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已经习惯了互联网上不时出现的舆论热点。但你有没有注意过:同样一件事情,或者说性质差不多的事件,引起的舆论热度与关注度并不相同。最近美联航驱赶乘客的新闻将美联航推上了风口浪尖,但网友翻出了1月29日香港快运航空一架飞往宁波的飞机上,同样发生过强制让最晚上飞机的乘客下机事件,却并未引起太多关注。
互联网时代,到底是谁在掌握着社交媒体的话语权?除了传播介质决定的事件是否具有足够视觉冲击力、扩散手段等因素,由谁来发声,也起着重要作用。这提示我们,社交媒体并不是平等的,在网络世界上同样存在着阶层和权力的分别。比如,城市网民天天在网上发现、创造议题,而农村大部分的事情在网络上不见踪迹,只有少有极具冲突性的事件才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
这正是网络时代的数字鸿沟。而要弥合这一鸿沟,我们首先最需要的,是必须要认识到它的存在。
撰文|万斋
上周日,美联航又搞了一件“大新闻”……
起因是美联航超售四张机票,需要四名乘客下飞机。最开始希望有乘客能自动放弃座位,但是无人响应。美联航就用电脑抽取了四人,一位亚裔乘客本来想要配合,但是听说航空公司安排的下一班飞机是明天起飞,他不愿意了,他说自己是一名医生,明天需要见一名病人。
美联航见这位亚裔乘客不愿下飞机,便动用武力强制拖乘客下飞机,争执中乘客撞到座位上撞破了脑袋……美联航把乘客拖出了机舱……
现场的有其他乘客看不下去了,指责工作人员的暴力行为,具体可戳下面的视频
新空出的四个座位让给了美联航的工作人员,现场一阵嘘声。后来美联航让亚裔乘客又回到了飞机上,乘客脸上还留着血……喃喃自语道:“杀了我吧……”
记录事发过程的视频发到facebook和twitter上得到广泛传播,4月11日传到了微博上,中外网友开始集体声讨美联航,包括著名的美国脱口秀……
美联航开始还不认真道歉,直到市值蒸发了十个亿之后,美联航的CEO终于知道自己“做错了”……
后续五花八门的新闻中有一条让人不太是滋味,网友翻出了1月29日有人发微博声讨香港快运航空一架从宁波飞往香港的飞机因为一个氧气面罩坏了,叫机场警察强制让最晚上飞机的乘客下机。
微博中提到的飞机属于香港快运航空公司,现场也有人录下视频,地址:http://weibo.com/tv/v/Et2f587Ygfid=1034:629cfca2e96c3edc4489b0ea97c50339
这件事情如果不是因为美联航引起国内外众怒,可能就要永远尘封在微博数以亿计的信息之中。同样是飞机强制乘客下车,同样有现场视频,为什么社交媒体让美联航“火”了,却让香港快运航空公司逃过了呢?
为什么“美联航”在社交媒体上能火
社交媒体上的主角是一个个原子化的人,他们织就了一张又一张人际网络,社交媒体跟以前的社交网络有很多相似之处。古往今来人际交往只有效率在改变,而什么事件能在人际网络上火则没有太大变化。
社交媒体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
《从莎草纸到互联网:社交媒体2000年》
汤姆·斯丹迪奇 著
从“美联航”事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几条它能在社交网络上火的原因。
01 高冲突性、视觉冲击极强的视频
人类天生喜欢看冲突性强的新闻,冲突性强说明有故事。而且,网上曝出的美联航事件视频中,能看到乘客被拖出了机舱,这对人权是极大的侮辱行为,视觉冲击力极强。一般视觉冲击力度强的视频,尤其是暴力性质的视频,又引发看客的被害联想——如果我自己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会……——进而对被害者产生同理心,有了共鸣之后,就会帮助转发。
川普的白宫发言人11日在白宫例行吹风会上说的话印证了这一点:
我认为任何看到视频的人,对一个人遭到那样方式的对待,都不会无动于衷。
发生在宁波的类似事件虽然也有视频,但没有发生暴力冲突,两个视频放一起对比能看出明显的区别。香港快运航空公司请机场地面警察把这位乘客“拉”了出去,乘客没有进行多大的反抗,没有流血冲突。视觉冲击力若于美联航事件视频,传播力度稍弱。
02 事关亚裔
美联航事件最开始怎么在国内火的呢?因为最开始的传播者突出了视频中受害者的“华裔”身份(后证实该受害人是越南人)。所以,这件事情除了航空公司专横行为以外多了几重含义——
为什么华裔会在美国遭受这样的待遇?美国所谓的人权在哪里?华裔在美国一直都是受歧视的吗?
