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银行保险报
《中国银行保险报》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主管的唯一工作日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大模型还是小模型?AI部署的困境与突破 ... ·  17 小时前  
Web3天空之城  ·  【天空访谈·播客】AI, DeepSeek ... ·  昨天  
Web3天空之城  ·  【天空访谈·播客】AI, DeepSeek ... ·  昨天  
机器之心  ·  重磅发现!DeepSeek ... ·  2 天前  
黄建同学  ·  最近比较火🔥的Thinking ... ·  2 天前  
爱可可-爱生活  ·  【kg-gen:从任何文本中提取知识图谱的A ...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银行保险报

振消费稳地产 金融添足“助燃剂”

中国银行保险报  · 公众号  ·  · 2024-12-27 20:56

正文


“尔滨”冰雪旅游成为顶流、小小的“谷子经济”崭露头角、房地产市场“银十”首次超“金九”……这一幅幅消费图景折射出中国经济的“热辣滚烫”。


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的明年的九大重点任务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位。


如何化挑战为动力?如何进一步提振消费?在即将过去的2024年里,金融系统一直勇于创新,敢于担当,用实际行动写好这道“必答题”。



添足“助燃剂”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三驾马车”中,消费是明年的重要政策抓手。2024年以来,消费在重要会议通稿中的位置有所前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扩大国内需求放在科技创新之前,其中提振消费放在提高投资之前,体现国家层面对消费需求的重视。


回望2024年,提振消费已然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着力的核心要点之一。


基于此,我国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促消费政策,特别是今年一系列扩内需、促消费政策进一步落地显效,居民消费需求持续释放。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月—11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4.27万亿元,同比增长3.5%。


成绩的背后,不乏金融力量的助推。在金融监管总局的引导下,各地持续推进消费领域特色金融产品和服务供给,加强信贷支持力度,以金融之力推动释放消费潜能。以重庆为例,今年以来,重庆金融监管局加强协同联动,推出金融助力提振消费一揽子措施,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大金融支持力度,提升消费结构,培育新型消费业态,有效释放消费需求,助力重庆加快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数据显示,截至三季度末,该市银行业金融机构消费贷款余额达6285.43亿元,同比增长21%,为消费者直接减费让利超过12亿元,拉动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8%,超出全国平均水平0.5个百分点。


促消费升温的过程中,小小银行卡发挥了大作用。据中国银行业协会近日发布的《中国银行卡产业发展蓝皮书(2024)》,截至2023年末,银行卡总发卡量为95.6亿张,同比增长2.8%;全年实现银行卡交易5310.9亿笔,同比增长17.5%,实现交易金额1073.9万亿元,同比增长3%。



助力房地产企稳向好


长城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汪毅日前表示,在促消费领域,房地产市场的企稳回升可能作用更大一些。


房地产是消费的重要内容,也是消费的载体和驱动力。从产业链的角度来看,房地产涉及建筑、家具、家电、装修材料等多个行业,其稳定发展能有效带动上下游产业的增长。此外,房地产也是居民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房价稳定能增强居民的财产安全感,进而提升消费意愿。


为更加精准支持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今年以来,住房城乡建设部、金融监管总局指导各地建立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支持合规房地产项目进入“白名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力度。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强调“加大‘白名单’项目贷款投放力度”后,两部门联合召开全国保交房工作推进视频会议,提出进一步推动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扩大“白名单”覆盖范围。


据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负责人付凌晖介绍,PMI调查显示,11月房地产业市场预期指数比上月回升1.1个百分点。对房地产市场从业机构的调查显示,11月,70个大中城市部分房地产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中,预期未来半年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销售价格保持稳定或上涨的受访从业人员占比分别为68.5%和57.1%,表明市场机构预期趋稳。


展望房地产市场的202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冲击。会议确定,“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


上海易居房地产研究院副院长严跃进认为,此次房地产相关工作,被纳入“有效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的范畴。这充分说明在防风险和促稳定方面,房地产相关工作具有重要性、迫切性和历史使命性。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2025年,以下调居民房贷利率、增加房企信贷投放、加快推进货币化安置方式实施城中村改造和专项债资金收购保障房为代表,供需两端的房地产支持政策还有进一步加码空间,其中的关键是把计入物价因素后仍然偏高的实际居民房贷利率降下来。



做大总量更要提高质量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