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知产财经
传递最新知产财经资讯,提供最专业知产财经评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51好读  ›  专栏  ›  知产财经

李扬:联网功能在我国汽车市场的应用及其价值

知产财经  · 公众号  ·  · 2025-03-04 08:30

正文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联网功能在我国汽车市场的应用

及其价值

李扬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教授

随着智能网联汽车的快速发展,车辆中的蜂窝连接[1]功能已成为现代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消费者还是汽车制造商,都从这一技术中获得了显著的价值。特别是在我国,联网功能的应用和普及速度远超全球其他地区。然而,有观点认为,联网功能为我国车企和消费者创造的价值远低于欧美日车企和消费者,并以此为由,主张我国车企仅应支付远低于外国车企在相似情形下支付的标准必要专利使用费。这种观点、态度与许多著名研究机构的调研数据和市场状况并不相符,值得商榷。


一、联网功能在我国市场的广泛应用

我国消费者对联网功能高度评价。 McKinsey 2024年1月公布的研究表明,我国消费者对车辆中的联网功能给予了高度评价。我国55%的消费者愿意为了更好的网络连接性而更换汽车品牌[2]。PWC 2023年的研究显示,我国消费者对车辆联网功能中的导航功能、安全功能和按需汽车功能的评价极高,分别有93%、96%和92%的消费者认为这些功能重要[3]。此外,我国消费者对蜂窝联网功能的支付意愿(WTP)较高。McKinsey 2023年的研究显示,我国消费者对车辆中联网功能的平均支付意愿在1500-1700元人民币之间[4]。Deloitte 2020年的研究表明,约25%的我国消费者愿意为每个联网功能支付超过5000元人民币,约65%的消费者愿意支付最高5000元人民币[5]。

我国车企对联网功能高度重视。 KPMG 2023年的研究显示,81%的我国汽车高管认为车辆维护联网功能对消费者“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74%的我国汽车高管认为车载娱乐/个人联网功能对消费者“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6]。我国车企不仅基于网络连接在车辆中广泛部署联网功能,还通过OTA(空中更新)技术实现了软件销售的新商业模式。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CAICV)2023年的报告指出,通过OTA技术实现的软件销售已成为汽车制造商的新收入来源,预计软件服务的收入和利润将继续增长[7]。

联网功能在我国市场已经得到广泛应用。 根据IMT-2020(5G)报告,我国大多数新车都是联网车辆。2022年,我国销售并投保了1340万辆预装联网功能的乘用车,预装率为67%[8]。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CAICT)的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联网车辆数量超过1.8亿辆,约占所有车辆的58%[9]。这些数据表明,联网功能在我国市场的普及率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


二、联网功能为我国车企和消费者创造的价值

研究表明,联网功能不仅在我国汽车市场得到了广泛应用,而且为我国车企和消费者创造了实实在在的价值。

极大提升了消费者体验。 联网功能为消费者提供了多种便利和增值服务。首先,导航功能、安全功能和按需汽车功能极大地提升了驾驶体验。例如,实时导航和交通信息可以帮助驾驶员选择最佳路线,减少拥堵时间,节省消费者成本;远程监控和诊断功能则可以帮助消费者及时发现车辆问题,避免潜在的安全隐患和交通事故,确保人身财产安全。其次,车载娱乐系统也为消费者提供了丰富的娱乐选择。通过联网功能,消费者可以在车内享受音乐、视频、游戏等多种娱乐内容,极大地提升了驾驶的舒适性和乐趣。

为车企创造新的收入来源。 联网功能不仅提升了消费者的体验,还为车企创造了新的收入来源。通过OTA技术,车企可以远程更新车辆的软件系统,提供新的功能和服务。这种模式不仅降低了车企的维护成本,还为其带来了持续的软件销售收入。此外,联网功能还为车企提供了数据分析和用户行为洞察的机会。通过分析消费者的使用数据,车企可以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优化产品设计,提升市场竞争力。

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联网功能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根据Global Market Insights 2024年的研究,全球C-V2X(蜂窝车联网)市场在2018年至2023年间从4.13亿美元增长至9.37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接近20%。预计2023年至2032年间,市场将更快增长[10]。我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联网功能的普及将进一步推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发展。


