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新闻实验室
这里是方可成的新闻实验室,期待与你产生化学反应!在这里你可以读到关于新闻、媒体、科技、文艺、社会等多方面的跨界话题,有趣有料。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人民日报  ·  【夜读】真正的成熟,是懂得这6件事 ·  2 天前  
新华社  ·  夜读|为人处世,把握好三种思维 ·  3 天前  
新街派 生活报  ·  曝光!哈尔滨这些人将负刑责!有人竟当街逃逸… ·  4 天前  
新华社  ·  亿吨级锰矿被发现! ·  6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新闻实验室

建“中央厨房”,美国媒体有何经验?

新闻实验室  · 公众号  · 社会  · 2017-04-09 12:22

正文

作者/杜毓斌(中央电视台北美分台)

美国主流新闻机构的“中央厨房”建设

总的来说,美国主流新闻机构虽未冠以“中央厨房”的名称,但其类似功能的融媒体组织构架已经相对完备。

以笔者所在的电视新闻行业来说,从2013年开始,美国电视媒体开始进行诸多有效的融媒体新闻实践。数家主流媒体节目先后改版,在电视节目中加入新媒体元素吸引受众,并增加网络互动推广电视节目。之后,随着纸媒以及新型的纯数字媒体加入、竞争升级,主流电视媒体机构开始进行结构调整与改革,并纷纷推出融媒体项目。美国最有影响力的五大商业电视网NBC、ABC、CBS、CNN、FOX均成立或改组其数字机构,试图迅速抢占快速变化的新闻市场。

目前最受瞩目、最成功的是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的新媒体转型。自2013年Jeff Zucker担任全球总裁之后,CNN便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全面实施“移动先行,数字第一”的新媒体发展战略并取得显著成效。截至2016年,CNN新媒体在美国市场单月表现稳居6个第一:多平台独立访问量第一;多平台总浏览量第一;各平台访问时长总量第一;视频播放次数第一;视频播放时间第一;社交媒体总量第一。[1]

根据CNN新媒体部门负责人和总编Meredith Artley的介绍,虽然CNN并未有一个类似“中央厨房”的名词来概括自己的融媒体编辑部构架,但其新媒体编辑部已经与其电视编辑部充分融合,有效地实现了资源共享和相互借力。CNN的新媒体部与电视部门共享负责记者调遣的主编室(DESK)、负责资料素材的媒资部(Media Operation)等机构的公共服务。该部门每日早上参加全平台编辑会议,提出相关需求,也为其他部门提供相关新媒体服务,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共享。新媒体部门内部,根据职能主要划分为三个部门:数字新闻采集节目部;数字新闻编辑部;数字产品部。

具体而言,数字新闻采集节目部中包括策划组、跨平台协调组、新闻推送组、社交组、新闻邮件组、热门趋势组、搜索引擎优化组、数据分析组。数字新闻编辑部按照职能和题材横向纵向分为:视觉制作组、图片新闻组、评论组、互动新闻制作组、数字可视化组、视频组、长期项目组及CNN政治新闻、CNN财经、CNN国内新闻、CNN国际新闻、CNN科技、CNN健康等组。而数字产品部则负责包含移动端、网页及移动优化、通信、可穿戴设备、直播流、音频互动、OTT TV、最新科技等多种产品和技术的开发。

从微观的新媒体部门往宏观新闻机构组织构架看,西方新闻机构都在将其原有内容制作部门积极整合,探索数字化转型,实现深度融合发展。包括CNN在内的美国主流媒体,都致力于打通原来的广播、电视和网络新闻中心,“合二为一”或“合多为一”,打造统一的融媒体新闻编辑部,形成以“全媒体总编辑会议”为核心的组织架构,如下图所示:

