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导演帮
中国导演第一社群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电影工厂  ·  《哪吒2》牛了,中国影史票房断层第一!!! ·  19 小时前  
银幕穿越者  ·  春节档票房95.1亿背后:《哪吒2》最终票房 ... ·  昨天  
Sir电影  ·  春节档结束后,真正吓人的来了 ·  2 天前  
江苏新闻  ·  8.84亿元!创造江苏新纪录! ·  2 天前  
投资界  ·  破30亿,哪吒杀疯了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导演帮

短剧怎么赚钱:平台短剧和小程序剧商业模式简析

导演帮  · 公众号  · 电影  · 2024-12-31 22:53

正文


近三四年来,微短剧市场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作品数量连年翻番。制作成本的亲民化,让许多中小团队纷纷入局,海量内容如潮水般涌进市场,微短剧也在不断拓展其商业版图。除了产业规模扩大,短剧的受众也在逐年扩容。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微短剧打破年龄与地域的藩篱,无论是一线城市忙碌的白领、三四线城市的小镇青年,还是退休在家的长辈,都能在碎片化时间里沉浸于短剧世界,为后续商业模式的运转汇聚起了磅礴的流量。


01


平台短剧的用户付费模式

长视频平台短剧以横屏为主,每集时长在5-15分钟,集数通常在20集上下不等,最长可超过40集。其变现模式主要为平台版权采买、播放分账、广告植入,本质上仍然是传统长视频内容变现。短视频平台短剧则以竖屏为主,每集控制在5分钟以内。变现模式主要为基于短视频商业生态,通过广告(品牌定制、植入等)、直播带货(靠短剧内容积累粉丝,后续直播带货转化)变现,付费也有尝试。

目前抖音和快手两大平台的短剧观看模式以 IAA(In-App Advertising,应用内广告)、IAP(In-App Purchase,应用内购买)、IAAP(混合模式) 为主,IAAP一般采取前两种模式混合,通常以应用内广告为主,用户付费购买为辅。

IAA采用广告直给,通过视频广告、横幅广告、插屏广告等方式,实现流量变现。 视频广告通常指在短剧播放的间隙,弹出15 - 30秒的广告,一般是手机游戏的热血预告、电商平台的限时促销或小说平台引流,用动态画面与声音强势夺人眼球。横幅广告常出现在微短剧画面顶端或底部,虽然只占用一小部分屏幕空间,却持续曝光,多为APP的下载引导。插屏广告通常在剧情转折处和章节切换时出现,以整幅画面冲击用户视觉。

IAP模式依靠用户付费,相较于IAA模式用户体验更佳。 IAP模式微短剧的购买类型有去广告订阅、特定内容解锁、虚拟商品服务等。 去广告模式一般只需要用户每月花9.9-19.9元,就能告别恼人的广告,畅享纯净短剧时光,这对观看连贯性要求高的用户极具吸引力。至于特定内容解锁,一般以独家爆款短剧居多,对于未删减版内容,许多用户会心甘情愿掏钱购买观看权,制作方也可以借此挖掘热门内容更多价值。虚拟商品服务则是吸引用户打赏,购买剧中同款道具、角色皮肤,或是解锁特殊剧情分支、互动权限(一般出现在互动短剧),增强了用户与短剧的情感连接与沉浸感。 IAP模式聚焦于用户需求,用优质内容、独家权益诱导付费。一旦用户尝到无广告、特殊内容的甜头,便极有可能续费,这种模式的变现比IAA模式更加稳定。

与短视频平台稍有不同的是,长视频平台如爱优腾芒的横屏短剧则与长剧集观看模式相似,用户只需购买平台视频会员即可观看。 而抖音最近也新推出了短剧卡 ,有“千部短剧免费看”和“免除广告特权”两项基础权益。购买短剧卡后,除了跳过广告,用户还可以解锁超4000部抖音平台短剧。

另外,分账机制带动了微短剧行业的激烈竞争,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短剧精品化。 今年十月起,爱奇艺、腾讯、抖音等平台纷纷推出了全新分账规则,短剧分账在不同平台的比例各有千秋。10月8日起,优酷短剧S级单价定为16元,A级单价定为8元。10月27日,腾讯视频对精品短剧分账规则全面升级,在原有分账策略基础上增加会员拉新激励,同时新增 “优秀作品激励计划”“深度合作厂牌激励计划”。11月1日,爱奇艺提高了短剧分账单价,并将作品 分账有效时长表现纳入定价考量标准;“短剧场”“微剧场”内微短剧由爱奇艺VIP专享,无需额外单点付费,尝试将超过70%的收入分给制作方。


02


平台短剧的广告盈利模式

和视频广告引流变现的强势相比,广告在短剧中的软植入则追求润物细无声,从角色的服装配饰到日用产品,处处暗藏品牌LOGO。广告主们也瞄准了不同年龄、性别等阶层的用户,把汽车品牌植入赛车短剧,运动品牌植入校园题材,借情节关联去深化观众对于品牌的初步印象。

