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重目标动态平衡,把握“供需共同受益”的投资方向
2019年12月12日,理解明年“关键年”政策基调、政策思路、政策着力点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从A股市场角度来看,我们认为有四个关键点需要重点关注:
1)影响市场节奏—“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下,明年政策相机抉择的特征或会延续;
2)影响市场流动性—重点工作排序上,惠民生和保稳定有明显前移,分配调控延续;
3)影响市场风险偏好—三大攻坚战之防风险顺序及表述有变化,打开财政和金融政策空间;
4)影响市场结构—重视“供需共同受益”,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均指向支持先进制造。
“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下,明年政策相机抉择的特征或会延续
会议总结今年在工作中形成的重要认识之一是:
在多重目标中寻求动态平衡。
我们认为这可能意味着明年政策相机抉择的特征或将延续,周期性、结构性、体制性问题以及短期、中期、长期目标,均致力于兼顾;
同时,也意味着货币政策主发力阶段开始过渡至财政、消费、投资、就业、产业、改革、区域等政策合力发力阶段,货币政策内部也将平衡多目标,结构类政策或重于总量类政策,流动性分配更为关键。
我们认为多重目标中,稳增长是周期性问题、促改革是体制性问题、调结构是结构性问题、惠民生是分配问题、防风险是底线问题,而保稳定则是预期和节奏问题。
重点工作排序上,惠民生和保稳定有明显前移,分配调控延续
2020年六大重点工作顺序:
新发展理念(强调解决各种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三大攻坚战、民生保障(含房地产)、财政货币政策、高质量发展、经济体制改革;
2019年七大重点工作顺序:
高质量发展、国内市场、乡村振兴战略、区域协调发展、经济体制改革、全方位对外开放、民生保障(含房地产)。
相比之下,明年惠民生和保稳定目标的相关工作有明显前移。
自2018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来,房地产问题不再单列,而是并入民生部分,去资本属性的政策态度清晰,明年房地产领域将“全面落实因城施策,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的长效管理调控机制”,流动性分配调控将延续。
三大攻坚战之防风险顺序及表述有变化,打开财政和金融政策空间
三大攻坚战的表述排序上,防风险位于第三,指出“我国金融体系总体健康,具备化解各类风险的能力。
要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压实各方责任”;
而2018年防风险排序第一,强调“要坚持结构性去杠杆的基本思路,防范金融市场异常波动和共振,稳妥处理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做到坚定、可控、有序、适度”。
我们认为顺序及表述变化打开了财政、金融政策的空间。
去年金融体制改革部分先提及银行体系、再提及资本市场,今年相反。
重视“供需共同受益”,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均指向支持先进制造
流动性分配“引导资金投向供需共同受益领域”的思路,金融政策“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的要求,产业政策“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改投入”的支持,均指向先进制造业。
今年市场对金融数据经历了总量解忧到结构担忧的转变:
年初社融增速回暖,化解了市场等待流动性实质拐点的忧;
但之后,社融增量的结构中经营性融资回暖更显著而非投资性融资,难以化解市场对后续需求从哪来的担忧。
我们认为企业部门有潜在投资需求(产能利用率+工业4.0)、投资能力在改善(三项现金流匹配关系),在政策支持+库存周期回暖下,明年下半年广义制造业投资或随投资意愿回暖而改善。
投资建议:
关注工控、锂电设备、半导体设备等设备类企业
市场节奏大概率仍将受政策相机抉择的影响,预防市场在对某一方向政策过高预期后的修正;
结构类政策重于总量类政策,重点挖掘金融政策和产业政策均指向支持的先进制造,关注工控等设备类企业。
风险提示:
通胀超预期;
中美贸易摩擦加剧;
全球经济下行压力超预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