“全媒体总编辑会议”是整个跨平台新闻编辑部的中枢,由全平台总编辑召集主持,各平台值班总编辑参会,在会上根据各平台策划和需求,统一调配全平台采集部门力量,分配各平台任务,然后分由各平台采集部门执行;广播、电视、网络编辑部由全媒体总编辑会议辐射分为三个大编辑部,采集部门紧密对接总编辑会,执行采集任务。编辑部门进行基础编辑。播发部门进行各种终端的最后发布和播出。其周边是为全平台提供公共服务的媒资部门、卫星信号、网络服务、视觉制作、演播导控室等职能部门。

三大平台编辑部负责将自己部门所编辑的内容整合起来,如广播、电视根据各自形态进行编排、包装,进行具有各自特色的版面设计;而网络部门则要根据其实时性、互动性、非线性进行突发新闻推送、与受众互动及多形态内容版面设计。三个编辑部之间可互相通过共享工作平台看到彼此制作的通稿内容,随时信息共享。广播、电视的播出部门和数字平台的发布部门之间也紧密合作,例如数字平台可重复使用广播的音频内容和电视的视频内容,融合在其多媒体制作中;广播部门也可以通过网络的podcast等新兴形式再次实现多次传播,电视部门的播出视频也是网络发布内容中重要的流量来源之一。三个编辑部都有各自的技术支持部门,根据各自的传播和制作的软硬件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技术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美国的科技行业发达,各主流媒体都有强大的技术力量支持,用最新的技术建设各类领先的工作平台。其中,每个人都使用全媒体内容管理平台(CMS)、协作办公系统、传播数据分析系统,并且由统一的技术平台予以支持。透明、民主的办公系统也是融媒体构架建设的必须项目。纽约时报、CNN等媒体还采取“蜘蛛网”式的采、编、发大平台架构,在一个新闻间进行人员混合编排、一体办公。

此外,尤其值得学习的是西方媒体用于培养人才和孵化企业的媒体实验室,最为著名的媒体实验室之一是英国广播公司BBC为新媒体人才和初创企业提供孵化服务的BBC 新闻实验室项目(BBC Lab),它扶持的领域是数字技术与传媒。 BBC不对初创企业投资,也不会持有其孵化的初创公司的股权,但为它们提供办公场地和庞大的专家网络,进行创业指导。BBC希望与这些初创公司建立一种面向未来、最终规模远远大于现在的伙伴关系。由于基地在英国广播公司伦敦媒体中心(London Media Center)的总部,初创企业可以了解和适应英国广播公司多样化的生态系统,并将其创意在BBC的实际工作环境中通过实践变成现实。这些初创企业可以通过其合作关系获取相关创业资源。[2]从2017年最新的BBC Lab网页上看,其人才和初创项目正是融媒体机构最需要的,如虚拟现实的新闻应用、语音的文本识别和转化、关键词自动新闻回复系统、多语言转化、直播视频的动图捕捉等。其项目促使记者、设计师、开发者一起展开讨论,开发新闻实践中最需要的技术。

国内纸媒、电视媒体的“中央厨房”建设对比

国内学者研究“中央厨房”已经有几年时间,从目前的学术文章来看,建设中央厨房基本要实现的是“新旧融合、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发布”,而研究对象多以纸媒为主。

具体来看,“中央厨房”主要表现在共享线索和选题、素材加工、报道内容多媒体化、发稿方式等方面的融合。就传统的新闻工作流程来看,报业集团内部的各家子报都有自己的记者和编辑,各家子报自行采访,互不交叉。在许多新闻的采制中,各家报纸都会派出自己的记者,但采集回的信息往往同质化程度较高,造成了采访成本的浪费,而通过信息共享、一次采集,就可以减少此类问题。素材加工方面的融合是指,将记者采集到的素材进行基本编辑,进入基本稿库,而发布终端的各成员媒体编辑再根据各自平台特点对这些素材进行二次加工,生产出不同形态的终端新闻产品。多元发布是指新媒体可以将文字、声音、图片、图表、视频、互动内容等各类信息放在一个传播单元中,实现了多种手段的融合。大部分媒体的“中央厨房”都能集合新媒体的“快”和传统媒体的“全”“深”的特点,改变传统的纸媒优先发稿、再上传到网站发表的发稿原则。

