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两年来,食用油OEM业务高速发展,既包括大量来自商超、电商等渠道商自有品牌的贴牌订单,也包括行业内各地区油企间的贴牌、代加工合作。
以往企业的全托管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现在更多企业选择监督型的合作方式,对OEM业务厂家的生产过程进行指导,做到质量可追溯。
目前国内大企业大品牌是如何挑选OEM工厂,又是如何监管的呢?一起来了解。
例如:根据分级表进行现场评审及试生产
。
《准入评估分级表》
点击放大查看
根据厂家提供的质检报告,筛选出合格厂家进行合作;
OEM工厂提供其自有生产工艺流程、原料供应商等生产资料给企业进行存档,并随时接受检查。
具有稳定的产品质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胜利,赢得口碑,也能够让消费者对品牌更加信任。
选出合格供方后,委托方向受托方派遣驻厂员,监督产品生产,通过对供应商的来料进货检验、生产制程检验以及成品出货检验,实时掌握供应商生产加工食用油的产品质量。
制定检测标准、设置产品合格率等考核指标,实施考核,对于不达标产品或者不合格采取的解决措施。
《质检合格标准表》
点击放大查看
物料采购、生产制造、品质检测仍由受托方实施,最终产品经过受托方的成品出货检验,合格后运送至委托方指定的成品仓库,再由委托方实施抽检合格后通过公司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
对于稳定合作的OEM厂家,制定达合格率标准合同条例,实行奖惩制度。
与经过考核的厂家进行长期合作时,定期进行考核,考核标准由委托方进行制定。
《考核指标标准表》
点击放大查看
例如:
随着经济的发展,OEM业务规模的发展,可选择的合作方式也应该随着改变,找出最合适企业的路,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本文选自《
食品安全导刊 |浅谈食品行业食用油OEM模式的管理》
作者:中粮东海粮油 于阿立 董华 陶海军 高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