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有个帖子非常热门,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和反思。
事情是这样的,重庆有个爸爸,在网上发帖吐槽亲女儿。
一开始大家还以为他是在凡尔赛,这个女孩从小优秀,长得好,成绩优秀,学习上也从来不用父母操心。不仅作文得过大奖,对漫画和象棋也很擅长。
没想到画风一转,说:“这个女儿,我跟她斗都吃力!”
不仅房子弄的又脏又乱,像个垃圾场,整个人邋遢到不行。也不和父母有其他沟通,除了要钱外,就好像家里没这个人一样。
看到这,网友们都倒吸了一口冷气,没想到还有更夸张的,不坐地铁,只打车,出门就戴上耳机,不吃家里的饭,只点外卖,一回家就躲进自己的房间里面不出来,而且完全无法正常沟通。
这个爸爸也是实在忍受不了,声称愿意倒贴20万嫁妆,谁家能看上就领走。
可惜网友们也不买账,毕竟就算再优秀,这样的生活习惯也没人能忍受。
这样的孩子的确会令父母破防,不过,孩子养成这样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情,也是长期形成的。
其实说到“懒”,瑜伽君就有话说了,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很多孩子从小到大就没怎么干过家务,甚至连房间都是父母收拾的,那长大上大学后又怎么可能忽然自己就会收拾整理了呢?
干家务也是要从小培养的。学会照顾自己,永远是第一位的。
很多家长都乐意从小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特别是对于钢琴和其他乐器,问就是说希望孩子在以后的人生里,钢琴能让孩子缓解压力,愉悦身心。
这么说本也没什么,但是生存问题永远都排在第一,适当的学习做家务是第一位的。
而父母们往往爱说一句话:你好好学习就行了,其他你不用你操心。
而娃们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会以为家务和他们无关。
家长们既希望在学习期间孩子一心一意学习,又希望在长大后能主动积极干家务,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嫌弃娃不收拾房间,杂乱,嫌弃娃不懂父母辛苦,但是如果娃从小就只有学习一件事,其他的他都没有机会去体验,去感受,那他又怎么能忽然就会这样呢?
很多家里生活条件好的孩子,是不太懂生活的艰辛的,他肯定也无法体会到大人平日的辛苦。
孩子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和价值观,也需要父母从小去引导和培养,毕竟这些能力并不是与生俱来的。
多让孩子去经历,去动手总没错。避免高分低能的现象。
而且如果一个人平日里身体动的少,头脑动的多,那么身心也会失衡的
。
大家都知道瑜伽里讲究
均衡,平衡,但是什么是失衡呢?身心失衡会造成什么现象呢?
这种身心分离现象其实很普遍,身体和心是分离的,我们的心失去了和身体的连接,我们的头脑很发达,每天都在高速运转,但是身体和内心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关照,久而久之,身心失调,人的身心健康出现问题。
"抑郁"和"焦虑"逐渐成为我们的常用词汇,其实这真的应该引起我们的自省和觉察。而且身心分离,不仅造成心理问题,生理也同样会出问题,
比如一些肿瘤,高血压等,这些也与长期的生活习惯,身心失调有关系,内在心理和和精神问题也会借由身体显现出来。
从瑜伽的角度讲,身心的能量要流动起来,生命能量流经到身体的各个部位,而当生命能量流动到身体各处时,是脉轮在调节。
我们的身体有上千个脉轮,其中最重要的是七个,位于中脉。
当我们体内的脉轮处于被激发,活跃状态时,内心,情绪和内分泌系统就会呈现积极的正面影响。而当脉轮没有开启时,或者过度活跃时,我们身体的健康和情绪就会表现出失衡。
根轮也叫海底轮,位于脊柱的底部,而根轮连接着来自外界的能量,让我们与外界有更多的连接,让我们感觉安全,稳定。
而当根轮失衡时,我们会没有安全感,根轮平衡时,我们会有自信和归属感。
手掌在胸前合十,深深的吸气,再深深的呼气,感觉我们的脚连接在地面,而头顶与天空在连接。
专注于这种连接一会儿,感觉根轮的位置,感觉根轮在闪闪发光。
生殖轮,位于骨盆区域,这个脉轮负责我们的快乐,自我表达和创意。
如果生殖轮不平衡后,我们会容易感觉到沮丧,情绪不畅,对生活失去热情。而当生殖轮获得平衡时,我们就会轻松愉快,在各种事情里找寻快乐。
瑜伽体式中的
扭转三角式
对腹部器官有刺激作用,能促进我们骶骨脉轮的能量循环。很多基础瑜伽体式就可以帮助我们的脉轮获得平衡,给身体增加能量。
练法:两脚一前一后分开一条腿的距离,后面的脚掌稍微往内转,伸直两腿,双手侧平举,随着呼气,手臂带着身体向前腿扭转,直到落下手放在脚掌的旁边,同时伸展上方的手臂向天花板,伸展躯干,扭转腹部向天花板,扭转头部看向上方手,伸展两腿,保持20秒,然后手臂带着身体起来。
身心的平衡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能健康生活的前提,它能让我们保持足够的自尊心和认同感,
如果一旦我们身心失去平衡,我们会出现说太多而倾听过少,或者过于沉默表达的不足。
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多多去察觉自己的状态,一旦出现失衡,就要采取措施来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