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您关注中国教育报官方微信!如果您尚未关注,请点击标题下方的“中国教育报”关注我们
亲爱的老师们,当初是什么吸引你走进教师队伍?是什么力量支撑您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也许这些理由已经逐渐在您脑海中淡化,但是近来中教君的耳旁有个声音逐渐清晰,它说——我也想当老师!
722个岗位,万余人竞相报名,录取比例1:14——这是近日南京市四城区和直属学校中小学及学前教育新老师招聘情况。报名首日,三千多名应征者早早地在报名点门口等待,人群排满了整条巷子,长度超过一百米。一些报名者甚至凌晨两点多就来排队了!
看到这则新闻,身为教师的您是不是惊得赶紧抱紧了怀里的这个“饭碗”?
是呀,虽然当上老师并不意味着捧上了“金饭碗”“银饭碗”,甚至在教师资格终身制被打破后连“铁饭碗”都没了,但是做老师的都明白,这碗饭还是独具滋味的,做老师的吸引力是不是来源于此呢?
中教君确实听不少老师抱怨过工作多、收入低、压力大、常加班的职业困境。不过每年求职者应聘各类教师的热情依然高涨,原因何在?在不同人眼中,教师这个职业吸引他的地方也不尽相同,有些人思考的是很实际的生活问题,有些人却是为了实现理想和价值。不过,不管出发点是什么,最后都殊途同归,选择了教师。
在男老师越来越少,教师男女比例日渐失调的背景下,学校对男老师的需求愈加增多,也更加重视男老师的培养。能够受到学校重视,使得不少师范校男同学选择从教。
拿此次南京市的教师招聘来说,有些应聘的男学生就是抱着“我有优势”的心态来的。
南京晓庄学院的车同学学的是小学教育语文,这个专业两个班100个学生中,只有8个男生,车同学就是这八分之一。
有过一段实习经历的车同学认为,目前男生在老师招聘中有一定的优势:“我们实习的时候就发现,孩子们其实非常喜欢男老师,而且,男老师上课虽然可能不如女老师感情充沛,但比较理性,会有一些思辨的思维。”车同学认为,虽然不论男女,在笔试环节是一视同仁的,但进入面试环节,同等条件下男生可能会有一些优势。
6年前,当同学们为报考哪个专业而发愁时,武博文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学科教育(音乐)专业。经过内蒙古师范大学的6年学习,他更加坚定了最初的选择。
实习期间,每周16节课的工作量,在他看来却是享受。在他的影响下,调皮学生的学习态度发生了很大转变,“这是从未有过的成就感。”
看着学生从什么都不会不懂的懵懂少年,在自己的教育下成长成学会很多东西的有志青年,看着自己教出一个又一个优秀的学生,这个过程会让老师有很大的幸福感和成就感,而这种感觉是其他职业无法体会到的,也是吸引那些选择老师这个职业的人们的很大的动力。
学生上课,老师上班;学生放假,老师也跟着休息,老师可以在这些寒暑假里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而且老师每天给学生上课的时间也都是固定的,中午还有午休,生活上十分规律,这样规律的作息也是教师职业吸引人的原因之一。除此之外,当老师还能解决不少麻烦事,比如住房、医保,以及未来子女的入学等基本福利保障。
拥有教师证的老师,在很多景点都能享受程度不等的优惠。甚至在春运高峰,即便飞机票比较紧张的情况下,还是有不少航空公司愿意为教师这一特殊群体推出优惠座位。
其实这些所谓的小“优惠”并不能带来多少经济利益,社会以此向教师职业表达的这份认同才是最宝贵的。正如一个小伙子介绍自己是军人时总会昂首挺胸,能亮出一张教师证对很多人而言是件脸上增光的事。
当然,并不是所有人在择业时都把教师看成“香饽饽”。
年初,杭州市几所学校的校长急得可是直挠头。原来持续近一个月的教师招聘竟出现了很多招聘岗位报名人数很少的情况,甚至有的知名小学也招不到合适的老师!
