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的研究提示,这套切换机制可能藏在一个叫脑桥被盖区(pontine tegmentum )的脑区。而近日,日本理化学研究所的丝原重美(Shigeyoshi Itohara)团队成功在这个区域发现了能够将小鼠“踢出”快速动眼睡眠的神经元。论文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研究者将目光锁定在了一种会表达Atoh1基因的神经元上,认为这种神经元可能具有影响REM睡眠的作用。为了更好地研究它,他们在这类神经元上装了个“开关”,通过添加适当的药物,他们能够向控制电灯一样精确地激活或抑制这些神经元。
小鼠:你们人类啊......自己睡不好就来折腾我! 图片来源:电影截图
他们发现,当“开关”打开的时候,这类特别的神经元受到激活,小鼠REM睡眠的时间减少了;反之,抑制这些神经元时,REM睡眠时间则相应延长。沿着这条线索向下追踪,研究者又利用这些“开关”在中脑深核区找到了有类似功能的神经元。尽管还不清楚它们具体的工作机制,但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到底是脑子的哪一部分在负责把我们踢出美好的梦境了。在找到了这些神经元后,研究人员尝试改变小鼠的睡眠周期。令人惊讶的是,他们分别人为缩短和延长了小鼠的REM睡眠时间,NREM睡眠也随之缩短和延长了。这提示NREM睡眠可能受到REM睡眠的调控。这也是人们首次发现睡眠周期中不同时相之间的具体关系。这些一个接一个的“第一次”,也许能在未来的某一时刻,帮助人类享受一个更为香甜的懒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