三、联网功能为我国车企和消费者创造的价值是否低于国外车企和消费者

研究表明,联网功能为我国车企和消费者创造的价值并不低于国外车企和消费者。

我国消费者对联网功能的支付意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我国消费者平均愿意为单个连接功能支付¥1500-1700(约$209-$237)(McKinsey,2023)[11]。25%的受访者愿意为每个功能支付超过¥5000($697),而65%的受访者愿意支付最高¥5000(Deloitte,2020)[12]。PwC 2023年的调查显示,与德国和美国消费者每月愿意支付的€20(约$22)中位数相比,中国消费者愿意每月支付更高的价格以获取全套联网功能,中位数约€40(约$44)[13]。可见,我国消费者不仅愿意为联网功能支付较高的费用,而且愿意为联网功能支付的金额也高于全球平均水平。这表明,我国消费者对联网功能的价值感知更高。

我国车企对联网功能的重视程度与全球车企相当。 如上所述,KPMG 2023年的研究显示,我国汽车制造商对联网功能的重视程度与全球车企相当。81%的我国汽车高管认为车辆维护联网功能对消费者“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74%的我国汽车高管认为车载娱乐/个人联网功能对消费者“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14]。相较而言,受访的全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汽车高管中,73%的高管认为车辆维护联网功能对消费者“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60%的高管认为车载娱乐/个人联网功能对消费者“极其重要”或“非常重要”[15]。可见,我国车企与全球车企一样,均高度重视联网功能的价值。

我国市场的联网功能普及率与发达国家相当。 根据IMT-2020(5G)报告,我国大多数新车都是联网车辆,2022年预装联网功能的乘用车比例达到67%[16]。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发布的数据,2024年在中国大陆销售的汽车中约85.5%具有联网功能,同年美国销售的汽车中这一比例是88.8%[17]。这表明,联网功能在我国市场的普及率和应用深度和发达国家不相上下。

总之,数据是最权威的说话者。McKinsey等知名第三方机构的调研数据表明,无论是从汽车制造商的角度还是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联网功能都具有重要价值。就地域因素而言,数据显示联网功能对我国车企和消费者的价值并不亚于、甚至高于其对于美国、欧洲、日本等世界其他地区车企和消费者的价值。


注释

[1] 本文中的“网络连接”和“联网功能”均特指基于蜂窝的网络连接。

[2] McKinsey, “Car connectivity: What consumers want and are willing to pay”, 2024, 第5页, 见: https://www.mckinsey.com/industries/automotive-and-assembly/our-insights/car-connectivity-what-consumers-want-and-are-willing-to-pay。

[3] PwC, “Digital Auto Report 2023 (volume 1)”, 2023, 第6页, 见: https://www.pwccn.com/en/automotive/digital-automotive-report-2023-en-1.pdf。

[4] McKinsey, “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 2023, 第24页, 见: https://www.mckinsey.com.cn/wp-content/uploads/2022/12/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pdf。

[5] Deloitte, “智能网联时代车企如何打赢数字化之役”, 2022, 第7页, 见: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consumer-business/deloitte-cn-cb-get-win-in-the-battle-of-digitalization-for-automobile-industries-with-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s-zh-200622.pdf。

[6] KPMG, “24th Annual Global Automotive Executive Survey”, 2023, 见: https://experience.kpmg.com/24th-annual-global-automotive-executive-survey#subpage/4pqg7/overlay/159891367。

[7] 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 (CAICV), “智能网联汽车远程升级(OTA)发展现状及建议”, 2023, 第57页, 见: http://www.caicv.org.cn/upload/2023/12/20/17030440265439ifwd0.pdf。