这一议题使得中国网友成为了同盟,即使理智告诉你这不一定能证明是歧视事件,但内心认为看到自己同胞受委屈不能不为他发声。
发生在宁波的香港快运航空事件没能火,一方面有冲突较弱、视频冲击力一般的原因,同时它也体现了中国网友对航空公司专横行为的关心程度不高。但是美联航事件发生后,出于为同胞发声的心理,很多不关心航空公司的人也出来发声了。所以美联航事件能在中国快速炒热。
03 丰富的话题性
美联航搞事情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对它怀有愤恨的美国人不是一个两个。这次的美联航事件仿佛一个炸药包,在美国国内炸出了一堆话题。
有分析美联航为什么能这么横的,说自从美国反恐以后给了航空公司很大的特权,美联航又有垄断地位……
有分析事件带来的经济影响的,市值蒸发了十个亿美联航CEO终于知道谁叫“爸爸”了!
有感慨亚裔、华裔地位的,还有起底涉事医生个人负面新闻的(曾有性丑闻且在扑克牌比赛中赢过23.4万美金),马丁大爷也跑了出来,说自己一般不评论时政可这事不行,美联航老必须辞职……
有网友调侃最有效地反抗是老爷子声明美联航CEO不辞职就不更新
多重话题的背后是一个又一个利益联盟,亚裔结成联盟讨论人群,航空公司消费者结成联盟讨论消费者权益……
简单来说,一个事件能够持续发酵(排除人为炒作因素),要么是因为事件本身有疑点,人类普遍都有好奇心;要么是因为事件牵涉多重利益群体,或者牵涉的利益群体的规模非常大,这是大家就会在网上聚在一起要求讨个说法。
生活中我们一般对自己利益有直接的事件比较关注,航空公司的行为无形中侵犯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亚裔群体的利益,这点应该是“美联航”引众怒最根本的原因。
04 意见领袖推动
“美联航”事件发生后,美国多家主流媒体跟进报道,包括白宫发言人也发表了观点。这些有广泛传播力的组织自然会制造新的话题,带动事件进一步发酵。美联航事件传入微博,也有很多微博大V参与讨论,甚至分享自己被美联航坑的经历。
而香港快运航空公司事件一开始没有得到意见领袖关注。而最近,因为美联航事件引发讨论,这一事件与之相似却没有得到解决,本身就成为了一个话题点,受到了意见领袖的关注。如@方可成 @闾丘露薇 等大V最近都转发香港快运航空公司的消息。
社交媒体网络赋权绝对平等吗?
“美联航”事件与香港航空事件的传播差别,令我们不得不想到社交媒体网络上存在话语权的差别。在微博上待久了人都知道,有一些维权事件,无论多起劲的呼吁,总得不到人们的响应。这仅仅是因为信息本身传播力度弱导致的吗?
在社交媒体中还有很多我们看不到的事情——我们看不到农民工在网上求助讨薪;看不到边远地区学生求助得到更多的教育资源;看不到煤矿工人在微博上要求提高矿下安全标准……许许多多我们身边正在发生的事件,尤其是对边缘群体的侵权事件,我们都看不到。
这些事件没有成为网络爆款事件的问题跟前文讨论的航空公司事件不太一样,因为它出现了一个群体——不善于利用网络传播的边缘群体。他们的事件不受欢迎是因为网友不太有兴趣,或者它在网上体现得不那么有兴趣,或者有的就没有在网上出现过。
这或许暗示了,社交媒体不是绝对的平等。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社交媒体的出现确实促进了社会平等。因为它为线下的不平等提供了新的出口。
传媒经济学者喻国明在《互联网时代的新权力范式》一文中提出三种中国社会赋权机制——
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家族是整个社会权力、资源整合的主要组织结构,人际交往呈现“差序格局”,人们会按照地缘、血缘远近来安排关系。所以一个人的权力往往取决于在家族中的地位以及家族的地位。
中国工业化以后,国家掌握了对社会稀缺资源的分配权,新的组织架构消解传统的“差序格局”,个体利益和价值依附于所在的组织。因此一个人的权力取决于其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组织的地位。
网络社区中没有一个绝对化的中心,结构呈离散趋势,个人对组织、国家的依附减弱,交往依赖于兴趣、信任、合作等,个人可以不需要通过权威赋权,个人的权力取决于支持者的多寡。
从演变流程来看,个人拥有越来越大的权力,社会资源开始向个人倾斜,故有维权诉求的人们,在线下没有维权的渠道,可以借由网络获得支持者,与强权组织实现沟通。
但是在社交媒体上,平等不是绝对的。