品牌定制短剧更加深挖品牌内涵。专属剧情创作上,片方会贴合品牌需求与特质定制内容, 剧情围绕品牌的核心价值、产品特点或品牌故事展开,能够更深入地传达品牌信息,与观众建立情感连接。 例如,丸美就通过与达人及专业影视公司合作,制作了覆盖各种热门类型的短剧,并且在宣发文案中融入“丸美四抗”话题,实现了从观剧到购物的无缝衔接。 而品牌形象塑造则靠剧中角色的言行来彰显品牌价值观 ,比如在一部环保主题定制短剧中,主角投身环保活动,或者在护肤品牌定制剧中,霸道总裁送给女主角礼物,上面印着大大的国货护肤品LOGO等,这些剧情设计都在 无形之中拔高了品牌在观众心 中的形象。

除了美妆护肤品以外, 餐饮行业也掀起了一股定制剧热潮 :肯德基推出短剧《重生之吃货皇后惹不起》、麦当劳推出《重生之我在麦当劳修炼魔法》、蜜雪冰城上线《雪王的穿越日记》、太二酸菜鱼推出《实习霸总狂宠卖鱼妹》……就连曾自诩高端连锁的星巴克都推出了自制短剧《我在古代开星巴克》,带动了单品销量增加,让星巴克新品一度成为爆款,卖出了10万+的月销量。

在微短剧的商业生态中,广告分成与收益模式呈现出多元化的格局,精准契合着不同的营销诉求,其主要按播放量、点击量和观众行动进行分成:

如果根据短剧的播放量来计算广告收益 ,那么平台会与创作者或制作方按照一定的比例分成。通常情况下,播放量越高,广告收益也就越高,一些平台的创作者可以从每1w播放量中获得10-15元的广告收益。 如果按照点击量分成 ,当观众点击短剧中的广告链接时,创作者或平台就会获得相应的广告点击收益,这种模式更注重广告的互动性和转化率。 如果按行动付费 ,那么观众在观看短剧后,只有完成了广告主所期望的注册、购买、下载等行为,创作者或平台才能获得相应收益。对广告主来说,这种模式能够更直接地实现营销目标,所需要支付的广告费用也更高。


03


电商购物转化

随着直播带货的兴起,短剧也开始尝试这种新型盈利方式。通过将短剧中的道具、服装等商品的链接植入画面下方或评论区,让观众在观看短剧的同时可以直接购买心仪的商品。例如网红萌叔主演的珀莱雅抖音定制剧中,用户可以点击下方的“相关搜索”跳转到珀莱雅商城页面;淘宝、拼多多、京东等电商平台也直接设立了短剧栏目,以便在应用内直接引流。 这种“边看边买”的购物体验极大地提升了转化率,为短剧制作方带来了额外的收入来源。


04


小程序剧商业模式

在500亿的市场产值中,小程序剧几乎占比高达80%,这与其传播和引流手段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市场中, 小程序短剧模式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投流 ,流量平台分总流水的主要部分。宣传方把短剧高潮剪成30秒以内的短视频,再带上热门话题标签,投放到Dou+、粉条等进行推广,便可以精准触达目标受众,将用户引流到小程序进行观看。另一种重要的传播手段是 社交裂变 ,在这种手段中,最常见的莫过于邀请新用户使新老用 户都获得观影权限,与此同时,配合排行榜、积分兑换,可以激发用户的“安利”热情,推动小程序流量迅速裂变。

在微短剧的盈利版图里,收费策略可谓花样百出。其中,逐集解锁深谙观众心理, 首几集免费钓足胃口,后续每 集收取小额费用,借“沉没成本”诱导持续消费。 整剧买断主要针对口碑火爆的热门剧,平台推出一次性买断价格,比逐集累加更显优惠,让观众觉得占了小便宜,还能毫无间断地一口气刷完剧情,大大提升追剧的爽感。包月畅享契合观众多种需求,平台精心设置不同档位的包月套餐,提供新剧抢先看、免广告等增值服务,提升用户留存与消费频次。


05


模式对比与融合

横屏剧以芒果、腾讯、爱奇艺等为代表平台 ,有平台流量保底,以及部分艺人自带流量,虽然分账上限高但竞争十分激烈,一般以平台定制剧和分账剧为主,其收入依赖平台会员订阅和广告植入; 平台竖屏剧以抖音、快手为主要平台 ,以品牌定制剧和用户付费剧为主,其盈利模式主要为流量激励分成、直播带货联动和品牌推广,利益分配多为平台30%、制作方70%。 小程序剧盈利模式以充值解锁剧集、广告变现、平台分销合作为主 ,代表平台为九州、点众、容量等,其营销高度依赖流量投放,投流开 销可高达90%。虽然自主性强、盈利灵活,但由于高度依赖投流,需要自行承担引流风险。

目前微短剧的联合出品、版权互通渐成趋势 ,平台通过推广优质剧上小程序扩大收益,小程序则通 过爆款剧回流平台为其增加热度。短视频平台和电商平台也尝试版权互通,例如淘宝自制剧《王妃娘娘,有人下单啦!》同时上架抖音和淘宝平台,由于淘宝短剧模块流量较低,因此版权方选择在抖音推广剧集,引导用户到淘宝平台下单。


06


行业未来展望

根据《白皮书》,微短剧APP海外下载量中国领跑,已经成为文娱领域继短视频后又一独领风骚的应用品类。截至今年8月, 头部海外微短剧APP的2024年累计下载量达1.62亿次。 其中,点众科技旗下平台DramaBox以8954万美元的收入超越枫叶互动(中文在线)旗下ReelShort,成为目前收入最高的海外微短剧平台,实现了市场份额和收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