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发布2019年年报,实现收入8433.2亿(-6.5%),净利润256亿(-28.9%),业绩同此前业绩预告一致。其中四季度实现收入2579.8亿(+13.2%),净利润48.1亿(-42.3%),拆分细项四季度经营情况比表观降幅稍好。分红部分,公司拟每10股派发8.8元股利,对应分红率40.2%、股息率4.7%。考虑2020年疫情对汽车消费影响,下调20年盈利预测,预计20-22年eps分别为1.83/2.27/2.52元,对应20年10.2Xpe,维持“强烈推荐-A”评级。
1、四季度收入端表现较好,业绩端几重因素造成影响
公司2019Q4实现收入2579.8亿(+13.2%),主要受益于四季度汽车销量走强,但净利润48.1亿(-42.3%),同收入趋势并不匹配,我们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如回溯会计政策和税收影响,预计经营层面盈利维持可控下滑。
1) 年末冲量造成终端折扣放大,毛利率同比下滑0.3pct;
2) 非联合营企业投资收益由于会计政策调整减少较多;
3) 18年同期所得税水平较低,造成基数不匹配。
2、2019年汽车行业深度调整,公司受到较大影响
销量表现:略微跑输行业,通用和五菱压力较大。
2019年,公司总销量为624万(-11.5%);上汽大众销量200万(-3%);上汽通用销量160万(-19%);上汽自主销量67万辆(-4%);上通五菱销量166万(-19%)。上汽大众、上汽自主表现优于行业水平,上汽通用受三缸机影响、上通五菱受商乘结构转型影响压力较大。
收入及各车企盈利表现:单车均价提升,单车盈利下降
在销量-11.5%情况下,公司收入端实现-6.5%表现,主因单车均价在弱市持续提升。根据整车收入披露,上汽集团单车均价由2018年9.5万提升至9.8万,高端结构占比持续提升。盈利部分,汽车资产相对较重、盈利压力大于收入压力。其中,上汽大众生产端实现盈利200.2亿(-28.5%);上汽通用实现盈利109.6亿(-29.8%);上通五菱实现16.9亿(-59.6%)。
三费率及现金流:弱市积极控成本,现金流情况较好。
三费率部分,公司在收入下降情况下,三费率整体实现稳重略降,弱市对费用管控能力较强。具体来看,销售费率同比下降0.2pct,管理费用率提升0,3pct,研发费用下降0.7pct,研发费用资本化13.7亿,整体资本化水平9.3%,横向对比其他整车比例较低。现金流情况积极健康,受财务公司投放贷款规模变化影响,同比实现+415%增长。
3、新能源、出口亮点颇多,2020二季度后逐步回暖
2020年目标较为积极,期待王者归来。
年报中公司披露2020年目标,力争2020全年实现整车销售 600 万辆左右,市占率继续保持国内领先。预计营业总收入 7800 亿元,营业成本 6786 亿元。整体目标较为积极,我们有信心看到在经历疫情冲击一季度后,公司逐步企稳、市占率提升,王者归来。
2019新能源、出口成绩亮眼。
2019年实现新能源车销售 18.5 万辆,同比增长 30.4%,继续保持较快增长势头;实现整车出口及海外销售 35 万辆,同比增长 26.5%。
后续亮点和对公司的判断:2020年汽车行业预计在一季度疫情较大冲击后初步企稳,公司作为行业龙头,2019旗下两大重要公司通用、通用五菱均在进行战略调整,市场份额有所下降。展望2020,通用在经历三缸机之痛后积极推出四缸新款;五菱完成商乘战略转型,宝骏系列推出9款新车力攻乘用车市场。2020亦是公司电动化迎来突破的一年。在各个公司加快推出新能源新品同时,期待已久的大众MEB平台将于2020Q4于上汽、一汽分别国产化。公司首款ID.CROZZ充分考虑中国市场偏好,预计开始MEB放量之年。
风险提示:
终端需求恢复不及预期,新车型销量不及预期
负责本研究报告的每一位证券分析师,在此申明,本报告清晰、准确地反映了分析师本人的研究观点。本人薪酬的任何部分过去不曾与、现在不与,未来也将不会与本报告中的具体推荐或观点直接或间接相关。
汪刘胜,1998年毕业于同济大学。7年产业经历,2006年至今于招商证券从事汽车、新能源行业研究,连续11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入围。2008年获金融时报与Starmine全球最佳分析师-亚太区汽车行业分析师第三名;2010年获水晶球奖并获新财富第三名;2014年水晶球第一名、新财富第二名;2015年水晶球公募第一名、新财富第三名;2016年金牛奖第二名;2017年新财富第三名。“智能驾驭、电动未来”是我们提出的重点研究领域,基于电动化平台、车联网基础之上的智能化是汽车行业发展的方向。
寸思敏,上海财经大学硕士,4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6年加入招商证券,重点覆盖传统整车、零部件、后市场板块。
李懿洋,清华大学硕士,3年证券行业研究经验。2017年加入招商证券,重点覆盖新能源、智能汽车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