白工业园、泰国罗勇工业园等一批海外产业园区加快发展。与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民生合作也取得积极进展,“一带一路”建设的民意基础进一步得以提升。
可以说,“一带一路”的“势”已然成形。
《瞭望》:相比较当初,你们曾经的预期是什么样的?
欧晓理:坦诚地讲,我作为一个亲历者,对在短短的三年多时间取得这样的成效,是没有估计到的。起初我们在研究中有一个预估,5年、10年、20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成效。比如,我们原来估计,至少要五年时间,对“一带一路”才能形成较广泛的共识。目前看来,我们保守了。现在“一带一路”建设已经从初期的摸着石头过河,逐步过渡到基本框架更加清晰,工作方式更加明确,合作共识更加广泛,建设成果更加丰富以及“朋友圈”在不断扩员的新阶段。
当然,我们对这些成绩的取得感到兴奋的同时,对下一步工作的难度也有清醒的认识。“低垂的果实已经摘完了”。这需要我们更加努力,要有战略定力,按照顶层设计蓝图,一张蓝图干到底,以钉钉子的精神做好各项工作。
推动形成包容共享的全球化
《瞭望》:如何看待“一带一路”倡议对推动全球化的作用?
欧晓理:“一带一路”是促进全球经济复苏的中国方案,是增进不同文明互学互鉴的中国智慧,是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的中国担当。
经济全球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进步的必然产物。虽然有学者把它追溯到大航海时代,但真正开始流行还只是上世纪80年代的事情。到现在只有40多年的历程。经济全球化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促进了商品和资本流动、科技和文明进步,以及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
当然,我们也要认识到,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在促进全球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各国发展的不均衡。在全球化中,各国都有获益,但有的获益多一些,有的获益少一些。在一些国家内部,大公司及精英阶层获益多一些,基层民众获益少一些。因此,一些人把全球化与全球范围内社会不公平现象联系在一起,而忽视了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本源。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一直处于深度调整期,复苏面临着非常多的不确定性。为此,世界各国都在寻求复兴之道。在这个过程中,有的国家把现在世界面临的问题归罪于经济全球化。正像习近平主席在达沃斯论坛上讲的:“经济全球化曾经被人们视为阿里巴巴的山洞,现在又被不少人看作潘多拉的盒子”。有些过去高举自由化旗帜的国家选择了逆全球化的做法。这几年,保护主义、孤立主义和民粹主义等反全球化思潮有所抬头,经济全球化似乎到了十字路口。在我看来,这是有病求医,但遗憾的是诊错了脉、吃错了药。
中国是对外开放的受益者和经济全球化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近40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其原因包括借助了全球化的力量。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进程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因为它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符合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在世界已经形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下,不应该也不可能抛弃经济全球化,而是应当直面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因势利导,让经济全球化进程更富有活力、更加包容、更可持续,让世界发展格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和均衡。
“一带一路”倡议正是这样一个方案。
因为共建“一带一路”是所有国家不分大小、贫富、强弱,一律平等相待、共同参与的合作;是秉持丝路精神,追求互利共赢和优势互补的合作;是各国共商、共建、共享,共同打造全球治理新体系的合作。
它承袭了经济全球化的核心内涵,但又赋予了新的内容。它不是简单地推动过去意义上的全球化,而是要推动形成更加包容共享的全球化,或者说是包容性全球化。这需要对原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中不合理的方面进行改革,需要中国的担当。中国应该也有能力为推动全球治理体系朝着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做出更积极的贡献。
《瞭望》:与过去的多边合作机制相比,“一带一路”倡议有什么特色?其与一些国家近年来提出的合作框架在本质上有何不同?
欧晓理:与过去的多边合作体制相比,“一带一路”倡议中,中国扮演了更加主动的角色。由于加入了古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就可以让国际社会更容易理解。丝绸之路,实现了东西方文化之间的交流,使大家都取得了进步。区域性的合作框架是有边界的,而“一带一路”是开放的,是没有边界的。我们对不同的经济体、不同的国家强调的是“一国一策”,可以选择不同的合作模式。当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大家可能觉得需要建立一种机制性的安排,但那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在2010年前后,美国、欧盟都提出过诸如“新丝路计划”之类的方案,几年过去了,这些计划似乎都被人们遗忘了,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则获得广泛响应。
值得一提的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没有任何国家官方表示反对,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为了全人类的福祉。另外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中国是用一种平等、平和的方式来推进“一带一路”。我们强调同其他国家共商、共建、共享,与各国互利共赢的同时,尊重其他国家不同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
四个层面加强对接
《瞭望》: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政策沟通”为何位列“五通”之首?在此方面,三年多来中国与有关国家取得了哪些共识?
