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鱼羊秘史」关注,每晚八点推送
回复「揭秘」,看欲罢不能,闻所未闻的野史奇谈
(图)抗日大刀
▼点击下方音频主播陈卓为你讲古▼
“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全国武装的弟兄们......”曾几何时,这首红遍大江南北的《大刀进行曲》,不知唤醒了多少中华男儿那压抑许久的铁血精神,激励着一批又一批民族的脊梁,在那个最苦难的年代,为了民族和国家的独立,义无反顾地走向战场。而大刀,也成为了那个年代最具代表性的武器装备,体现着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成为了人们心中不变的历史印记。
那么,大刀为什么能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军队最具代表性的武器?它又是如何让日军闻风丧胆的?而选择大刀作为主战兵器,又透露出那时的中国军队有着一种怎样的无奈呢?
“九一八”事变后,日军完全控制了东北。此后,日军一路南下,逼近河北遵化东北50多公里处长城上的一个重要关隘——喜峰口。当时在这里驻扎的中国军队士气低落,不堪再战。日军随即于1933年3月9日发起新的攻势,抢占喜峰口。次日早上,奉命赶来接防的国民革命军第29军37师赶到,而日军主力也到达了战场。于是,双方围绕喜峰口外的几个高地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连日激战下来,由于日军在武器装备上拥有巨大优势,29军伤亡很大。鉴于此,37师师长冯治安与38师师长张自忠认为,如果就这么和武装到牙齿的日寇打对攻,29军将凶多吉少。若想取胜,必须以己之长克敌之短,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后方。于是,大家都把注意力放到了29军最常使用的一种武器——大刀上。
29军原属国民党军冯玉祥所部西北军。当年冯玉祥创建西北军的时候,因为部队扩充太快,枪支弹药严重不足,加之国民政府将西北军视为异己的杂牌部队,武器装备上时常故意供给不到位。旧中国工业基础薄弱,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大规模生产武器简直比登天还难。没办法,西北军只好为士兵配发大刀。西北军的大刀脱胎于清代短柄刀,刃宽、刀背较厚、刀尖倾斜,无锐利尖角,刀身靠近刀背处一般还刻有几道较浅的血槽,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起到了增强刀身强度的作用。这种大刀适合劈砍,一般使用时用双手握住刀柄,以增加劈砍时的力道。刀的尾部还装有刀环,除防止脱手外,还可悬挂红布以壮声势。相对需要精密加工的枪炮等热兵器而言,大刀成本低廉,材料易得,且手工制作即可。抗战中,不少百姓家自制大刀,基本上都是按照菜刀的打造方法生产,并在刃口上包钢以增加强度。冯玉祥还聘请了著名武术大师马凤图,设计了一套适合对付敌人刺刀的刀术,即著名的“破风八刀”,并编写了《白刃战术教程》,让部队勤加练习。结果,当初为了应急而用的大刀,竟成了西北军的重要武器之一。现在喜峰口形势危急,29军的大刀队自然也就被寄予厚望。
(图)喜峰口战役
29军派109旅旅长赵登禹指挥这场奇袭。由于赵登禹部在此前的战斗中损失较大,只有王长海团编制较完整,于是便将38师董升堂团也交由他指挥。王长海和董升堂接到命令后,立刻在各自的团里挑选了500名擅长刀术和近身肉搏的士兵组成大刀队,只带大刀、驳壳枪和手榴弹,凭夜色突袭日军。
3月12日,董升堂团首先来到了位于长城外小喜峰口的三家子村和前仗子村附近。当晚,皓月当空,正是夜战的良机。这里有一支日军的骑兵部队在宿营,满街都是马,日军正在酣睡之中。大刀队迅速出击,解决了日军哨兵,随即挥舞着大刀,冲入日军营房。战士们先扔了一阵手榴弹,紧接着趁日军混乱之机用大刀劈杀,日军完全被打懵,很多人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之鬼。大刀队又趁乱放火,日军其他部队见到火光,纷纷赶来增援。然而在夜间,日军的飞机、坦克和大炮都发挥不了作用。尽管日军士兵也精于近身格斗,但由于事出过于突然,面对大刀队的猛攻,摸不着北的日军丝毫占不到任何便宜。
在董升堂团与日军酣战之时,王长海团突袭了位于狼洞子及白台子日军炮兵阵地。大刀队再显神威,一举夺取了敌人的阵地,砍杀了数百名正在睡觉的日军炮兵,并缴获了18门重炮和大批弹药。但可惜的是,由于无法对这些火炮进行拖带,将士们只能忍痛将其全部炸毁。不久后,大批日军援军赶来,大刀队于是见好就收,在后续部队的掩护下撤出了战场,喜峰口之战大获全胜。
日军自侵占东北以后,所遇抵抗轻微,夜间都是脱衣而睡,警备松懈,嚣张狂妄至极。经此次打击之后,人人都和衣持抢睡觉,甚至还有人晚上都戴着钢盔以防被砍头。连日军报刊都不得不承认,喜峰口之战,一个重炮大队居然被中国军队的冷兵器所重创,这实在是“皇军的奇耻大辱”。
这次战斗开创了大刀队夜袭日军的先例,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为之高涨。而大刀也由此和捷克式轻机枪、驳壳枪与木柄手榴弹一起,成为那个年代中国军队标志性的武器之一,令日寇闻之色变。
(图)喜峰口战役
不过,胜利不是无代价的。此次参战的1000名29军勇士,最终无伤而退的只有26人,其余974名官兵或血洒沙场,或英勇负伤,而日军只损失800余人。就实际伤亡上看,29军甚至还要高于日军,这还是在夜袭战中,日军坦克、重炮等武器无法发挥威力的情况下。由此可见,在那个年代,日军官兵的技战术素养确实要高过中国军队。而且,尽管大刀在喜峰口之役中一战成名,但就抗战中的实际情况而言,一般在白刃战中,中国官兵往往要付出三到四人伤亡的代价,才能击倒一个日兵。大刀的优势在于劈砍,但由于作用距离短,远不如加装刺刀的步枪,这就要求使用大刀时必须尽量接近敌人才能发挥作用。所以,大刀对使用者有着较多的要求,如果没有较好的身体素质和一定的武术功底,手握大刀去和鬼子肉搏,无异于自杀。也正因如此,面对营养良好、训练充足的日军,即便是在白刃战中,中国军队往往也难以占据上风。因此,自从长城抗战之后,也就再无使用大刀大规模歼敌的战役出现。
中国军队使用的大刀,材料参差不齐,工艺也无法统一,生产出来的大刀很多都是残次品,往往略作格挡刀刃上便会产生很多缺口。总之,大刀怎么样,全靠工匠的经验。这充分反映出当年中国基础工业落后,民间缺乏现代化的钢铁与机械制造工业。因此实际上,当一个战士手持大刀走向战场时,他的手中所握的,可能根本就是一个不靠谱的熟铁片子!这种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感觉,深刻地反映出那个年代中国军人无奈与悲壮。
如今,强大的人民军队早已告别了大刀和小米加步枪的时代,迈入了机械化与信息化。但是,大刀早已超越一种武器的范围,升华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成为了那个时代一个特殊的记忆和符号,永远被炎黄子孙们所铭记。
*作者:林森,字天俊。鱼羊秘史签约作者。历史学家、军事家,擅长用故事刻画、分析历史人物及事件,著有《谁将主宰未来天空》《金戈铁马之两宋烽烟录》《盛世余光》等历史、军事类专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