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全国性金融行业媒体。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的记录者、传播者。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丁香园  ·  一年大卖 2000 亿,够建 63 ... ·  2 天前  
新青年麻醉论坛  ·  BNP高就是心衰?这些“陷阱”需注意! ·  5 天前  
医学影像沙龙  ·  别再把这些结构当成游离体了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城乡金融报

“免费鸡蛋”不免费

中国城乡金融报  · 公众号  ·  · 2024-11-20 19:00

正文


“扫一扫,鸡蛋免费领。”这种宣传话语在社区、公园、菜市场等地方变得常见,老年人对此类活动见怪不怪。扫码可领取的奖品不限于鸡蛋,还包括洗衣液、毛巾等日常生活用品。

媒体报道称, 近日,李女士的父亲为了免费领取一盒鸡蛋,通过扫码成为当地一家新开业超市的会员,随后被邀请加入一个拥有数百名成员的微信社交群。群主在群内声称会定期提供免费礼品。直到父亲花费1000元购买6袋奶粉,并坚信该产品具有“增强免疫力”的功效时,李女士才察觉到父亲陷入了一个扫码骗局。


“地推式”诈骗是指诈骗分子利用扫码进群赠送小礼品如鸡蛋、大米的手段吸引人群。人们为了领取赠品扫码加入群聊,进群后诈骗分子以“扫码进群可以领红包”为诱饵,诱骗群内人员扫码进入新群,并安排群成员完成小任务获得返利,逐步建立信任感。在获得群内成员的信任后,诈骗分子便会进一步实施诈骗,诱骗他们下载非法App,进行“精准诈骗”。


老年人的风险防范意识不足且具有从众心理,容易给不法分子以可乘之机。一些老年人对扫码活动感到好奇,但对于扫码可能潜藏的风险并不清楚,容易落入陷阱。如一些老年人在公园锻炼时被“免费领取礼品”的宣传话语吸引,扫码后导致个人信息泄露,银行卡遭到盗刷;还有老年人因“创业者”提供的红包诱惑而扫码,导致个人社交账号被盗,被诈骗分子用来群发诈骗短信;还有一些老年人参与扫码刷单任务,在被诱骗充值转账后,对方随即失联,导致个人资金损失。


专家提醒,随意扫码可能会导致个人信息泄露,进而导致财产损失。因此,老年人需要提高警惕,防范因蝇头小利而落入骗局。一旦察觉到个人信息可能泄露,应立即采取行动,如解绑相关账户、冻结银行卡等,防止资金损失进一步扩大。


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老年人需要明白“免费鸡蛋”不免费的道理,提高防范意识,守护好个人“钱袋子”。一方面,应保持警惕,不要轻信那些提供免费鸡蛋、免费旅游的宣传话语。另一方面,要妥善保管个人的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重要信息,避免随意向陌生人透露。同时,应保持理智,不轻信那些承诺保本保息、无风险高回报的投资理财和养老投资项目。如果确实有投资需求,建议老年人选择正规的金融机构,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购买投资产品,谨慎布局,确保资金安全。


文字:黄育纯 吴楚琪

图片:何明羿



编辑:李彦赤

编审: 胡蓉
责审: 李瑶

欢迎关注中国城乡金融报视频号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