欧晓理:道理很简单,就是因为它重要。习近平主席在提出共建“一带一路”的倡议后,就如何共建“一带一路”提出了“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在这“五通”中,政策沟通是开展各方面务实合作的基础,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保障。也可以说,它是其他“四通”的基础。
这几年,中国有关方面与沿线国家之间以高层互访为引领,开展了多层次、宽领域的政策沟通和交流,获得了丰硕成果。我感觉到各国的共识越来越多。
一是越来越多的国家认识到,当今世界各国业已形成利益攸关的共同体,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许多问题单靠一国之力是无力应对的,唯有加强协调合作才能克难前行;
二是大家也认识到,各国国情不同、发展方式各异、文化传统不一,应求同存异,抛弃傲慢与偏见,尊重彼此发展道路和治国模式的选择,照顾彼此关切;
三是大家从这几十年中国发展的经验中体会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促进设施的互联互通是推动经济和社会效益有机统一,实现多元化发展目标的重要选择,等等。
《瞭望》:目前,在政策沟通的深度、广度乃至具体形式上,需要进行哪些改善和提升?
欧晓理:从这几年的实际工作中我们体会到,在政策沟通方面,重点应加强四个层面的对接。
第一个层面是发展战略的对接。发展战略对接是国家间最高层次的沟通与协调,有利于从宏观上、从政治上寻求合作最大公约数,找准共同行动的方向,实现相向而行和共同发展。所以有时我说,两国政府间签署共建“一带一路”备忘录,是两国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政治保障背书。
第二个层面是发展规划的对接。发展规划是对发展战略的细化和量化。发展规划的对接,就是在对接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合作的重点方向和合作领域,确定合作的时间表和路线图。
第三个层面是机制平台的对接。机制与平台是双边和多边合作规划能否顺利落实的关键环节。机制与平台对接,就可以将各国有关执行机构有效衔接起来,构建顺畅的交流沟通磋商渠道,并更有效地对接有关资源,及时解决规划实施中面临的问题和困难。
第四个层面是具体项目的对接。项目是实施规划的最基本单元和载体。“一带一路”倡议最终需要基础设施、经贸、投资、金融、人文等各领域一个个具体项目的实施来落实,项目对接是最微观层面的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坚持市场运作,项目对接要遵循市场规律,以企业为主体。同时,也要发挥政府的重要作用,为企业开展项目合作营造良好环境,提供必要协助。
共同凝聚在“一带一路”的旗帜下
《瞭望》: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过程中,有哪些需要注意的现实问题?
欧晓理:国内方面需要对“一带一路”倡议有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一带一路”涉及的范围领域很广,需要内外协调,集合各方面力量一起努力。但我们也看到,国内有些省份对“一带一路”的认识需要加强。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些省份提出“一带一路”新起点、黄金段等诸如此类不合适的定位,还有提出恢复丝绸古道之类的提议。这些都是机械地理解了“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是今后我国推进对外开放的“管总”的东西,它是一面旗帜。“一带一路”是中国谋划人类发展大格局的大智慧,借助于丝绸之路这样一个历史符号,并赋予其新的内涵,更好为国际社会所认同。
国际方面也存在一些挑战。其中很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能与别国发展战略相对接,而每个国家的考虑往往都不一样。以交通联通为例,有的可能希望是南北走向,我们可能希望是东西走向,因为我们希望欧亚大陆能够更顺畅地联通起来。
另外,“一带一路”的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从哪里来,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一带一路”不是去搞援助的,而是要进行商业化运作。大家的诉求很多,期望值很高,但在推进建设中,钱从哪里来、回报怎么样,都是不得不考虑的。在推进建设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暴露出一个问题,那就是我们金融机构的国际化程度还不够高。
对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丝路基金,我们也希望更加聚焦“一带一路”的建设方向。国家层面设立这样一个基金,本身就是为这一倡议服务的,不能在投向上偏离了设立的初衷。
当然,面对这些问题,不能太着急,要有战略定力,要有战略耐力,要有战略韧力,要不忘初心,真正做到凝神聚力、凝心聚力。正如我之前所讲过的,只要我们坚持“一带一路”倡议提出的大方向,并共同为之努力,终将会迎来一个更美好的世界。LW
刊于《瞭望》2017年第19期
☞ 47家央企参与1676个“一带一路”项目,大型央企担主力
☞ 瞭望述评 |“一带一路”,开启人类命运共同体宏大实践
☞ 瞭望|“一带一路”建设进入重要窗口机遇期
☞ 长知识 | “一带一路”是什么?包括哪些国家?只是架桥修路?
☞ “一带一路”观察:期盼有四
☞ 关注瞭望微信,回复“一带一路”获相关报道
长按上图,关注瞭望微信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瞭望APP
给你权威的新闻洞察力
觉得不错,请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