一位九年一贯制学校的办公室主任说:“今年招聘,第一次感觉到明显冷场,最明显的是发现本科生少了,前期,校长跑了不少招聘会,来交简历的学生也很多,但最后报名的人却这么少!”
是师范生少了吗?
教育部九月份公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普通院校师范类毕业生总计70万人,其中本科51万人、专科19万人;在校生279万人,其中本科221万人、专科58万人。
70万的师范类毕业生都是未来教师的后备军,可学校依然出现招不到合适老师的状况,为什么教师行业无法吸引这些毕业生?
合格教师难招的原因之一是实打实的“臣妾做不到啊”。
2015年起,我国全面推行教师资格全国统考改革,改革后不再有师范生和非师范生的区别,想要做教师都必须参加统一考试,方可申请教师资格证。教师资格终身制也被打破,实行定期注册制度,每五年注册一次,定期注册不合格或无故逾期不申请定期注册的人员,不得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想当老师不容易!应聘时混进队伍,上岗后混吃混喝更不容易了!
从考资格证开始,考试内容增加、难度加大,当教师的难度就比以前大,当上了教师之后,还有五年一注册的要求,不少老师感叹,当老师真是比从前难多啊!有些人看了看当老师要翻过这些“大山”,索性双手一摊不干了。
本科师范毕业生不做老师还有一个总要的原因,就是毕业后可供选择的道路真是太多了:直接就业,去学校做老师或是去做别的职业积累社会经验;可以继续考研深造,提高自身素养;可以出国留学,增加自己的阅历;还可以去自主创业,有实力的甚至可以建立教育机构……
社会的多元化发展、人们就业的选择越来越多,这些选项给学生们带来了观念的转变,毕业的大学生们不再执念留在城市,也不会因为自己读了师范专业将来找工作就非教师岗位不选。
这样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任教这一条路子对学生的吸引力。
即便同样是做教师的,在不同区域,在城乡之间,老师们的收入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对比各行各业的收入来说,教师也确实不是最“捞金”的职业。而一部分人在择业时,最先考虑的恰恰就是收入这个因素。
一位有十几年教龄的老教师说:“入职之后,工资会逐年有所增加,既有每年的调资,又随职称变化而有所提高。但总体来说,收入是稳定的,不会有大幅提升。饿不死,也发不了财,就是这样。”
杭州某城区教育局人事科负责人说:“自从2009年实行绩效工资后,在职教师几乎没有涨工资。现在来应聘的基本都是90后,现场招聘时可能不好意思问收入,可是电话咨询的,基本都会问到这个问题,工资收入是一个他们需要考量的比较现实的问题。”
教师的工作和收入虽然都很稳定,但对于现在大部分来应聘的90后来说,更加实际的工资的多少、待遇的好坏,多半是他们选择工作的重点,所以不论哪个职业,待遇不够优厚自然有损职业吸引力。
有些学校,尤其是偏远乡镇学校艰苦的教学环境也是不少人放弃任教的重要原因。
新招考的教师大部分被分到乡镇边远学校。这些基层学校工作条件艰苦、生活不方便,再加上对城市工作环境的向往,使得年轻教师想尽各种办法逃离乡镇边远学校。
以山东省东阿县为例,某学期伊始,就有19位年轻教师通过各级公务员或事业单位考试离开教师岗位。
网友心静如水也表示,在农村学校一个老师教几门课程,累不说,关键是有的课该配置老师却是没有,让我教语文,品德,写字,音乐,书法,美术,体育,英语,很多老师无法承受这样的工作压力,所以老师流动性大……
虽然教师的职业准入标准越来越高了,虽然一些老师选择离开自己奋斗多年的教学岗位,但在祖国各地,无论是一线城市的知名学校,还是贫穷偏僻的乡村学校,很多老师依然深深热爱着自己的岗位,坚守着自己从做老师那天起对教育许下的承诺,从未放弃。
中教君甚至在思考,究竟是人民教师这个职业深深吸引着他们,还是伟大的他们为教师这个职业做了最深的注释!
