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钱经
"钱经"专注于钱的经营之道。钱生钱、利滚利,时间是您的最佳理财经理。K线语言会说话,它会告诉你资本市场上正在发生的故事,我们要学会使用它与资本市场进行对话。教育启示、人生经验、思想智慧、哲学哲理,健康养生:无价之钱。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Foodaily每日食品  ·  费列罗收购Power ...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拯救你的睡眠!睡前喷一喷。 ·  2 天前  
日食记  ·  节后刮油菜谱,少油少盐还很鲜。 ·  3 天前  
每天学点做饭技巧  ·  林志颖现在为什么不让Kimi露脸了?看到他1 ...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地铁直达!无锡这里太好吃了! ·  3 天前  
无锡博报生活  ·  地铁直达!无锡这里太好吃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钱经

比新冠肺炎更惊心,这件事正在发生!(深度分析)

钱经  · 公众号  ·  · 2020-02-11 08:44

正文

财富的传播者, 路同行,一起成长


引    言


2020年的开端,一场肺炎改变了中国的发展路径,一时之间,几乎所有的人/企业都被打乱了节奏。


然而,一切偶然的背后都是必然!


我经常说,2020年就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开端,一旦步入下半场,整个社会的发展逻辑都会彻底改变。


就像打球比赛一样,下半场的打法和上半场一定是不一样的,无论你是哪一方,都必须调整打法,才能适应新的比赛节奏。


世界本来就在巨变中,而每一次重大事件的发生,只能让变化加速到来。 这场疫情的到来,将加速推动中国经济下半场的进程。让淘汰加快,同时也让创新加快。


万事开头难, 这场疫情就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开端,为了能够取得下半场的胜利, 我们必须读懂中国经济下半场的发展逻辑,才能更好的迎接这场突如其来的挑战。



1


上半场和下半场最根本的区别是什么呢?

简而言之一句话:


上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 资本 ”型增长;


下半场,我们的收入来自于“ 运营 ”型增长。

先来搞清楚什么叫资本?比如土地,房子,股票,各种优势资源(矿产,厂房等等),也就是可以坐享其成的东西,这些东西在一个国家的发展初期,往往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因为他们可以盘活整个社会的资本,还可以加杠杆,带动一轮又一轮的经济发展。

这也叫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所有高速发展的国家,都会经历资本的原始积累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跑马圈地”。谁的胆子大,谁抢的地盘就多。资本的原始积累阶段有两大红利:

第一:“ 人头红利 ”,针对的是制造业和房地产。


第二:“ 流量红利 ”,针对的是互联网行业。


但是,资本增长到一定极端,就会出现增长乏力,比如矿产资源在2014年就不行了,股市从2015年以来也在3000点左右徘徊,土地在2018年就开始限价,房价在2019年也停止了飙升。


在互联网时代,流量(即用户数量)也是一种资本,比如1998到现在的20年来,互联网用户在不停的增长,然而到了2019年,用户增长量也越来越缓慢。


凡是能搬到线上的人基本已经搬上去了。我们已经明显的感觉到:从外部获得流量的成本越来越高,也越来越难。

那么什么是运营呢?就是靠管理、优化、配置去盘活这些资源,使这些资源发挥出更大的社会价值。

比如,现在已不缺房子,缺的是如何把闲置的房子利用起来的办法;现在已经不缺产品,缺的是如何把合适的产品送到合适的人手里去的渠道。

之前我们都是依靠资本的增长赚钱,比如房价翻了多少倍,股票升值了多少,然而现在资本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如果还想按照之前的那种逻辑,占个坑就坐等升值,无异于守株待兔。

这个逻辑广泛的适用于国家,城市,企业和个人。

按照这个逻辑,如何衡量一个城市、企业、个人的未来前途呢?就看这个主体的运营收入如何:

比如很多城市的GDP依然很高,但是公共收入很低,这说明这个城市正在走向衰落;

比如很多上市公司的市值依然挺高,但是利润越来越少,甚至开始亏损,这说明这个企业也在走下坡路;

比如很多一线城市的人坐拥上千万的房产,但是年收入还不足20万,收入都不足以维持家庭的运转,说明这个人也在入不敷出。


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趋势一旦发生,很难逆转,甚至还会加速……这些主体总有一天会遇到危机,然后开始变卖自己的资本(家产)度日,直到消亡。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虽然有的人、企业原始积累很低,但是轻车上阵,他们的运营收入非常高。


