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数据都是经过验证和审定的,并且通过性能计算来确保V1≥Vmcg,所以减额定功率起飞可以在污染跑道上使用。
而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在手册中没有这方面的数据,无法确保V1大于等于Vmcg。
我们可以再往深处分析一下。
根据规章规定,Vmcg是以飞机最大可用起飞功率为基准确定的,而灵活温度减推力虽然减了推力,但是最大可用起飞功率没有变(实际上也是随时可以增加到最大推力),因此无论是否使用灵活温度减推力,Vmcg都是一样的。
这里多说一句,减额定功率起飞确定Vmcg时依据的最大可用起飞功率就是那个设定的较低的额定功率(因为通常不允许超过这个设定的最大推力),因此对减额定功率起飞来说,减推力后的Vmcg要比之前的小。
相对于在干跑道上使用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如果换成是在污染跑道上运行,V1会变小,如果Vmcg不变的话,就有可能出现Vmcg超过V1的情况。
可能有的朋友会问,对于在污染跑道上使用全推力可以起飞的情况(即V1≥Vmcg),如果换成减推力起飞,V1就会增大,即使是Vmcg不变,也可以保证V1≥Vmcg,是不是就可以用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了?
乍一看上去这句话仿佛没毛病,但实际上是纸上谈兵,跟着性能手册算一遍就能明白为什么了。
按照计算步骤,如果在污染跑道上全推力起飞,首先是在干跑道的性能表上算出V1,然后用全推力在污染跑道运行的修正表格来修正V1,最后通过比较V1与Vmcg来确定最终的V1。
如果换成灵活温度减推力,这个计算步骤就卡在了修正这一步,因为没有灵活温度减推力对应的污染跑道性能修正表格,自然也就没有后面比较V1和Vmcg大小这一步了,最终也就确定不了谁大谁小了。
那为什么不像减额定功率一样也也制定出灵活温度减推力的性能表格呢?
因为太多了,灵活温度的调整方法少说有几十上百种,也就是对应了几十上百个不同的推力,飞机制造商不可能验证和审定这么多性能数据。
所以在污染跑道上不能使用灵活温度起飞的原因同样还是因为性能数据不可得。
同样的道理其实也可以解释
为什么两种减推力起飞方式都可以在湿跑道上使用。
因为FCOM中有减额定功率起飞的湿跑道性能数据,而起飞分析表中有灵活温度减推力时可用的湿跑道性能数据。
使用限制
双发飞机使用减推力起飞有两个限制:
一是使用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时,推力最大减少量不能超过最大起飞推力的25%。
二是使用减推力起飞时,推力最大减少量不能超过全推力的40%。
这两句话理解起来可能有点绕,这里解释一下:
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和减额定功率起飞这两种方法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它们是可以组合起来使用的。
也就是说,可以先使用减额定功率将飞机最大起飞推力调整到一个较低值,然后在这个基础上,再使用灵活温度减推力起飞。
这操作听起来比较骚,但确实是允许的。
因此,第一个限制中最大起飞推力可以是飞机的全推力,也可以是使用减额定功率之后的那个较低的最大推力。
而第二个限制的意思是,如果既使用了减额定功率,又使用了灵活温度,这两种方式共同使推力减少的量不能低于飞机全推力的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