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较传统的连锁酒店,OYO更像一个“新物种”。
这首先体现在OYO中国的高管层面。最早加入公司的高管CFO李维,此前为神州租车CFO,与瑞幸咖啡创始人钱治亚曾同为神州系掌门人陆正耀的直接下属;此外,首席运营官施振康来自造纸业、首席收益官朱磊来自百威英博、CTO邹嘉来自摩拜单车——几乎无一高管具有酒店背景。
甚至在一线人员的招募上,OYO也并不看重酒店背景。“我不认为一定要有酒店资质,我们需要的是有综合管理的能力,还需要大量技术端的人才,”OYO首席人力官凌振文强调说,“再用传统的思维做酒店管理,一定是死路一条。”
“一开始,很多人看不懂OYO在做什么,”一位OTA从业者表示,尽管主体是酒店,但许多迹象表明,OYO或许意在做OTA平台,“但与OTA的发展方向相反,OYO是先把酒店连接起来,然后从线下为线上引流,等平台聚集一定流量后,再发展其他业务。”
根据OYO一位酒店业主介绍,OYO会在加盟酒店前台摆放二维码,引导客人下载App,完成注册的新用户将会获得30元优惠,这部分差额由OYO在月底时统一向业主返还。
OYO与OTA平台的关系,一度也在验证“反向发展”存在的可能性。在2018年夏天,也是OYO扩张速度最快的时侯,携程、美团均以OYO加盟酒店“名称与工商信息不符”为由,先后在平台上下架其加盟酒店。
直到此次发布会前三天,OYO才先后与携程和美团达成合作,重新上架两个平台。多方消息透露,为达到此次合作,OYO支付了数亿元的“天价通道费“,在发布会后的采访中,凌振文对这笔费用表示”不做评价“,他同时回应称,一定要与OTA合作,”多多益善“。
虽然与OTA达成和解,但OYO面临的挑战还远未结束。如今,背靠华住的H酒店,或将成为OYO新的威胁。
在此次发布的两周前,李维对媒体承认,华住、如家是OYO在中国市场上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但早在2017年,华住即对OYO的印度集团总部战略投资1000万美元,如今,面对华住“亲自下场”支持一宿和H酒店,李维嘀咕说,“他们怎么可以这样呢”。
在业界看来,华住投资H酒店,更像是一场传统酒店者对入侵者的“狙击”。
“原来一年开10家店、开100家店,现在一年开1000家店,但是怎么开速度都不够快,”季琦这样分析投资H酒店的原因,“中国酒店行业存量巨大,我们积累了多年的经验心得,可以与存量酒店市场分享输出,所以看到H酒店时,我们挺兴奋,很坚定地投资了这家公司。”
但这也奠定了H酒店将更靠近传统连锁酒店的发展方向,除了公司创始人夏青宁曾是艺龙负责酒店业务的副总裁,几位高管也均有华住、艺龙、携程等背景。在一些加盟规则上,H酒店也更加严格,会设定加盟酒店营业额、房间数的基本门槛,与OYO仅需签订一年合约相比,H酒店至少需要签约两年,而且“违约条款说得比较严格”。
在OYO最看重的“速度”上,H酒店反而相对缓慢,在其计划中,达到2万家酒店的时间将是成立的第四年,仅为OYO“两年2万家”速度的一半。
“作为集团来说,我们需要一定的规模,但牺牲质量品质换取规模,不值得。”季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