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群响刘老板
和年轻 CEO 一起成长、彼此见证,然后赚大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子商务研究中心  ·  【干货】拼多多直播招募抖音商家:电商平台合作 ... ·  13 小时前  
江玉燕  ·  【Shopee】 ... ·  15 小时前  
蛋先生工作室  ·  2025年2月24日各省淘汰鸡主流价格 ·  20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23 小时前  
幸福成长札记  ·  第81天在闲鱼上卖货,赚钱才是最好的自我教育 ·  23 小时前  
51好读  ›  专栏  ›  群响刘老板

好疲惫,刘思毅想放弃日更了。

群响刘老板  · 公众号  ·  · 2024-05-14 11:59

正文

刘思毅宝宝总已持续日更 1719 天!


陪伴中国年轻创业者一起赚钱!一起成长!


好疲惫,刘思毅想放弃日更了。


今天刚刚在群响讨论会上,讨论了当前 IP 策略,一致结论就是:

作为一个横穿乱跳的烧杯,作为一个玩儿转流量反复打脸的烧杯,刘思毅被撕逼和封号风险极大。

但正因为这个风险,刘思毅才成为了现在的刘思毅。

心情复杂,要记录一下这个纠结的心情。

一、

中国大陆的舆论世界场域中,人民群众受够了「精英 KOL」的无情洗脑,也受够了所有营销套路的不断回马枪 360 度无死角营销。

经济形势又一次不断让大众的情绪发酵蔓延,见不得人炫富,见不得人说教,见不得人套路,见不得人贩卖焦虑。

这是人民群众的选择。

算法折射的是一个人一张票的选择,评论区蹦迪的也是沉默大多数点赞出来的暴动 leader 的选择。

任何把这些东西当傻逼的 IP,都活该被人民群众的滚滚车轮中,碾压致死。


二、

但对于 IP 的刘思毅来说,最重要的不是生意本身,而是表达的自主主观能动性。

在和团队讨论各种传播纪律的时候,越讨论越沮丧,因为带的脚镣多了,就觉得做 IP 没意思了。

而当我觉得做 IP 没意思了,群响这个生意就会黄,彻头彻尾地黄。

IP 的本质不是一种技术,而是一种创作,一种能量出的传达,一种沟通与再沟通。

过分强调风险管控,过分强调表达的边界,会让创作者本身失去激进创作的生命源泉。


三、

有人说,创作可以面向自己的内心,我想说这纯粹地是放屁。

作为一个每天写 15 条朋友圈、每天更新 2 篇公众号文章的创作者。

我清清楚楚地知道,我的每一个创作都是面向大众、面向世界。

我的中文从我读高中开始写作文锤炼,然后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给了我更大的论文写作能力。

知乎的实习编辑给了更多的编辑能力,然后嘉程资本的创业文档给了我更多的商业写作的能力。

然后再到群响刘老板这个公众号,给了我 5 年如一日,写 1 万个字的。

对中文的理解、运用,以及情绪和能量如何折射到每一个中文行文的能力。

而这些能力,不是因为赚钱,也不止是因为能被看到, 而是两个的结合。

一个真正的创作者,要自律,而最好的自律火苗就是,这个事儿,ta 又喜欢、又能赚钱。

怎么让 ta 喜欢,让他体会权力。

表达不是权力,人人都可以表达,而表达产生的影响力是一种权力。

权力让人上瘾,但权力也让人燃烧。


四、

人人都要过流量关,我亦如此。

流量是一种毒药,它让你觉得无所不能,它让你觉得你是一个独裁者,你是一个上帝,你是一个你赛道的王者。

而当你听不到你代表的那群用户对你的支持、反对、困惑和关注,你将死亡。

真正持续的创作者的生命源泉,是那群读者给的。

用户给他成长的批判、滋养,以及观点的支持和反对,也让创作者不断地可以进一步思考。

深度的内容生产,是创作者和创作者的读者群一起切磋讨论,相互见证的过程。

权力的流动,是创作者要收获影响力滋养私我,也要下方倾听臣服读者的诉求和批判,让自己进一步地和读者群共同成长。

这是一段旅程,不断出发、不断结束、不断和不同的读者群相遇。

就像我的文字,小红书和公众号的很多人都说看不懂,但有很多人又会觉得,巨大的能量释放。

读我的文章,就像在听人口喷,这是差异。


五、

我现在最大的不爽就是。

我似乎不太能自洽地接受,在简中世界中的「自由表达」的状态。

我还在沉迷于思考和追逐一种「绝对的自由」,一种我想说啥就说啥的自由。

可是世界不是这样的运行的,这不是中国大陆互联网如此, 大概全世界都如此。

因为人是观点的暴君,而持有大量影响力的人,就是一定要受约束、被监督的暴君中的大暴君。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