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显示,和没有留学经历的学生相比,48.4%的海归认为自身实力优于国内同类学生,22.8%的海归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10.8%的海归认为自身不如国内同类学生。
这份报告重点反映了以
80
后、
90
后为主的新生代海归的留学前后情况的变化、回国发展的现状、就业创业面临的问题,以及对于当前留学生回国发展的看法。
总体来看,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明显好转;除了回国选择就业,还有相当一部分海归人群选择创业;而谈及自我认可,绝大多数留学人员认为,海外留学经历对自身适应生活的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很大的提升。
人才磁铁效应下的海归潮
先来看总数据。
2016
年,我国出国留学人员总数突破
54
万,较
2012
年增长
14.49
万;留学回国人员总数为
43.25
万,较
2012
年增长
15.96
万。
从
1978
年到
2016
年底,我国各类出国留学人员累计达
458.66
万,其中
265.11
万人在完成学业后选择回国发展,占已完成学业群体比例逾八成。
一方面,
“
海归潮
”
的背后离不开国内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下的
“
人才磁铁
”
效应。
同时,家庭和社交关系的维系也是大多数回国人群考虑的重要因素。大多数受访者表示,选择回到国内发展是为了方便与家人团聚、看好国内发展潜力,还有受访者认为回国能更容易获得亲戚、朋友等社会网络的支持。
回国后,融入感明显好转
选择离开已经学习、生活、工作多年的海外居住地返回国内发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接下来我们再来看,回国的他们,是否过的适应?
在回国以后是否能融入国内生活与工作方面,有
50.5%
的海归表示能顺利融入,
44.7%
认为虽有困难但能逐渐克服,只有
4.8%
的受访者表示回国后始终无法完全融入。
这一结果比该课题组在
2015
年的首次调查
(12.9%
的受访者表示
“
一直很难融入
”)
相比,海归融入国内生活工作状态已经明显好转。
回国就业,
IT
行业最多
从工作经验来看,六成海归具备了海外全职工作经验。具体来看:有全职工作经验且时长在一年或一年以下的海归占
28.1%
。
1-3
年的占
18.1%
,
3-6
年的占
6.4%
,
6
年以上的占
3.5%
。
留学生归国后找工作的速度方面,
32.1%
的海归能在
1
个月内找到工作,
38.6%
的海归花费
1-3
个月,
18.5%
的海归用了
3-6
个月。
从就职行业来看,海归分布的行业排名分别为:
1
、
IT/
通信
/
电子
/
互联网;
2
、金融业;
3
、文体教育
/
工艺美术;
4
、贸易
/
批发
/
零售
/
租赁业
/
快速消费品
/
耐用消费品;
5
、汽车
/
生产
/
加工
/
制造。
与
2015
年相比,
IT/
通信
/
电子
/
互联网行业就业人数超过金融业,从第四位升至第一位。反映出近几年我国
IT/
通信
/
电子
/
互联网行业的快速发展。
最关心的,
“
钱
”
景问题
除了回国能不能做自己最喜欢做的行业之外,大家最关心的应该就是回国
“
钱景
”
的问题。
从海归们的工资收入来看,相较于实际工作收入与个人期望收入,认为实际收入高于期望的海归仅占
1%
,近七成的海归受访者认为工资水平远低于预期,只有三成海归认为基本符合期望工资。
具体海归的工资分布中,
44.8%
的海归税后月收入在
6,000
元以下,
22.7%
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
6,001-8,000
元,
13.0%
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
8,000-10,000
元、
13.7%
的海归税后月收入为
10,001-20,000
元,仅有
5.8%
的受访海归税后月收入达到
20,000
元以上。
50.1%
海归认为留学经历有利于个人职务提升,
44.8%
的认为基本没有影响,剩余
5.1%
