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下注的快感
盘面变换莫测,突发事件也挺多,偶尔提醒,助你抓住大涨,躲过大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生态梦网  ·  开门红!国内行业领军企业落户滨海新区 ·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 天前  
天津市文化和旅游局  ·  早安·天津 ·  2 天前  
生态梦网  ·  太火爆!生态城勇夺全市热门景区前两名 ·  3 天前  
中核集团  ·  今日开工,DeepSeek对核工业人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下注的快感

1929年大萧条后,美国人的生活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下注的快感  · 公众号  ·  · 2020-03-19 15:16

正文

接下来,我想要开启一个新系列。


这个系列不讲经济大萧条的历史片段,而是想讲一下,在经济萧条下的社会是什么样的?


什么东西在涨?什么东西在跌?人们的生活是什么样的?



……



先来看看1929年的美国社会。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是20世纪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广、强度最大的经济衰退。

在此之前,美国的经济形势是一片繁荣:


房地产业增长迅速

股票市场水涨船高

工业生产指数8年翻倍

炫耀性消费成为时代潮流


那时候美国人民的日子是美得很啊。

但是按照经济周期的套路,虚假繁荣的背后就是泡沫。




1929年10月24日,美股开盘就损失了11%的价值,速度之快,连股票行情自动显示器都跟不上了。

接下来,10月28日,道指日跌幅13%,

10月29日,道指再跌230.07点,成为了纽交所历史上最黑暗的一天。
总之这一周,天天都疯狂暴跌,天天都是新纪录。

那首歌怎么唱的来着?


随着美股暴跌,紧接着到来的就是为期10年的大萧条。


1、大萧条之后,就业怎么样?
在当时,有1万多家银行倒闭,8万多家企业破产,1400多万工人失业,200万人在街上流浪。
根据1932年的统计,当时的美国有3400万人没有任何收入,接近总人口的30%,而且还没加上1100万的农民。
4个正当年的劳动力中,就有一个无业游民。

如果一个职业介绍所招聘100人,很可能就有5000人来请求一份工作。
那时候,教授、工程师和银行家在水库挖土都不奇怪,因为他们已经是幸运的了。
甚至有人因为找不到工作去森林里防火——只为了有人能雇佣他做救火员。


人们找不到工作,生产力也直线下降。到1933年底,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连1929年的1/3都没有了。

很多人不得不靠乞讨和领救济餐生活。
在当时,纽约最流行的一首歌是:“梅隆拉汽笛,胡佛敲大钟。华尔街发信号,美国下地狱。”
2、收入变化有多大?
没工作当然是最惨的,但有工作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当时《时代周刊》有一句话:“美国工人的工资已经压低到中国苦力的水平了”。

也不算黑我们中国了,大萧条之前的美国,每5个人就拥有1辆汽车,中产们的家里不是买了新楼、就是捏着股票。
但到了大萧条时期,工人的工资越来越少。
在俄勒冈州,伐木工的工资每小时一毛钱;

在康涅狄格州,服装厂的工人每周工资只有六毛钱;

在芝加哥,一半以上的老师领的是政府白条,靠借高利贷维持生活。
即使如此,还是避免不了被解雇的风险,很多工厂以90%的比例裁员,留下的则下调20%的工资。
到了1931年,工人们的工资只有5年前的一半了,而美国所有农场的总收入只剩3年前的1/3了。


这种变化之下,美国的贫富差距也创下了历史新高,在当时, 10%的“上层阶级”拥有美国总收入的45%和总财富的85%。
据说,当时苏联驻美国的机构,每天都能收到几百份想要移民苏联的申请。
3、物价涨了还是跌了?
大萧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购买力赶不上生产力,说白了就是“供大于求”,带来了严重的 通货紧缩
这一点在物价上表现得特别明显:
小麦——二角五分/蒲式耳
玉米——七分/蒲式耳
燕麦——一角/蒲式耳
棉花——五分/磅
糖——三分/磅
肉——二分半/磅
200个苹果——四角/磅
鸡蛋——两角/打
这是什么概念?
你用一卡车的燕麦,也换不来一双4块钱的名牌皮鞋;

一只羊只能卖出1块钱,但送到市场的运费就要1元1角钱。
当时的资本家和农场主,宁愿把牛奶倒进密西西比河,用小麦和玉米做燃料,赊账买子弹把牲畜都杀死,也不愿把它们卖出去了。


这一时期,美国的商品批发价格下跌了近三分之一,商品贸易下降了三分之二以上。
4、投资品怎么样呢?
惨烈。
股票和债券的发行额在1929年崩盘之前有100亿美元,到了1932年,就剩10亿了。
道琼斯指数的30多种工业股票,从平均每股365元跌到了不到65元;
20种公共事业股票,从平均每股142元跌到了28元;
20种铁路股票,也从每股180元跌到了28元。

当时股神巴菲特的爸爸,是一名股票交易员,他的生活一下子被打破,业务和薪水都少了很多。

巴菲特正是在这个时候出生的。
1930年,股市曾有小幅回升,但在最好的时候,也比1929年9月低了30%。
与此同时,产业投资锐减,工业产值下降46%;

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对外贸易缩水了70%。


而此前有避险功能的美国国债,也被大幅抛售,因为投资者担心,美国根本没有能力偿还债务。
在这种状态下,人们不再迷信其他投资方式,开始重新爱上了贵金属。
大萧条时期,黄金从每盎司20.67美元飙升至35 美元,直到罗斯福上台,宣布人民持有金币不再合法,才把金价停在了1盎司35美元。
5、内个,政府干吗去了?
政府:不是政府不管饭,政府自己也破产。


大萧条之后,美国各州预算都呈赤字状态,而且在奉行自由经济的美国,向来是富贵贫穷各凭本事,要想领到救济金,先扪心自问:
-我家产变卖光了吗?
-我保险取消了吗?
-我亲戚也都破产了吗?
-我结婚了而且还有嗷嗷待哺的孩子吗?
如果以上问题答案都为“是”,再去碰碰运气吧。
就这样,当时的总统胡佛居然还说:“流浪汉比过去吃的都好了”。
我琢磨着,可能是中产阶级们都变成流浪汉了?至于真正的流浪汉,恐怕都生死未卜了。


当时中产们的“反差萌”是这样的:
比如穿着两百美元一套的西装在街上卖苹果,比如开着凯迪拉克去看免费诊所,比如白天夹着公文包出门,晚上换套衣服去挨家挨户讨饭……
6、日常的生活状态呢?
大萧条时期,人们被“逼”出来的生活智慧,听起来都颇为心酸:
男人刮胡子的刀片要用到磨烂为止,抽烟只抽一毛钱一包的,要不就自己动手卷纸烟;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