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守望家庭
在这弯曲背谬的时代,让我们一起守望家庭。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自贡网  ·  荣县无人机立功啦! ·  16 小时前  
自贡网  ·  2.8亿“大项目”!涉及62.4万人次—— ·  3 天前  
自贡网  ·  荣县:暖心举措助力农民工返岗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守望家庭

夫妻之间,你真的会沟通吗?(上)

守望家庭  · 公众号  ·  · 2017-03-29 13:03

正文

“所以你们要彼此认罪,互相代求,使你们可以得医治。义人祈祷所发的力量是大有功效的。”

——新约•雅各书5:16


“一切苦毒、恼恨、愤怒、嚷闹、毁谤,并部分一切的恶毒,都当从你们中间除掉;并要以恩慈相待,存怜悯的心,彼此饶恕,正如神在基督里饶恕了你们一样。”

——新约•以弗所书4:31—32



学习沟通前必须知道的事


沟通有多重要


今天分享的内容 ,是在婚前辅导关于沟通那一课的基础上扩展而成的。 这个主题我们计划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讲夫妻之间沟通的一些原则,第二部分分享情绪和愤怒这两方面的内容。


在婚前辅导的课程里,有关沟通的内容是放在夫妻在家庭中的角色和责任那一课之前就要学习的。这个次序可能令一些弟兄姊妹觉得惊奇。因为在我们通常的观念中,夫妻的角色和责任可能更重要,例如很多婚礼上的证道,都会讲圣经以弗所书中教导的内容——丈夫是家庭的头,妻子要顺服自己的丈夫,丈夫要像基督爱教会一样爱自己的妻子。婚礼证道很少涉及沟通。但是在婚前辅导课程中,却是先讲沟通。把沟通放在婚姻的意义和要求之后的第一位,这样的安排,就表明了沟通是婚姻当中一个非常大的挑战。


很多家庭中,夫妻之间的矛盾百分之九十都是由沟通引起的。例如,往往不在于你说了什么,你说什么可能对方都没有听清,反正你说了对方就发怒了,因为你说话的方式,对方不喜欢。所以,沟通方面的问题常常成为家庭矛盾的焦点,而且会产生非常严重的后果,严重到这方面的问题可能会给婚姻带来巨大的危害。甚至,有时候离婚就是长久以来沟通所遗留的问题造成的,没有什么大问题,就是不好的沟通模式积累矛盾所导致的。



沟通是一项大多数人自以为掌握但却并未习得的技能


但同时我们会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就是我们常常觉得我们都会沟通。大多数人以为,自己不需要学习沟通,天然就会。而实际上,沟通是一项需要学习的技能和一种需要训练才能获得的能力。我们的孩子,从上幼儿园就开始学钢琴、学跆拳道、学轮滑、学英语等等,每一个人从上学到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都会上各种培训班,学各种各样的东西,学各种技能。但似乎我们却很少去学习如何与人沟通。虽然现在职场上有关如何沟通的训练很多,如工作当中怎么和你的上级、同事去沟通,但很少有培训是讲家庭当中怎么沟通的。

为什么婚姻中如何有效沟通的学习这么少呢?因为我们觉得我们都会沟通。为什么会这样认为呢?是因为我们觉得我们都会说话,也就是说,我们把“沟通”的含义跟“讲话”的意思基本上等同起来了。我们认为什么叫沟通呢?就是见面我跟你打招呼说你好,或者吃饭的时候,我们说今天饭做得不错,或者晚上大家一边看电视一边说这个韩剧怎么怎么样,我们觉得,只要彼此谈话了,就叫沟通了。在宽泛的意义上这当然可以看作是沟通,但是距离我们所说的婚姻中夫妻双方良好沟通的要求还很远。会说话只是良好沟通的基本前提而已,话语只是沟通的方式和工具之一。 因此,我们要特别从沟通最基本的层面来跟大家分享沟通的必要、沟通的内涵、沟通的原则以及沟通的方式。


为什么需要良好的沟通能力?

第一个原因:我们总以为我们知道别人在想什么,同时我们也以为别人知道我们在想什么。


在这方面,对于不熟悉的人,我们可能没有这样的期待,但是对于我们熟悉的人,比如自己的好朋友,熟悉的同学,尤其是配偶,我们心中基本上都有这样的期待。甚至我们心里想一件事的时候,我们还没有跟对方去说,就认为对方已经知道了。我们以为夫妻之间应该有这种神奇的感应。在我们家,我和妻子有时候的争执就是因为这一点。她还没回家的时候,我想到一件事,想完之后,我就以为她知道了。然后她一进门,我就开始跟她说,你怎么看某件某件事,她说你从来没说过,我说我早就跟你说过了,我甚至还煞有其事地说,我一定跟你说过,是你忘了。