的海归人员认为留学背景不利于个人职务晋升。
从所在行业的发展前景看,海归整体持乐观态度。其中
27.1%
认为非常有前景,
32.4%
认为发展平稳,
19.1%
认为将会转型升级或洗牌。
近半数海归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但多数海归对国内就业形势和政策尚缺乏了解,就业信息咨询、海归政策解读、职业规划、就业推荐是海归人员在回国之前最渴望获得的四项服务。
回国创业新热潮
除了普通就业之外,回国创业也是这两年在海归群体中刮起的一股热潮。
在选择归国创业的留学生群体中,北京依旧是海归的创业首选城市,尤其是以中关村为代表的创新创业聚集地。
位于最受海归青睐的创业首选城市前五名依次为:北京、上海、成都、广州、武汉,这五个城市几乎吸引了半数的创业海归,不过众多二线特色城市也逐渐成为吸引海归创业的新发力点。
另外,创业时大家最关心的
“
钱从哪儿来
”
的问题上,调查显示海归的创业资金来源具有多元化特征,其中个人存款占到
66.9%
、亲朋借款占到
38.2%
、银行贷款占到
17.6%
。另外国外企业入股、国内风险投资、国内企业入股、国外风险投资和政府入股也都占据一定比例。
调查显示,受企业所在行业、企业规模、经营管理水平等多重因素影响,海归创业企业的盈利周期差异较大。
目前尚未开始盈利的企业占比
59.6%
。
1-3
年内盈利的占比
27.9%
,
3-5
年盈利的占比
5.2%
,
5-10
年盈利的占比
4.4%
,
10
年以上盈利的占比
2.9%
。
调查显示,过半数的海归创业者有创业失败的经历,而导致海归创业者失败的主要原因有:经验匮乏、资金不足、市场定位偏差、合伙人之间出现矛盾、技术不够先进等。
排名前四位的海归创业困难是:经营运行成本高、融资困难、对国内市场缺乏了解和相关创业服务不到位。
最后,聊聊自我认定
调查显示,和没有留学经历的学生相比,
48.4%
的海归认为自身实力优于国内同类学生,
22.8%
的海归认为两者之间没有差别,
10.8%
的海归认为自身不如国内同类学生。
而且,回国之后,海归群体对留学效益价值持肯定态度,有
36.3%
的受访人群认为留学收益大于成本,
18.1%
的受访人群认为收益与成本相当。
绝大多数受访海归认为海外留学经历对自身适应生活的能力、跨文化沟通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很大的提升;有近半数的受访者认为自己的创新能力、扩大人脉网络的能力都得到提高。
落实在具体就业方面,受访海归认为自身优势体现在具备国际视野、语言优势、以及跨文化沟通能力;劣势体现在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回国错过校招季、海投效率低下、不适应国内的人情世故难以获得发展机会、不熟悉国内市场环境等。
八月中下旬正值大批国际留学生首次赴美、或开学返校之际,但此时也是很多留学生完成学业、结束在美实习严肃考虑彻底回国的高峰。
选择离开已经学习、生活、工作多年的海外居住地返回国内发展,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项挑战。
前方交织着希望与未知,但国内一片欣欣向荣的发展形势、亲人朋友的召唤、美国不断缩紧的移民形势,都成为大多数人做出回国这一决定的最后一根稻草。
如果你也是一枚海归,欢迎在后台或本文下方给海投妹留言分享,当初是什么原因驱使你回国就业
/
创业,回国后的你,又过得怎么样呢。
来源:界面新闻
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点击左下角
“
阅读原文
”
,即可查看原文链接。
近期热门文章(回复数字001~117即可查看):
002:
毕业生找工作,有这
5
个网站就够了!!
113:
捉急!辞职教师3年几乎增一倍!老师都去哪儿了?
114:
为留大学生,二线城市“开价抢人”:送钱送户口,还送房住
115:
毕业了,回家工作还是去大城市打拼
116:
还假装生活在北上广?二线城市频出招,这些优惠政策对大学生最具吸引力..
117:
高校“挖人大战”为而禁而不绝
长按二维码,可以关注我们哟
本网站创办于2007年,专注于发布大中专院校、科研机构、事业单位、知名企业、中小学招聘信息的网站。具有专业性强、信息真实丰富、公益性强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