人民日报对同一新闻事件的报道,安排了三个批次的产品生产和推送,第一批求快、第二批求全、第三批求深度。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打破了过去媒体板块分割的运作模式,专门设立总编调度中心,建立采编联动平台,统筹采访、编辑和技术力量,实现“一次采集、多元生成、多渠道传播”的工作格局。[3]

而纵观电视媒体,其“中央厨房”的运作是随着纸媒的使用而进入融媒体构架视野的。尤其是像中央电视台这样的资源较多的大电视台,因其历史原因,在“中央厨房”的“一次采集、多元生成”方面已经先行一步,已实现这些基本新闻要素的融合。如中央电视台从2003年新闻频道设立以后,就进行了数次资源整合,把原来分散在央视各个部门、各个频道的新闻采编力量整合为一个大的新闻中心。新闻中心成立后,建立了新闻指挥系统和新闻共享系统,同时对频道进行了改版。[4]中央电视台新闻中心实行新闻中心总值班室,每天从早到晚开几次协调会,协调前后期、各频道、各栏目组的新闻选题、线索以及排版。现在包括新媒体部门(如“央视新闻”客户端)在内的各部门值班人员都要参会,以协调做好各编辑部的版面设计和相关调整,并对全台资源进行统一调配。

和纸媒在子报间横向重点整合不同,现在包括中央电视台在内的电视台所要进行的“中央厨房”建设重点部分在于,纵向地将电视和网络端口的资源打通,将原来在电视端的采集任务延伸为多平台的采集和制作。中央电视台正在建设融合媒体素材库,实现电视和新媒体新闻编辑制作内容共享、共同使用;搭建电视和新媒体协同生产系统,增加诸如微信文章编辑、图片剪辑、H5模板库、数据类制作工具等;搭建新闻云生产体系,形成三级多数据中心、差异化素材提供的多级生产架构;采用私有云方式建设新闻共享云平台,并构建用户新闻上传平台(UGC系统)和面向生产的即时通讯系统。[5]

“中央厨房”融媒体运作反思

“中央厨房”不仅仅意味着一套硬件支撑技术的引入,更体现在将媒体融合、资源共享的理念落实在生产机制的变革中。笔者所在的央视北美分台新媒体组在2016年时是一个并不大的组,当时也没有建设完成“中央厨房”,但在新闻实践中,却应用了“中央厨房”的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分发的特点,最后取得了非常不错的传播效果。

所谓“中央厨房”,是一个代表了融媒体制作生产的机构名称。在西方主流新闻机构,并未有此专门名称,但是根据其功能定位、采编发的基本构架,与我国融媒体建设提倡的机构异曲同工,在软硬件建设、人员配置、机构运行等方面都有相同要求和设置。

但也该认识到的是,国内的报业、广播和电视在进行“中央厨房”建设时,由于基础和机构特点不同,所要进行的重点改革和突破口也并不相同,不能盲目进行大规模硬件建设,或拿来别人经验就套用,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评估和判断,有步骤地进行改革。

注释:
⑴杜毓斌:《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的转型之路》,《南方电视学刊》,2016年第4期。
⑵杜毓斌:《美国数字媒体发展的启示》,《南方电视学刊》,2015年第6期。
⑶林功成,肖和:《媒体实验室之“中央厨房”生产线——“中央厨房”媒体运作模式与发展路径比较》,《传媒评论》,2015年第9期。
⑷新浪财经:《央视新闻中心副主任梁建增介绍央视新闻改革》,
http://finance.sina.com.cn/roll/20101108/09368915832.shtml,2010年11月08日
⑸央视网:《打造“中央厨房式”系统 全面支撑媒体融合》,http://www.cctv.com/2016/04/16/ARTI1C8Zok0FZTLYjKEOQAnk160416.shtml,2016年04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