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冷炮历史
三观尽毁莫流泪,冷吧渡你入正途~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史事挖掘机  ·  女子自爆艾滋并与279名男子发生关系?背后真 ... ·  22 小时前  
上下五千年故事  ·  三国虎将里谁的儿子最有出息?大多默默无闻,唯 ... ·  2 天前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  秦磊:清代云南科举宾兴与边疆文教治理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冷炮历史

宫闱的守护者:古代西方世界的宦官历史

冷炮历史  · 公众号  · 历史  · 2019-08-02 20:45

正文

本账号系网易新闻&网易号“ 各有态度 ”签约账号


评论区话题丨你怎么看古代的宦官制度?



作为主流性别外的一个群体,宦官长期存在于很多文明的帝国之中。 除了中国、埃及、亚述和波斯等国,欧洲从罗马帝国后期开始也出现了专业宦官。此后的东罗马帝国和奥斯曼帝国,也有过数目庞大的宦官群体。他们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扮演过重要的角色,在两大主要性别之间打下一片自己的天地。


东方起源

宦官制度最早起源于两河流域


不论是以上的哪个古代文明,使用宦官的逻辑多多少少有相通之处。 除了宗教原因制造的阉人,宫廷中的宦官都是君主集权制度的产物。君王既要用人,又要保证自己的绝对权力不受侵犯,所以需要一些具有隔离性、在宫廷中缺乏权威的臣仆。


这些人最好是出身低下,来自于奴隶或者战俘群体,且在宫中无人相应。 因为被除去了男性器官,所以攻击性大减,变得容易指挥或者操控。 各个古文明都发现,男性在被去势之后,第二性征会出现退化。包括皮肤变得细腻但是更易起皱,骨骼疏松和驼背。声音变尖、肌肉部分退化或松弛,容易极胖或者变瘦等等。波斯人就认为,去势后的男人更容易控制。一些古文明还认为阉人不受性欲的冲动玷污,其实更加纯洁,更能服侍有神性的君主。所以在这类地区,不论是在内宫或外朝的王室成员家中都可以发现宦官。他们的角色从私人侍从到重要行政或军事官员。也可能在私人住宅中用做仆人,甚至也作为一种宗教圣职业存在。


古埃及也是使用宦官的集大成者


在东方,宦官作为宫廷奴仆出现在公元前2000年的美索不达米亚。 同样在古埃及,因为原始医学比较发达,所以有一套自己的去势术。 手术基本由僧侣执行。先用细长的韧线绑住上下两个隐私部位,再用毛巾包住。等被去势对象昏迷以后,用利刃将性器官连同毛巾一同割掉。随后以热油和灰止血,用细棒插入尿道以防伤口堵塞。这一做法持续了较久的时间。


此后的亚述帝国同样有类似记载。 更晚的波斯帝国也将这一习俗继承,并将暴行强加于原来的巴比伦和亚述,还用希腊人的俘虏来作为宫廷奴仆或者特殊性伴侣。 现代的英文里宦官enunch就来源于古希腊语,词根来源于希腊语中的床,原意为"寝室的保护人"。这个词被用来指任何无生殖能力的人,不论他是后天被去势,还是出生就生殖器畸形。其实暗含的意思除了不生育,还有失去男性气质。


亚历山大大帝就将波斯王大流士三世的宦官巴高斯收为己用。 到了希腊化时代,托勒密埃及和东方的希腊化国家也都继承了这一习俗。比如在公元前48年杀死庞培的元凶,就是托勒密十三世的宦官侍从伯狄诺斯。在米特拉梯六世统治下,本都王国的宫廷用度也都是由宦官打理。


中世纪手抄本上的亚历山大大帝和巴高斯


传入欧洲

古典欧洲一贯对宦官持抵制态度


相比之下,古典欧洲的希腊罗马人对宦官本身持排斥或者拒绝态度。 在城邦时代的希腊,除了少数人不幸沦为波斯宫廷的阉竖外,基本上只有宗教信徒之间有小范围存在。因为在观念上,大部分希腊-罗马人觉得宦官制度非常变态。早期的罗马甚至专门立法,严谨男性公民去势。


罗马人国真正使用阉臣,开始于帝国晚期的戴克里先时代。 此时的罗马已经受到东方化影响,并将宦官传统一直持续到 15 世纪。由于基督教兴起后排斥奴役基督徒,所以早期的东罗马宦官大都是外族。比如查士丁尼统治期间,君士坦丁堡宫廷的宦官主要是来自黑海沿岸的阿巴斯基亚。当地部落民众,经常挑选出外表漂亮英俊的人作为宦官。他们的统治者会拣选出漂亮的男孩来去势,还要杀掉他们的父母以免除后患。


