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马斐九频道
专注品牌定位、营销管理、营销培训、客户开发、销售客户心理学、经销商管理、渠道建设、员工潜能等培训。【品牌故事】【营销思维】【煮三国 知管理】精彩不断!我们只做能学、能会、能落地的营销培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销售与市场  ·  从月入3万到逃离撤退:宣称“加盟就赚钱”的快 ... ·  14 小时前  
NoxInfluencer  ·  2万字解析!拆解2025全球电商增长密码 ·  昨天  
安利云学堂  ·  雅姿宏邦奇亚系列新品培训视频上线啦 ·  昨天  
NoxInfluencer  ·  TikTok一月带货风云榜:小网红带货销量居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马斐九频道

光头马斐 月旦评*1月

马斐九频道  · 公众号  · 营销  · 2021-01-30 23:01

正文





市场是一次次的博弈,消费者的利益何时得到保障?



©文 | 马斐

©编 | 高雯


今天2021年1月31日,新年第一期【月旦评】如期而至。

时间是一把刀,没放过女人,更没放过男人。女人越来越多的化妆品、整形;男人越来越多的皱纹、饮酒。

这就是生活的坎,和时间的刀。

阴历年末和阳历岁初,总是留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和期许。

茅台,刀尖上的舞者?

“只要有钱的地方,黑暗的手总是伸得特别长”,这就是窃·格瓦拉的网红语言。各位看官,窃·格瓦拉不是什么外国大作家、导演,也不是什么艺术家,而是一个网红。

周立齐,别号“阿三”,出生于广西南宁市,壮族,网络红人。其曾四次因犯盗窃罪被判处有期徒刑,被捕后接受采访时表示“打工是不可能打工的,这辈子都不可能打工。”而走红。被网友戏称为“窃·格瓦拉”。

当然,这样的网红我想是有违社会价值观的,是不应该追捧的。
这就是社会的悲哀。

人红是非多,网红如此,茅台也是如此。

1月26日,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地区工商局严打茅台加价销售,价格超过指导价1499元即没收并另处罚款,多家酒行商超下架茅台,有批发商表示本次活动为茅台联合本地工商打击加价销售。”该消息一出引发不少网友热议。

1月27日上午,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此消息不实。尽管辟谣了,但是很多城市的烟酒店把茅台下架、藏起来是事实。

“最佳CP:买矿泉水送茅台!”
这条疑似段子的内容,近日在社交平台广为流传。内容配发的图片显示,买一瓶矿泉水送飞天茅台,售价为2888元,会员价2858元。

其实,对茅台价格的监管早已释放信号。2020年12月底,国家相关管部门就下发通知,特别提到要加强价格监测预警,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动态,包括要密切关注消费量大的茅台等名优白酒。

在此之前,在茅台的“大本营”贵州,市场监管局也已经发布了首批茅台酒市场秩序整治的案例,两家茅台酒经销商因随意加价销售飞天茅台遭到立案处理。

监管重拳严打,经销商等各路卖家却想方设法售卖,自然是为了牟利。

因为有非常大的价差,倒卖茅台的产业链仍然会继续存在,也没有人能够改变,及时加大处罚力度,也是短期行为。
需求量远远大于投放量,茅台并没有成功“刹车”,哄抢、倒卖仍然是“常态”。

同时,我们也要客观的去看待,不能一刀切打压,经销商赚取合理的差价是没有问题的,还是要把市场交给市场,强制手段也仅仅是短期行为。

大量的茅台不能卖、不敢卖,这又是另外一种隐患。

或许,供需矛盾真正缓解的那一天,茅台的“飞天大戏”才能有所改观?

甜蜜素,为何阴魂不散?

1月25日,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网站发布关于20批次食品不合格情况的通告。通告中,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不合格产品信息显示,标称为曲阜孔府家酒酿造有限公司生产的府藏浓香型白酒经检测甜蜜素的初检结果为1.11×10⁻⁴g/kg。

曲阜孔府家酒酿造有限公司对检验结果提出异议,并申请复检;经山东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复检后,甜蜜素的复检结果仍然是1.05×10⁻⁴g/kg,因此最终维持了初检结论。

仔细看看,自己有甜蜜素,自己不承认,还理直气壮地提出异议。腰杆装着很硬,胆子倒是不小,想想平时是如何控制质量的了。

其实,仅仅1月份甜蜜素涉事企业还有3家。

1月12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伊珠股份旗下一批次葡萄酒被检测出甜蜜素。这并非伊珠股份首次被查出甜蜜素。2020年9月,伊珠股份曾因葡萄酒中存在甜蜜素超标,被罚10万元。

1月20日,河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温县福润多生活广场销售的标称四川·泸州市酒泉酿酒厂生产的一批次大青花酒,甜蜜素不合格。

1月25日,德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通告称,中江县凯江镇李氏纯高粱酒坊销售的一批次5元白酒和6元白酒,甜蜜素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加上2020年的常德八百里酒业、“御龙牌”张北老窖、江西七宝酒业、齐鲁王酒业、山西四达酒,还有大名鼎鼎的酒鬼酒等多家酒企均有产品被查出甜蜜素超标。

这确实是个问题,难道就没办法解决了?

还是涉事企业一开始压根儿就没想着怎么解决?为何酒企屡陷其风波?为何酒中会被检出“甜蜜素”?

个别酒中“添加”甜蜜素,一是为增加甜味,酒中的甜味,主要来源于粮食发酵产生的醇类,甜蜜素的甜味大概是白砂糖的30倍,而价格却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二是为掩盖生产工艺的缺陷,利用甜蜜素盖住酒中苦味,使消费者喝起来有回甘。

涨价,霸王硬上弓?

你可曾记得:从“蒜你狠”、“豆你玩”到“姜你军”、“糖高宗”。还有今年的“葱飞扬”。

当然,食品价格上演了一出华丽的涨价接力赛,市场上“涨”声此起彼伏且持续高亢。高档白酒更是脱颖而出、势如破竹,一路飙升至千余元,幅度毫不逊色于房产、黄金。

然而,谁导演了这一轮又一轮高端白酒持续涨价的奇迹?这辆价格快车何时能刹住?是市场的真实表现吗?

时下“少喝酒,喝好酒,送名酒”已成为重要的消费趋势,尤其是在发达地区大中城市,中高档白酒是酒类的消费主力。

“好”和“名”反应在价格上即直接划等为“以贵取胜”,于是涨价便是其保持“高档”的需要,“薄利多销”的商业理念在高档白酒市场上并不适合。高档白酒承载的“公关”、“面子”功能往往让消费对象“不买最好的,只买最贵的”。

公款消费和送礼消费形成的刚性需求,导致市场对中高档白酒提价并不敏感,甚至产生反作用力,即当其他高档酒提价、某一品牌不提价时,可能被认为不够“高档”,反而影响销量,如此便引起了行业内的跟涨。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