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作业时,需要动用到以上各项执行功能,但我们
成长中的孩子需要一定时间的练习,才能让所有功能自如运转。
毕竟,就连大人有时候也管不住自己,谁敢说自己绝不健忘、不钻牛角尖,完全没有拖延症?谁敢说从来不会被手机上的小视频和群聊天转移注意力?
所以,
完美地实现工作记忆、灵活思考和冲动控制,对大脑还在发育的孩子来说,更是不可能的任务。
02 执行能力的发展
大脑前额叶的发展直到25岁左右才能完全完成,同样,执行功能的发展是也是一段漫长的过程。我们的孩子其实一直在努力,他们玩迷宫时不断尝试新的路径,在看动画片时努力记住情节,努力忍住自己在课堂上大喊大叫的冲动……这都是在锻炼执行功能。
到了进入学校,开始做作业的时候,他们要努力面对更高级的考验,
但是家长的期望,有的时候会超过他们的能力。
Korb博士说,我们希望孩子们能保持专注,安静稳坐,不要分心,这几乎是要求孩子一夜之间前额叶发展完毕,但我们孩子的大脑发展还没到位,他们还没有准备好。
在美国,很多学校在高中之前不设代数课程,就是因为很多孩子在大脑发展达到一定水平之前,是无法理解代数背后的复杂关系的。
家长对于孩子家庭作业的关注,重点应该是
监控他们的进度和注意力上
,辅助他们完成与发展水平相匹配的任务,渐渐地,随着执行功能的发展,孩子们就可以独立完成作业,并开始挑战更复杂的任务。
03 不好好作业,到底是什么毛病?
还有的时候,“作业困难症”也并非完全与执行功能相关,Korb博士说,在对待孩子的学习上,父母总是完美主义。但事实上,即使是前额叶发展成熟,执行功能趋于完备的成年人,也不可能做到完美,尤其是有个人不断在耳边叨叨的时候。
换位思考下,当你念叨的老板不断地催这催那的时候,你是欢欣雀跃地马上行动,还是心中多少会抱怨一下?
所以,我们的孩子也不可能像设定程序的机器一样全速运转。
个体之间执行功能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不同年龄段之间,就和身高体重等指标一样,
同一个年龄段的孩子,也会有不同的差异。
焦虑的父母们都希望孩子出生时附带说明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总有那么几个时刻,我们都会在心里问自己:“这娃是不是有毛病?是不是傻?” 尤其是吼作业的时候,我们多希望能有一套测试题,或是“三月翻身、六月会坐、八月能爬”这样的古老智慧,来让我们放心,确信自己的孩子是正常的。然而,
执行能力的发展并没有明显的标尺,
正如Korb博士所说,“你养的是一个独特的孩子,而不是平均值。
”
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有的擅长拼图画画,有的擅长表达运动,每个孩子都有可能在某方面领先一点,在其他方面略微落后。
孩子们的大脑发展、成长经历和发育速度各不相同,而我们家长要尊重他们独特,回应他们的需求。
他建议,如果孩子无法安坐10分钟以上,无法形成记忆或是完全不能专注,家长应该提起重视。大部分的时候,家长只需要更加耐心一点,留心观察他们的进步,如果孩子真的完全没有进步,那么我们可能需要寻找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