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上午好,中午好,下午好,晚上好
点击上方胶卷迷俱乐部快速关注
祝大家新年快乐
如果只是看上图的局部,可能不懂相机的人不会觉得这是一台相机的顶部而是某台什么仪器的的仪表盘。
这是尼康35Ti相机的顶部,他们用指针的方式来显示相机的各种信息,也是这台相机的最大特征,但是这种指针做得最出名的可能就是尼康这个Ti系列傻瓜机了。
后来COSINA福伦达和爱普生合作的R-D1也采用了这种设计。
尼康35Ti是1993年推出的全自动便携式相机,也就是高级傻瓜机,第二年又推出了28Ti。
这款相机要先于美能达TC-1推出,就高端傻瓜机来看尼康倒是走在了很前面,不过就傻瓜机整体发展来看尼康的动作还是略微滞后,所以尼康这台相机在镜头上没有进行太多的炒作,和后来专业傻瓜机的销售思路也不太一样。
另一方面,虽然尼康35Ti的体积也比较小巧,但比起后来的便携相机,体积又有点偏大。当然,尼康35Ti的体积偏大和加入自动对焦技术需要占用不少体积有关。胶卷相机的空间使用要比数码相机紧张得多。
这台相机最大的特色就是这个仪表盘,甚至可以说是这个相机的最大卖点,仪表盘有分别有光圈(左),对焦距离(右),胶卷使用数量(上),曝光补偿(下),非常有创意,在机身内部的取景器里可以看到相机的快门速度。
自动相机和手动相机不同,自动相机的参数调节需要提示,那个时候流行的是液晶显示,1980年代已经很常见。而这种指针提示不仅新颖直观,同时也可以契合自动对焦模式,不看取景器直接利用仪表盘进行低视角拍摄。
一般高端傻瓜机没有纯M档,只有A和P两档,尼康这台相机也是一样。
总体来看傻瓜机的操作性都很强,毕竟是全自动相机而且携带很方便,这里的自动还包括自动对焦的是真正的全自动。尼康35TI的镜头可以收入机身内,然后有一个保护盖可以关上,这是许多高级傻瓜机的标准设计。这让这台相机可以变得非常规则,便于携带。
35Ti仍然是一台口袋相机。
35TI的镜头是一枚尼克尔35/2.8镜头,和T3,MINOX 35的规格一样。这枚镜头的名气远没有其他傻瓜机上的镜头响亮,结构是6片4组传统双高斯结构,没有非球面镜片。虽然6片4组常见于50标头,但是这种结构把后组设计大后,也经常见于35/2.8这个指标。
这枚镜头在分辨率,色彩等发挥上可谓是中规中矩,由于不需要考虑体积问题,只需要考虑伸缩,所以镜头整体体积也比较大,这点反而保证了2.8和4.0光圈的性能。
35Ti也可以认为是尼康的一次复古尝试,使用适合机身的特质镜头。不过,尼康Ti系列并不是以镜头作为主要卖点的,这与TC-1和T3不太一样,尼康的卖点倒是真的放在复古上的。
35Ti和28Ti后,尼康并没有继续发展这个系列相机,还是在专注开发各类单反。当然,各家便携相机也基本没有怎么进化就迎来了数码时代,而这些相机里只有GR突入了数码时代并发展,CONTAX也突出了但很快放弃了。不过数码时代后,这个类型的相机各家也都有,尼康曾经出过一台COOLPIX A,当然那上面是没有指针的。
不过,这种指针设计是很容易出问题的,非常容易故障,这也是这个系列相机人气不算高,价格也不太高的原因之一。现在便携机都涨疯了,35Ti很多也就是4000到5000左右,当然也不便宜。
这种早期全自动相机的自动对焦模式比较落后,不太容易对准,在使用的时候还需要注意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