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是由国务院批准,中国文化部主办,上海市人民政府承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国际艺术节。作为艺术节支柱性品牌活动,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是目前中国最具有国际性、演艺界层次最高、最注重成效的国际性交易会。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科技每日推送  ·  春晚同款机器人,售价仅65万元秒售罄!但充电 ... ·  2 天前  
新浪科技  ·  【#36款中国App重返印度#,印媒:这表明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主旨论坛诠释“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交易会  · 公众号  ·  · 2019-10-18 23:38

正文

10月18日, 第二十一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论坛 在静安洲际酒店大宴会厅圆满举行。本届艺术节主旨论坛以 “七十年追梦,新时代艺术” 为主题,出席论坛的嘉宾包括来自国内外众多的艺术家、学者以及文化界的专业人士,政府文化主管部门官员,以及上海市属文艺院团的代表。

本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恰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近年来,全球政治和经济格局愈加复杂多变,但各国艺术家对真善美的追求与互相间的交流合作,犹如彩带穿越时空,时时交织,常青而常新,展现了人类对于美和艺术的共同追求。

主旨论坛致力于 探讨新时代世界大变局下的艺术纽带作用,聚焦世界文明交流互鉴,鼓励文化多样性,寻求实现多元文化和谐一体的文化格局,以上海为支点,促进中国乃至国际艺术文化活动的升级发展。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组委会副秘书长,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 杭春芳女士 为主旨论坛致辞,她为大家介绍了本次艺术节及论坛、交易会的内容与规模,并邀请艺术节的旧交新知在论坛上集思广益,建言献策,共同展望全球视野下新时代艺术的未来。


在主旨演讲环节,来自国内外的四位主旨演讲人从不同角度畅谈新时代不同空间内的艺术场所、艺术形式、艺术机构面临的新的机会和挑战。


北京市文联主席、国家大剧院首任院长 陈平先生 是本届艺术节主旨演讲的第一位嘉宾。陈平先生据古论今,从古希腊时期初生的剧院谈到中国剧场的发展现状,他对中国剧院此刻向全覆盖、大体量、多功能、专业化四面迈进的概括,为剧院发展描绘了新时代的可能性。当今,中国剧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如何不惧挑战、把握机遇,陈平先生立足实际、乐观展望,给出了丰富有见地的意见。


著名作曲家、指挥家 谭盾先生 以“什么是九”为主题,以与贝多芬的结缘与技术改造为线索,展开对“时代的艺术家是什么”、“时代的艺术是什么”的思考。谭盾先生还提及了对未来声音博物馆的想象,在这个追求速度的世代,传统的消亡是快速的,艺术家的价值便在于维护永恒、创造永恒,搭建互动中不可或缺的桥梁。


2019年恰逢中俄建交70周年, 瓦莱里•沙德林先生 作为契诃夫国际戏剧节总监、ICTA国际戏剧协会联盟主席,通过细数中国众剧目在俄罗斯的演出,回顾了中国戏剧在契科夫戏剧节展演的深远历史,指出现今中俄戏剧合作交流有着多样化、频繁化的趋势。沙德林先生认为,新时代中国戏剧的机遇与潜力无穷,他对中俄未来紧密的戏剧合作充满希望和信心。


欧洲艺术节联盟主席 扬•布里耶斯先生 讲述了欧洲艺术节联盟的成功经验。欧洲艺术节联盟以打造各艺术节的归属感为目标,本着艺术无国界的宗旨,寻求全球对话。并且,联盟在开办工作坊和培训班的实践下,打造出互动交流的场所——艺术节学院。最后,布里耶斯先生诚邀大家共同建设艺术节学院线上平台,进一步开拓艺术节学院的交流密度。


随后,伊斯坦布尔文化艺术基金会总监古根·塔那先生,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国际节目副总裁艾丽西亚·亚当斯女士,香港艺术节行政总监、ISPA国际演艺协会董事局主席何嘉坤女士,以及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女士四位嘉宾围绕“世界大变局,艺术结纽带” 这一核心议题,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讨论。


在讨论中, 古根·塔那先生 以IKSV伊斯坦布尔艺术节的多元文化性和国际性为例,说明了艺术节在文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艺术是沟通不同文化的桥梁,也是促进相互理解的语言。


艾丽西亚·亚当斯女士 介绍了多年来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在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的经验,亚当斯女士表示,政治因素不会影响她做出有关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展演艺术家的任何决定,无论何时,艺术都应该保持稳定的内在价值观,连系并团结整个世界。


何嘉坤女士 讲述了香港艺术节与内地艺术界的亲密合作和国际演艺协会多元的核心价值观。她通过一幅书法作品,阐述了拥抱多元文化、交融发展的艺术理念。


在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40周年之际,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