比如李佳琦一个人的收入可以打败中国90%的上市公司,这是非常吃惊的。未来一大批靠运营赚钱的个人和企业将诞生,他们不靠资本的坐享其成,就靠新经营、新模式、新渠道赚钱,他们才是中国经济下半场的中流砥柱。

有大破必有大立。一批人倒下,就必然有一批人站起来。



2


中国经济的上半场和下半场,各有各的任务:

上半场,在资本的推动下,要先通过“ 模式+技巧 ”的创新,给社会搭好骨架。

下半场,在运营的推动下,要再通过“ 产品+内容 ”的填充,让社会有血有肉。

先资本,后运营,这往往就是个人、企业发展的两个阶段,这也是一个“先硬后软”的过程:

比如我们前些年大兴土木修桥修路,建房子,这是一种硬性设施的搭建,目的是为了做好社会的框架,只有当一个社会的基础设施完善到一定程度,人们才能更好地搞科研,做产品。


比如我们前些年诞生了很多互联网平台,电商、社交、交通、餐饮等等,这些平台的搭建也是为了给社会搭建框架,这些平台大大提高社会的运转效率,给很多人带来创业和就业的机会。



当我们通过资本的力量把社会的基本框架完善到一定阶段,我们接下来的精力就要放在运营内容上。


因此,中国经济的上半场,通过资本的累积完成了两大任务:用钢筋混泥土做好基建和房子,推出各种互联网平台提高社会运转效率。

在搭建框架的时代,发展比较粗放,秩序不够完善,所以很多人都在研究模式和技巧,因此投机者更容易赚钱,这是现实。

所以运作这两种资本的人最赚钱,第一种就是搞房地产的,第二种就是成功搭建各种平台的。

而到了下半场,随着商业框架的完善,只有运营好产品和内容才有出路!

这其实也是一种必然: 在一个信息高度对称的时代,或者说在一个竞争越来越充分的时代,所有的模式和技巧,都会变的没有门槛,资本越来越无处落脚。


未来我们必须把精力放在运营产品和内容或服务上,而不再是依靠各种捷径或者投机,不再依赖资本的动力。



我经常说的一句话是:中国真正的好时代才刚刚开始,因为从“资本”到“运营”的升级,其意义不仅再在于社会的逻辑不一样了,更大的意义在于,它能使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转变。


这场疫情之后,中国的价值观一定能发生改变:


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渴望:诚实、善良、正直、公正、爱心、勇敢…,那种深深置于人性深处最闪光、最温暖、最无私的美德。

我们发自内心崇敬的,不再是名人、富人的成功故事,而是全国各地无数个战斗者、志愿者、捐赠者,他们是医护人员、战士、农民、工人…. 而这些将深度影响经济的发展。


一个人人都崇拜劳动者的时代,才是真正的好时代;一个人人都在沉下心来做产品和内容时代,才是健康的时代。

再换一个角度看人生,中国经济的上半场,大家靠投机赚钱,中国经济的下半场,大家要靠努力赚钱。

也可以这样理解: 中国经济的下半场,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只有勤奋的好人才能赚到钱。

这句话非常通俗,却大道至简。


3


纵观人类社会,可以发现人的发展离不开一个规律,那就是:

短期拼机遇,中期拼能力,长期拼人品。

人的成功,刚开始要靠机遇,但是到一定阶段就得靠能力。一个人如果要想长期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有过硬的人品,否则一定会栽倒。

也可以这样理解:出身决定了你的起点有多高;能力决定了你的发展有多快;人品却决定了你最终能走多远。

同样的逻辑,企业的发展也有一个规律:


短期拼声势,中期拼模式,长期拼产品。

企业的成功,刚开始往往需要借势,要站在风口上。但是到了一定阶段就得靠模式,模式必须是最先进、最符合时代潮流的。

然而一个企业要想能够长远发展,必须得能提供过硬的产品或服务,否则一定玩不下去。

我们身边已经发生很多这样的案例:比如黄太吉、乐视这样的企业,都曾无限风光,它们要么靠风口,要么靠营销,但是现在的状态,大家都看到了。

城市的发展也离不开一个规律,那就是:

短期拼政策,中期拼人口,长期拼服务。

城市的成功,一开始需要关注政策扶植,后来流入人口是关键,能不能吸引有创造力的年轻人是核心。

但是一个城市真正的核心竞争力,其实是它的公共服务能力,比如办事效率,医疗,教育,交通,福利等等,才决定了这个城市的长远发展。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总结出两个社会规律:

1: 人类的一切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品”和“产品”的竞争。

2: 人类的一切胜利,都是“价值观”的胜利!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