刘占虎是河北省保定市满城区刘家台乡黄龙寺村的黄龙寺学校的一名乡村教师。43年前,刚高中毕业的刘占虎第一次站上三尺讲台,那时的他没有想过,接下来的43年他将会在这三尺讲台上度过。
以前热热闹闹的学校,现在却只剩下今年上二年级的8岁的刘军豪。他是刘占虎现在唯一的学生。刘军豪患有先天性耳疾,母亲有精神疾病,生父过世后母亲便带着他改嫁到黄龙寺村。贫困且特殊的家庭环境使得刘军豪多次辍学,刘占虎了解情况后,便答应家长每天接送孩子上下学。
刘占虎曾经有机会选择,也有机会离开,但最后刘占虎还是选择了留下,更庆幸的是他从来没有后悔过。
明年,年近60岁的刘占虎就要退休了,但谈及退休后的打算时,刘占虎说,“如果村里还需要我,我还愿意留下来继续带学生。”
“我最大的心愿就是教好学生,做好老师。大山养育了我,既然我生在这里,就让我继续这样生活着吧!”刘占虎说。
章竹君今年79岁,1959年毕业于西北大学,1979年进入陕西师范大学,已经站在讲台57年。他是最早在我国开展化学发光分析的学者,被称为“分析化学第一人”。而现在,他还带着八门课程。
有一次,章竹君老师由于痛风引发腿疼,每走一步都十分吃力。到了上课时间,在助理搀扶下,章竹君一步一步走进教室,站在讲台一刹那,底下的学生一片安静。讲课近三个小时,章竹君全场站立,甚至没有坐下歇一会儿,只是中途不停地喝水。这一堂课,白发苍苍的章竹君老师忍着腿痛认真授课,台下的同学感动中仔细聆听。有人建议老师坐一会,章竹君说道:“坐着讲课,这是对学生的不尊重。”
章竹君曾拒绝过仕途机会,因为他只想安静地教好自己的学生,做好自己的研究,他说,“我这辈子就爱两件事,教书和搞研究。”
“教育没有急功近利的浮躁气息,没有一曝十寒的投机取巧,教师需要有一份时刻坚守的平常心,同时在坚守中不断创新。我理想中的教育是终生教育,让学生在自由的状态中学习,培养终生学习的愿望和兴趣,让教育更有创造力。”徐州三十一中的刘老师用一段质朴的话语,道出了三十五年的从教感悟。
55岁的刘老师是一名英语教师,他先后做了16年的班主任、12年教科室主任、4年督导室主任、2年的教研组长和年级主任,还兼任了多年的备课组长,自始至终他都坚守在一线教学岗位上。
刘老师平常总是乐呵呵的,但是在教学上很是严肃和认真。从第一节课开始,每一节课刘老师都认真准备,一点儿也不马虎和对付。
随着教育信息化走进学校,现在学校英语教学大多使用电子教案。本可以使用通用的电子教案,但刘老师每次都会根据不同教学目标、学生实际情况去修改,让每一堂课都有新亮点,新内容,充分调动孩子的积极性。
这些坚持和认真的背后,是刘老师的一份责任坚守和难以撼动的坚定心志。
实习编辑 | 崔丹蕊
责任编辑 | 齐晓君
参考文章:
中国教育报《留守老教师刘占虎的43年深山坚守》
扬子晚报《超万人抢南京722个教师饭碗 凌晨两点多排队报名》
教育考试网《杭州:教师辞职率涨2倍?名校都招不到新老师》
陕西师范大学《快80岁还坚持站在讲台给学生上课的“章爷爷”感动广大网友》
青岛新闻网《有教师资格证才有的福利:贷款10万月还仅324元》
中国新闻网《从教三十五年英语老教师:拥抱新技术 淘汰旧思维》
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不错的话,就给小编点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