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老李校长
1 学习,使自己变得强大 2 世界,是无序的 3有价值的信息,是要付出代价的--纽约老李校长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江苏新闻广播  ·  “茉莉花开”暖新春,百年非遗焕新彩 ·  7 小时前  
中国日报网  ·  夜·赏|《山海经》五行神 ·  2 天前  
中国日报网  ·  夜·赏|《山海经》五行神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涵江时讯  ·  全到涵江闹元宵 | ... ·  2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古村落里“喜上加喜” ·  3 天前  
山西广播电视台  ·  古村落里“喜上加喜” ·  3 天前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人山人海】敦煌打春牛活动真攒劲 ·  3 天前  
敦煌市文体广电和旅游局  ·  【人山人海】敦煌打春牛活动真攒劲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老李校长

如何躲开与领导有关的那些“坑”?

老李校长  · 公众号  ·  · 2021-03-04 20:13

正文

今天给大家推荐一篇文章,来自我的合作伙伴老秘书。

在体制内很资深的他,是政府部门的“大笔杆子”,精通职场规则。

老秘书每天都会分享些职场生存智慧和晋升谋略,内容涉及如何快速被提拔晋升,如何处理同事关系,如何与领导拉近距离,如何拓展人脉,怎么样写材料,怎么样准备公务员考试和遴选考试等等。

他的内容实用性很强,可以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强烈推荐大家关注他的微信公众号: 老秘书

体制内的工作与外界有着非常明显的区别, 不过体制内职场的一些方法论,对体制外的人也有借鉴作用。

今天这篇讲的体制内在与领导互动的方面都有哪些坑?
任何组织都有领导的存在,体制内外领导的地位都是很高的。
领导角色绝不仅仅是指挥你工作的“人”,而更像是决定你命运的“神”。
如果一个领导品行正、能力强,对你赏识信任,将会成你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资本”。
正因为此, 处理好与领导的关系,是新人要面对的首要人际关系问题。
对于刚入职的小伙伴而言,处理与领导的关系要避过哪些“坑”呢?

“风言风语”不能信
千万不要用单位里的传言给领导定位

毛主席曾经说过,“想要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

对于新入职的小伙伴而言,对领导还比较陌生。

刚到一个单位工作,与领导有关的信息主要来自于同事们的评价,特别是自己科室和部门同事的评价,这是形成角色定位的主要“信源”之一。

毋庸置疑,领导是一个单位最受人关注的群体,也是传言最多的群体。

这些传言中,有很多是负面的,是阴暗的,甚至是匪夷所思的。

这中间绝大部分都是一些他人的主观判断,不少都是经过思维加工的产物。

这也不奇怪,因为只有负面传言才更容易被人津津乐道。

如果新手轻易相信这样的传言,那么就很容易导致自己对领导的定位也是负面的、阴暗的,很明显这样是不客观的。

领导身上一定也有优点,这些优点是需要作为下属的你,着重“放大”和“把握”的。

越是能够认识领导的优点,依靠领导的优点开展工作,就越是能够赢得领导的信任,争取工作的主动。

因此,对新手而言,关于领导的一些传言一定不能偏听偏信,而要把个人判断和他人传言结合起来验证、分析,最终形成一个对领导的评价和定位。

如果关于领导的负面评价属实或部分属实,你可以在工作中留意规避、引以为戒。

比如,同事们说某某领导喜欢给人穿小鞋,你一定要认识到:

被领导穿小鞋的人,可能是工作上配合不主动、落实不到位,或者喜欢顶撞领导的人;

可能是工作能力不够强、工作态度不够积极,或者是关系处理过于草率莽撞;

这恰恰是你在工作中需要加以避免的。

对你而言,更需要关注的是,领导决策水平如何,领导方法如何,激励手段如何,他在解决工作困难、应对上下级关系上有哪些可取之处和丰富经验。

只有把传言和自己的分析结合起来,把正反两方面判断综合起来,才能对领导的性格、为人、能力有更加清晰的认识。

而且 这不是短期内能够认识清楚的,需要在工作中留心观察、细心体会

“亲密接触”不能怕

要敢于创造和把握与领导面对面的机会

对很多体制内刚入职的朋友而言,领导是不太容易接触到的。
而且领导的威严常常让大家“望而却步”、不敢靠近,有些天生比较腼腆的人还不太愿意、乃至刻意避免和领导接触。
问题在哪里呢?
体制内有着非常严格的组织层级,基层干部与单位领导之间常常隔着几个“台阶”,本身平时就很少有机会与领导接触。
一旦有了这样的机会如果把握不住、表现不好,就很难在领导那里形成好印象。
“印象”决定“影响” ,领导对你印象不好,或者压根没什么印象,就基本不会在仕途上“影响”你,更不用说很好地“影响”你。
有个现象就很说明问题,机关里常有一些年过40、50的一般干部,他们是科室的业务骨干,但很少看他们往领导办公室里跑。
所以领导一茬一茬地换,他们年复一年职位也没有什么变化,在单位的存在感非常少。
我本人对单位上一些新招录公务员,有的印象深刻,有的几乎没有什么印象。
略加分析就可以发现, 那些我印象深刻的新同事,往往不是在工作上表现突出,就是在为人处世上表现突出,关键就在于“突出”。
这种“突出”的印象就反映在他们经常会到我办公室露面,时而汇报工作,时而请求支持,甚至纯粹露个脸打个招呼等等;
而那些印象不深刻的新同事,入职以后仿佛石沉大海,除了开全办大会的时候能看到最后一排若隐若现的身影,平时极少能有面对面的机会。
所以他们中有些我根本叫不上名字,更不用说对他们有全面深入地了解。
总之可以肯定地说, 想要在体制内有所发展,就必须习惯与领导接触,甚至主动创造与领导接触的机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露脸”。

只有这样才能让领导近距离地了解你,发现你的优势,才能想起将一些重要工作布置给你,甚至在关键地时候为你搭建向上发展的阶梯。


“面授机宜”不能忘

领导交办的大事小事都要记在心上

体制内领导与下属的关系互动,常常是是以由上对下交办工作为载体的。
领导把工作布置给你,如果你完成得及时、质量高,领导对你的印象就更好一些,这个道理自然非常简单。
但是,有些新朋友,可能是在学校期间养成了一些“懒散”的习气,又或者是入职以后还没有深刻领悟“讲政治”与“领任务”的关系。
领导交办事情后,悠悠达达,拖拖拉拉,马马虎虎,总之一副“不要紧”的样子,有时看到这种表现,真的为他们捏一把汗。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