因为在社交媒体上,第一,懂传播的人会获得更大的话语权。比如,社交媒体上天天都有人说自己受到了骚扰,甚至是性侵犯,但不是每个人的事情都能达到几年前和颐酒店的传播效果。
“和颐酒店事件”中,被陌生男子拖拽险些被强奸的事主“弯弯”是媒体行业人员,她明白网络上的传播规律,所以自己发出的求助帖子当晚得到上万网友转发。
第二,已经处于较大传播效力的网络社交人际网络中的人,在网络上更容易获得话语权。因为微博的年会,很多微博大V私下都认识,一个大V出事,他很容易找到其他大V帮助转发。
因此,虽然社交网络的出促进了社会的平等,让很多现实社会中的弱者找到了维权的途径,同时弱者会比强者更容易受到网友的同情,所以现实社会的不平等得到了缓解,但它仍存在不平等的一面。同样的维权事件,在懂网络传播规律的人手中会有更好的效果;同样处于被公权力胁迫的处境,本身有高效的网络人际网络的人更容易形成声浪。
社交网络本身没有不平等因素,它对每个人都是开放的,但聚拢注意力的能力的养成,除了天赋之外,是要有线下资源为基础的。一个不晓得互联网为何物的人怎么可能成为大V?一个连城市市民网络逗趣的梗都不理解的人,怎么能取悦粉丝?一个不知道网民喜欢看什么类型新闻的人,如何能通过有效地传播手段,让自己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广为人知?因此,这里提及的社交网络的不平等,是实用能力的不平等,深究原因,是现实世界里能力培养过程中(无论有意或者无意)资源的不平等。
那些“消失”的微博事件的当事人很可能没有接触过媒体传播类的知识,有的连怎么上网都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更没有充分的人际网络,他们发的微博很难达到传播效应。
这些人想要聚拢注意力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事件本身具有爆炸性的传播价值。这在当下维权事件频出的网络上已经很难做到了,正如前文所说,每天都有人在网上控诉性骚扰,但是只有少数事件能进入大众视野。
(2)与广大微博网友的利益诉求相同。比如基层选举问题、法制问题、环境问题等,大部分网友自身也会关注的问题。
(3)微博大V协助。这也很难做到,大V每天都有那么多人艾特,信息看不过来。很多人会在大V底下评论,希望获得关注,但是成功地例子很少。
就这样,很多事件在社交媒体上“消失”了。
数字鸿沟
当网络刚刚出现的时候,人们都在欢呼,真正平等的民主社会要到来了。
然而就像电视刚出现时,人们认为普及教育的节目能促进不同社会阶层的磨合,因为底层也有了提升知识水平的渠道。然后研究证明,电视教育节目不能改变富裕阶层和贫困阶层的知识水平差距,因为富裕阶层能更有效地利用电视获得的知识,贫困阶层有时候甚至都看不懂电视在讲什么,结果反倒扩大了差距,这就是“知识鸿沟”。
新媒体出现后,信息技术的发展似乎有同样的趋势,在中国,它可能将加剧了城乡的不平等,形成不同结成群体间的“数字鸿沟”。
当城市的孩子在讨论VR技术、智能手机,有些孩子甚至在初高中就开始学码代码,做APP,然而边远地区的孩子只能靠课本和模糊不清的电视了解外界,有的即使能使用互联网,他们更倾向于用互联网取乐,而非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
较上的阶层依靠信息便利获得更多的资源,较下的阶层使用效率低,有的可能连接入互联网都有困难,何谈从信息社会中获得资源上的优势?
有传播学者2015年回国在乡村进行田野研究,发现许多农民不想负担数字电视机顶盒的费用和有线收视费,放弃收看电视。所有的媒体,包括社交媒体商业性质愈发凸显的话,有一些人就会被“甩”出信息社会大门的外边。
城市网民天天在网上发现、创造议题,而农村大部分的事情在网络上不见踪迹,只有少有极具冲突性的事件才来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这是客观结果,我们无法改变。弥合数字鸿沟,需要的是线下的努力,改善城乡之间的信息闭塞,增强现实中的教育投入。当然,其他网民也要行动起来,对于那些好不容易传到你眼中的偏远议题,有时候一个“转发”,可能会改变一个人的大半生。
本文为独家原创内容。撰文:万斋;编辑:走走、万斋。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图片
购买《经典童话光影绘本》~~
或者点击“阅读原文”去我们的微店看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