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创业咖
眼界决定宽度,观念决定高度,脚步决定速度,思想决定未来,如果创业是一种修行,创业咖愿与你同行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河南省发改委  ·  省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华卿主持召开Deep ... ·  15 小时前  
江苏工信  ·  全国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  昨天  
51好读  ›  专栏  ›  创业咖

海底捞年赚30亿,联合创始人施永宏首次公开这5个小秘密!

创业咖  · 公众号  · 科技创业  · 2017-04-15 21:06

正文

创业咖 ID:ChuangYeJia8

创业第一交流服务平台,千位精英创业大咖的人脉圈。


说起海底捞,首先让人联想到的就是成功企业、变态到极致的服务。在自媒体行业津津乐道的也是极致服务温暖人心,独家管理模式让员工甜到心底,心甘情愿为企业卖命。


上个月底 ,在2017中国连锁餐饮鹏城峰会上,海底捞联合创始人施永宏深度解密了海底捞在 人力资源管理上的5个关键点。


1


培训的主要目的就是教会员工?


稍微熟悉海底捞的人都知道,海底捞是一个特别注重培训的企业,从初级员工、中级员工到领班、大堂经理,每个级别都有培训,而且还成立了海底捞大学。



对于培训的目的,施永宏是这么说的:


培训有两个好处,一是优化员工的沟通能力,二是让上级发现最有潜力成为管理者的人,这才是最重要的事。培训并不是教会大家做什么,因为教是教不会的,一个人的习惯是很顽固的,短时间想改变他是很难的。


那为什么要培训呢?是为了告诉你应该这么做,可以这么做。但每个人学出来都是不一样的。


大多数人认为,餐厅服务员不就是端端茶、跑跑腿吗?然而并不是,有做 餐饮 企业培训的人说 “服务员不是谁都能做的,最好的服务员是天生的——天生会微笑、天生会来事儿,天生有眼力见儿,这样的人是天生的服务员,要把他们挑出来。”


这样看来,海底捞做企业培训就是为了挑人,找那个适合做服务员的员工。


2


海底捞考核办法并非领导制定的


可能令 很多中小型企业头疼的问题就是:制度挂在墙上,办法活跃在口头上,落到实处就相当困难。


特别是绩效考核,很容易在管理者和员工之间打拉锯战,说到做不到,引发员工的不满情绪。



在施永宏看来,这可能就是绩效考核体系的问题。


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体系,其关键是: 考核点一定是考核者和被考核者一致同意的,肯定不是领导坐在办公室或者在网络上搬抄出来的。 不在一线工作的领导直接出考核方案,是执行不到位的。


施永宏说“最开始我们做绩效考核的时候,我在办公室写两个字就写不下去了,不知道怎么考。我把收台员叫了过来,让他来说他的标准是什么,我问这样考核行不行,他说没问题——考核办法一定要符合业务实际,大家才认可你的标准,否则员工一定说执行不了。”


施永宏还分享海底捞曾经犯过的一个管理错误,就是把理论考试当做绩效结果的一部分。 员工总分包括“理论分+实践分”并对应薪酬。后来发现海底捞员工的文化水平参差不齐,有人实践操作非常好,但是理论考试就是不能通过。


后来海底捞把理论考去掉了,考试是考试,是培训的一部分,是告诉员工做事的方法。绩效是绩效,是员工工作的最终效果。


总之一句话“培训是我的事,用不用是你的事,我只看结果。”


3


考核并非是不同衣服不同级别的人在店里巡场


在考核中,为了确保考核的公平性、合理性,谁来考核、怎么考核就是很重要的一个人设。


很多企业采用的方法是人力资源部考核,直白的说就是管理者穿着区别于员工的衣服挑挑毛病、指点江山。


施永宏直言,这也是一大误区。“考核者一定得是懂业务的人。我们以前也是人力资源部来考核,后来发现职能部门的人坐在办公室,哪有资格考核业务部门?”



在海底捞,考核者并非一定是领导,却一定是深入现场接触顾客的,一定是在给客人的服务的过程中,来考核一个员工或者一个门店,而不是晃来晃去在店里东看看西看看来做所谓的巡场。


施永宏举例说,假如在店里发现一个客人杯子里没有水,如果是巡场考核肯定是先扣分。但有这样一个情况,服务员主动去给客人倒水,客人说不要了,这种情况考核人直接扣员工分合适吗?


“我们有个副总到日本的门店去做考核。有个店长叫谢秀珍,很受顾客欢迎。副总在想着工作,然后给日本客人服务。客人问谢秀珍在哪里?副总说在中国。其实客人想问的是洗手间在哪里。”


这个案例很好笑但可以观察到,海底捞副总级别的管理者,都是在桌边给客人服务,在服务的过程中进行考核的。


4


工资为什么涨不上去?


一个餐饮门店,留人是一个很重要的技巧。人少,高峰时忙不过来,如按高峰期配置,不忙又会出现人力浪费。钱少,留不住人;钱多,企业吃不消。


这表面上是多寡问题,实质上是效率问题。施永宏直率的回答。


在门店人员配置上,门店当然想人越多越好(干活轻松),总部一定是希望人越少越好(要控制成本),所以这就形成了管理者和员工之间的矛盾。


关于工资,施永宏说“ 我们想给员工涨工资,又往往涨不起来,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员工的效率提高。”



为了提高效率,海底捞 在西安第一个店试点计件工资时,108张桌子,人员编制224人,日均翻台率6.1,这意味着一天要做700桌左右。传菜组每天都在飞奔,才收一筐碗进去马上又端菜出来,平时要6个人,周末还加两个钟点工。


店长说总部定的人太少了,240个才够用。结果实行计件工资后,从224个变成了190个。工资一下就提上去了。


“所以你看, 员工出来是怕累吗?不怕。我们这个行业的人根本不怕累,出来就是想挣钱的,哪怕现在90后、00后出来工作也一样想挣钱 ,不要认为现在的年轻人对钱不在乎,其实是很在乎的, 因为餐饮行业本身薪酬不高。


这一测试过程海底捞花了14个月,投入了大量管理者来做计件工资。


企业想提高市场竞争力,员工想提高自身的薪酬,这样所有的服务要求才会落实。不然2000元的工资怎么能落地?你说对客人好一点,他说累死了怎么对客人好?往往问题就出在这里,效率低下导致服务水平低下。”


目前,海底捞初级员工3000多元,中级员工4000多元,高级员工5000多元,今年又定了超高级,可以拿到10000元以上……有这种薪酬结构,团队就会非常稳定,企业就有竞争力。


曾经张勇也说,我不想因为考核利润导致给客人吃的西瓜不甜、擦手的毛巾有破洞、卫生间的拖把没毛了还继续用。那么他们考核什么?考核客户满意度、员工积极性、干部培养。


所以那些餐饮行业把最常考核的指标(KPI),比如利润、利润率、单客消费额、营业额、翻台率,海底捞都不考核。


5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江苏工信  ·  全国建成3万余家基础级智能工厂
昨天
学生时代  ·  如何快速的找到对象?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