这是夫妻沟通中常见的问题,甚至在谈恋爱的恋人之间也有这个问题。弟兄还好一些,姊妹们往往存着一种幻想,她要找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她要找一个“善解人意”的人,这个善解人意主要是对自己的“善解”,就是我是怎么想的,我只要说一两句话,他就必须非常清楚准确地把握我的意思。她认为,这样才叫心有灵犀一点通。然而我必须要说,这样的人很少。我们不要有这样的幻想,即使真的有一天夫妻之间默契到一个程度,一件事一发生,你还没有和对方沟通,你就知道对方是怎么想的,那也是在长期的家庭生活当中,两个人彼此磨合、靠良好的沟通模式达成的。并且,必须是靠良好的沟通模式,而不是靠不好的沟通模式。吵架的模式达不到这样的效果,吵架时说的话,往往让你无法真正了解他背后的意思,你不知道他心里是怎么想的。所以,有时候夫妻之间会让人大吃一惊,你觉得这件事他应该这么去做的,没有想到他会说,“不,我的想法是那样的。”因此,良好的沟通模式是长期磨合才能培养出来并实现比较深层的默契的。


因此,为什么说沟通是如此必要呢?首先就是因为,对方的感受和想法,你往往不知道,而你的感受和想法,对方也不知道。我们需要意识到这两个方面的问题。虽然我们常常觉得,他怎么想的、他的感受,我都知道,我怎么想的、我的感受,他也应该知道,事实上却不是这样的。所以,不能猜测,不要凭感受。这是我们讲到为什么需要沟通的第一个原因。



第二个原因:夫妻双方的差异


夫妻双方的差异,首先是两性的差异。男性和女性有很大的差异,这是我们必须承认的。弟兄往往容易简单化处理问题,弟兄们可能会想:这有什么啊,我们都是人,既然我能接受,你也就能接受,我这么想,你也应该这么想。弟兄们有时会忽视姊妹内心的很多感受。但我们要知道,感受有时候比想法重要。也就是说,感性有时候比理性重要,你的理性其实是不提供动力的,但感性往往能提供让一个人做事采取行动的力量。比如,当我们说“被爱冲昏了头脑”,就是指某种感情已经代替或者遮蔽了你的一些基本判断,家庭当中,有时候你会发现对方气急败坏了,怎么完全不讲道理了,你就知道他的情感胜过了他的理性。这种情况是客观存在的。我们后面会提到沟通当中一些颠覆我们日常观念的观点,比如,有时候,我们需要注重感受超过注重道理。


除了上帝所赋予的两性差异之外,还有我们各自背景的差异。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经历都不一样,受的教育也不一样,家庭环境不一样,周围的朋友、同学也不一样,并且,对方经历的很多事情是你根本没有经历过的。这个差异有时候大到一个程度,会让我们完全无法理解对方,甚至你会觉得对方有问题。事实上,很多时候,是我们双方都有问题。 背景的差异再加上人性的弱点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会把我们过去所经历的,当作是普世的、所有的家庭、所有人都应该遵从的。我们可能会把我们自己的那些标准,当成了普遍适用的真理。


我曾举过一个例子:我一直认为,炒完菜就应该在第一时间、趁着锅热就把锅给刷了,我觉得全世界所有的家庭都应该这样,只要是弟兄,理工科出身的、理性一点的,都应该这么做。虽然我妻子也说,我就想让它泡一会儿不行吗?但我心里一直不服气,直到有一天我听到有人跟我说,哇,那多毁锅呀。那句话对我触动非常大,我终于明白,还有另一种“理性”视角,就是说从物理学的角度看,趁热刷锅是对锅不好的,因为热涨冷缩的原因。



我们发现,我们的背景差异,有可能带来很多冲突,并可能持续我们的一生,你常常觉得别人的方法不好,只有你的方法最好。但是在家庭中,很多事情并不存在一个最好的方法,甚至我们可以说,即使你的看法是对的、是好的,也不一定就要在家庭当中要求别人必须照你的方式来。世界非常精彩,上帝给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个性、不同的恩赐,我们必须尊重这一点。我们在考量婚姻时,有时是会考虑门当户对的因素的。不是说考虑谁家有钱谁家有地位,而是考虑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当差异大到一个程度时,我们会提醒,你们考虑过将来的挑战吗?如果存在巨大差异,这个差异在他们各自的生命当中造成的张力大到一定程度,会每天吵架,那我们可能会建议他们慎重考虑两人的关系。冲突可以有,但是不能让冲突构成你们生活中的主题。


第三个原因:我们都是罪人


之所以要提到我们都是罪人这点,是因为这一点关系到了沟通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们都有一种既定的反应模式,跟人说话的时候,我们里面会有一个我们自己可能都没有意识到的模式,就是别人只要一说某一句话,你心里立刻就会出现一个你特有的反应。


