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悄然而至,恰逢杨柳纷飞、过敏高发的季节,抗过敏成为广大出游人群关注的焦点。据《春季过敏季前瞻报告》显示,自3月中下旬起,全国整体过敏用药需求呈现持续攀升的态势,相较于去年同期,需求量更是激增了1.6倍。
在抗过敏领域,有一个特殊的群体被称为
“氯雷他定人”
,他们因对
氯雷他定
药物的依赖而备受关注。百度数据显示,2022和2023年搜索过敏性鼻炎相关共现药物词条中,
氯雷他定
始终占据第一名。
近20年来,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据公开数据显示,我国每100人中就有高达40人患有过敏症状,这使得抗过敏产业市场规模接近300亿。
氯雷他定
成为抗过敏药中的硬通货,全国30多家内外资企业在争夺这一市场。
在国内市场,多家药企也争先布局。据药融云数据统计,目前有
153条
氯雷他定
的生产批文,生产企业超100家,包括
北京双鹭
、常州四药制药、正大天晴药业
等。
截图来源:药融云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从药品品种的角度来看,
氯雷他定片
拥有该药品批文的企业数量最多,高达36家。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
,有15家企业获得相关批文,紧随其后的是
胶囊剂型
,共有14家企业获得了相关批文。而糖浆剂型也备受关注,共有11家企业获得了批文。
截图来源:
药融云
中国药品批文数据库
在一致性评价方面,
扬子江药业、江苏万高,成都倍特
等32家企业过评了
地氯雷他定口服溶液、地氯雷他定片、
氯雷他定糖浆
等7个品种。
在仿制药的布局领域,
氯雷他定
这一品种在国内引发了广泛关注。目前,已有
江苏广承药业
等7家企业积极提交了
氯雷他定糖浆
的仿制申请,积极挖掘这一潜力巨大的市场,期望能够从中分得一杯羹。
截图来源:
药融云中国药品审评数据库
抗过敏药物
的销售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每年分季度来看,春秋季节尤为突出。这是由于百花盛开,花粉数量增多,导致过敏人群和就诊用药的需求相应增加。
从在全国院内市场来看,
氯雷他定
相关品种的销售表现尤为亮眼。其总销售峰值超18亿元,显示出强大的市场潜力。2023年
(截至Q3)
,
氯雷他定
相关品种的销售额已接近12亿元,表明其在抗过敏药物市场应用前景乐观。
截图来源:
药融云全国医院销售数据库
从品种角度来看,在2023年全国院内市场中,
氯雷他定
相关的抗过敏药物TOP10榜单中,
枸地氯雷他定片、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及
地氯雷他定胶囊
这3个品种主导了销售市场。特别是
枸地氯雷他定片
,以高达59.31%的市场份额独占鳌头,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紧随其后的是
地氯雷他定干混悬剂
,市场份额达到13.77%。而
地氯雷他定胶囊
则以9.54%的市场份额位列其后。这些数据显示出
氯雷他定
相关抗过敏药物在市场上的强劲竞争力。
截图来源:
药融云全国医院销售数据库
氯雷他定
相关品种,从企业方面来看,2023年在全国院内市场TOP10榜单中,
扬子江药业
以显著优势占据近6成市场份额,稳居领先地位。紧随其后的是海南普利制药,以近15%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展现了强劲的竞争实力。合肥某企业则以9.67%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同样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截图来源:
药融云全国医院销售数据库
随着过敏性疾病患病率的持续上升和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抗过敏药物市场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
氯雷他定
作为抗过敏产业的C位,其市场需求和销售额持续增长,吸引了众多药企的关注和布局。
在国内市场中,
扬子江药业
凭借强大的研发实力和院内市场亮眼的销售额稳居领先地位。同时,其他药企也在纷纷布局,抢占这个潜力市场。未来,随着抗过敏药物市场的不断扩大和技术的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