[8] IMT-2020(5G) Group, “C-V2X与单车智能融合功能及应用白皮书”, 2023, 第5页, 见: https://file.imt2030.org.cn/f5g/f1/ba/96/f3/30/1e/34/42/86/cb/ee/1e/b3/3a/86/8f/10216913?response-content-disposition=inline%3Bfilename%3DC-V2X%25E4%25B8%258E%25E5%258D%2595%25E8%25BD%25A6%25E6%2599%25BA%25E8%2583%25BD%25E8%259E%258D%25E5%2590%2588%25E5%258A%259F%25E8%2583%25BD%25E5%258F%258A%25E5%25BA%2594%25E7%2594%25A8%25E7%2599%25BD%25E7%259A%25AE%25E4%25B9%25A6.pdf&response-content-type=application%2Fpdf&X-Amz-Algorithm=AWS4-HMAC-SHA256&X-Amz-Date=20250225T073158Z&X-Amz-SignedHeaders=host&X-Amz-Expires=3600&X-Amz-Credential=czvfLV653nz8LWMxeVYr%2F20250225%2F%2Fs3%2Faws4_request&X-Amz-Signature=2998c974f701faec4fb335d8e5e74ede7fc0f4ad742c162cdf0771410e8a202a。

[9] 中国通信院 (CAICT), “智能网联汽车应用服务市场研究报告”, 2023, 第13页, 见: http://www.caict.ac.cn/kxyj/qwfb/ztbg/202304/P020230421601499344793.pdf。

[10] Global Market Insights, “Cellular Vehicle-to-Everything (C-V2X) Market Report”, 2024, 见: https://www.gminsights.com/industry-analysis/cellular-vehicle-to-everything-c-v2x-market。

[11] McKinsey, “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 2023, 第24页, 见: https://www.mckinsey.com.cn/wp-content/uploads/2022/12/2023麦肯锡中国汽车消费者洞察.pdf。

[12] Deloitte,“智能网联时代车企如何打赢数字化之役”, 2022, 第7页, 见: https://www2.deloitte.com/content/dam/Deloitte/cn/Documents/consumer-business/deloitte-cn-cb-get-win-in-the-battle-of-digitalization-for-automobile-industries-with-intelligent-connected-vehicles-zh-200622.pdf。

[13] PwC, “Digital Auto Report 2023 (volume 1)”, 2023, 第9页, 见: https://www.pwccn.com/en/automotive/digital-automotive-report-2023-en-1.pdf。

[14] KPMG, “24th Annual Global Automotive Executive Survey”, 2023, 见: https://experience.kpmg.com/24th-annual-global-automotive-executive-survey#subpage/4pqg7/overlay/159891367。

[15] KPMG, “24th Annual Global Automotive Executive Survey”, 2023, 见: https://experience.kpmg.com/24th-annual-global-automotive-executive-survey#subpage/4pqg7/overlay/159891367。

[16] IMT-2020(5G) Group, “C-V2X与单车智能融合功能及应用白皮书”, 2023, 第5页, 见: https://file.imt2030.org.cn/f5g/f1/ba/96/f3/30/1e/34/42/86/cb/ee/1e/b3/3a/86/8f/10216913?response-content-disposition=inline%3Bfilename%3DC-V2X%25E4%25B8%258E%25E5%258D%2595%25E8%25BD%25A6%25E6%2599%25BA%25E8%2583%25BD%25E8%259E%258D%25E5%2590%2588%25E5%258A%259F%25E8%2583%25BD%25E5%258F%258A%25E5%25BA%2594%25E7%2594%25A8%25E7%2599%25BD%25E7%259A%25AE%25E4%25B9%25A6.pdf&response-content-type=application%2Fpdf&X-Amz-Algorithm=AWS4-HMAC-SHA256&X-Amz-Date=20250225T073158Z&X-Amz-SignedHeaders=host&X-Amz-Expires=3600&X-Amz-Credential=czvfLV653nz8LWMxeVYr%2F20250225%2F%2Fs3%2Faws4_request&X-Amz-Signature=2998c974f701faec4fb335d8e5e74ede7fc0f4ad742c162cdf0771410e8a202a。

[17] Counterpoint Research, “Connected Car Market Research”, 2024, 见:https://www.counterpointresearch.com/coverage/coverage-connected-car。



来源:李扬知产


(本文仅 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知产 财经立场,平台并不承诺对内容负责,如有相关疑问,请联系文章作者。)



查看更多精彩内容,请点击文末 阅读原文


浏览知产财经官网www.ipeconomy.cn




END



订阅我们,即可享受:

· 全年12个月网站会员;

· 知产财经独家报道、深度策划等全部原创文章免费阅读;

· 知产财经频道、知产财经系列分享会及线上研讨会视频全部免费观看。

在看 给小编加鸡腿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