例如,在我们家,我内心常有的一个应对模式就是怀疑模式,可能很多人都有。在某些场景下,只要这人跟我说某些类型的话,我就怀疑他是在指责我。比如说,我妻子要喝水,发现壶是空的,就说:没开水了。我马上说,你不知道我很忙吗?她其实不是在定罪我说,你为什么不烧水呢?她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没有热水了”,可是我心里的第一反应就是,没有热水是个不好的事,我不能承担这个没热水的责任。


而且,作为罪人,我们很多时候是凭着在罪性当中的感受去判断一件事情的。很多事情我们是凭感觉——“我觉得就是这样的”。我们家的冲突有时就是如此,我妻子说完一句话我就说,你别说了,我知道你什么意思。她说你知道吗?我说你就是这个这个意思。她说我不是这个意思。我说我还不知道你吗?我觉得就是这个意思。我们凭着一种感觉就说,我觉得你就是这个意思。但事实呢?罪人很多时候不关注事实,只关注自己。



我常常说,我们不要把自己当上帝。每个人心灵的领域,是上帝没有给其他人人开放的,是唯独属于神自己的。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良心原则”,意思就是,一个人内在心灵当中的是非、善恶的判断,是唯独属于神的,上帝没有把它开放给其他人。你想侵入那个领域,你想代替他说这就是对的这就是错的,是不可能的。只有上帝说,来我们辩论,“你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那是在良心的法庭上,上帝告诉他,你是有罪的,你不服的话,我来告诉你为什么我说你是有罪的。当你承认你有罪的时候,上帝还可以让你的罪被洗净,让我们天良的亏欠被洗净。但我们在家庭的沟通中,夫妻的一方、特别是丈夫,常常会代替上帝的角色:你就是这样的,我已经审判了,你不用说了。姊妹有时候也会这样,说“他就是这样一个人”。


很多时候,我们沟通时看重自我的感觉超过了看重事实,就因为我们里面有这种扭曲的判断,相应地,我们可能就会有很多的臆想和猜测。


因为有这三个层面的原因,所以我们需要沟通。我们会看到,人与人之间的沟通——不仅是家庭范围内的沟通,只要是沟通,本质上就是一件“非自然”的事。也就是说,良好的沟通能力,不是天然的,不是天生的,是需要经过训练的。没有人天生就掌握了高效的、良好的沟通模式。如何与人沟通,是一个必须要学习才能获得的能力。


能够建立和深化关系,才叫沟通

聊天、讨论和演讲从某个意义上讲都不算为沟通


那么,究竟什么叫沟通?既然沟通如此重要,我们就要知道沟通的内涵。如果沟通不是简单的说话,那我们在一种比较平和的氛围当中去说一些有信息含量的话,是否就是沟通了呢?比如,聊天是不是沟通?讨论是不是沟通?在某个学术会议上,制订发言的规则,一个人做主题发言5分钟,另外两个人各发言3分钟,其他人可以有1分钟的回应,第二轮根据回应再有一次回应——这种模式算是沟通吗?


从某个角度来说,这都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夫妻间的沟通。那个学术会议可以叫开会。只是,很多时候,夫妻彼此之间的沟通模式,是连开会都不如的。开会尚且有基本的尊重,等一个人说完了,下一次轮到他的时候再发言。但我们发现,夫妻间的沟通,很多时候都是抢着说,常常打断对方说,你别说我先说。或者指着对方说,你闭嘴。我们常见到的我们以为的沟通,就是这个样子。



究竟应该怎样定义沟通?夫妻间的沟通,或者说亲密关系间的沟通,应该定义为“对关系的建立和进深”。这既是沟通的定义,同时也是沟通的原则。如果今天你跟一个人谈话的时候,你心里已经打定了主意说,我去了就是要骂对方一顿,训斥一顿,发泄一下情绪,那我基本就会建议你还是先别去了。有时候,我们可能打着沟通的旗号,说我去跟对方沟通沟通,但其实是去告知、去通知、去教导、去定罪、去发泄,这都不叫沟通,这些是单方面的自我表达、甚至是对对方的轻视或者是伤害的行为。


当你想要沟通的时候,必须先从最基本的内涵来思考:我下面要说的话、我要采取的行动,有助于我们建立一个良好的关系吗?有助于我们原有关系的恢复吗?有助于我们原有关系的进深吗?也就是说,当你所做的,是增进你们两个人彼此的关系,这才是沟通的内涵。如果你们谈完之后,彼此之间的关系没有增进,这个沟通就是一个失败的沟通。所以一定要注意这一点:你说的话是让你们的关系更远离了,还是更增进了呢?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