中世纪手抄本上的去势手术


中世纪的西欧也不存在宦官制度,只有极少数人会因为各种原因而被去势。 当时的去势群体,主要是宗教的狂热修士,或者是犯了守贞戒律的修道士。以及南欧教堂里的阉人圣歌者和极少数战俘。


美剧《权利的游戏》里惨遭宫刑的席恩-格雷乔伊,就是典型的中世纪阉人来源。 但只有像西西里岛这样受拜占庭影响的地区,才存在相对普遍的宦官群体。 更靠东方的格鲁吉亚、亚美尼亚人也会学习拜占庭,去势那些对王位有野心的篡位者。但在封建制度成熟的地方,基本上不会大量制造去势的男性。这是因为在各个小封建政权里,人力资源非常宝贵。去势意味着断绝生育能力,不利于人口增长。而且去势导致男性性征的减退,意味着战斗力和劳动力的丧失。


惨遭宫刑的席恩 就是代表了中世纪欧洲的极少数


到了9世纪后,东罗马帝国的希腊人开始去势自己的孩子成为宦官。 皇帝阿列克修斯一世颁布法令,让有几个儿子的家庭,应该有一个净身为宦官。在安纳托利亚的帕夫拉戈尼亚地区,当地在有几个孩子的情况下经常去势其中的一个男童为阉人。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对于普通家庭而言,成为宦官是以牺牲男性的生理性别为代价,可以获得贵族式的生活、教育和保护。 所以一些平民乐于这么做,在不会断子绝孙的情况下,还能为家族获得一些上升的空间。


中世纪欧洲的阉割工具


除了平民,一些贵族家庭也对去势自己的某一个男性子嗣是毫无负罪感。 因为阉人被认为是毫无欲望,不会危及紫宫宝座的。但他们男性性征退化的身体,又能为接近女性贵族提供便利。所以能游走于后宫和皇帝之间,成为宝贵的信息源。


权力的游戏里的瓦里斯,原型就是拜占庭宫廷的宦官。 正是如此,10世纪的阿拉伯作家马苏迪就明确记载,希腊人会像中国人一样,去势自己的孩子为阉人。


权力的游戏里的瓦里斯 就有浓厚的东方文化特点


阿拉伯-奥斯曼传统

奥斯曼宫廷是宦官在欧洲的最后阵地


作为希腊-拜占庭文化和突厥文化的整合者,奥斯曼帝国在接受了官僚体系和文化传统的同时,也顺便接受了宦官传统。 早在13世纪的安纳托利亚东部,各个穆斯林势力都会使用宦官为自己服务。 出身希腊和亚美尼亚的宦官,遍布活跃在各个突厥小国的朝廷。 除了少数人的职责是教士和教师外,主要都是宫闱中的仆人或娈童。


在1517年之前,奥斯曼帝国宫廷阉人的主要来源是希腊、巴尔干基督徒还有高加索地区的白人。 在这几个族群中,奥斯曼人对希腊青年和高加索地区的少年情有独钟。 特别是格鲁吉亚、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等地区。 作为拜占庭帝国宦官传统的延续,这些来源丰富的宦官主要由老宦官培养带领,伺候后宫嫔妃的起居生活,较少干预政治事务。 相比于出身高贵或者出身殷实的近卫军少年,这些白人宦官主要是战争中的年轻俘虏,或者购买来的奴隶。


黑奴后来居上 成为奥斯曼宦官的主力


但在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开始与更南边的基督教国家埃塞俄比亚接壤。 差不多从16世纪末开始,白人宦官的比例出现下降,黑人宦官的数量开始大幅度上升。 除了成本问题,主要原因是乎奥斯曼帝国时代对于黑肤色和白肤色的理解,以及奥斯曼统治精英对于“非我族类”的刻板映像。 因为长期的混居和混血,让土耳其人和遇到的希腊人、斯拉夫人的区别逐渐缩小。 但在大肆扩张中遇到的其他长相、肤色的人种,都被奥斯曼统治精英们以自己的标准加以评价,指指点点。


当时的奥斯曼精英们宣称帝国继承了东罗马。 无论是血税出身的前基督徒还是奥斯曼人,都喜欢自称罗马人。 因此形成了浅肤色意味着智慧和优雅,深肤色意味着野蛮和粗鲁的固有想法。 这样的表述在当时的宗教、文学作品中随处可见。 多数奥斯曼帝国的臣民,都不喜欢被称为深肤色。 阿拉伯奴隶贸易,则让帝国接触到了来自撒哈拉以南和东非的黑奴。 奥斯曼人觉得这些人散发着动物般的气味,力气大但是身材比例粗狂。 但在去势后,就会变得失去攻击性、吃苦耐劳。 言下之意就是这些非洲人是天然的奴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