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月9日,正月十六,很多城市复工在即,周一就要上班了。
因此返程客流,以及上下班通勤客流是否带来新的一波疫情,就是接下来两周需要重点关注的。
根据截止2月8日晚24时的官方卫健委数据来看,疫情在慢慢的好转:
全国(除湖北省)新增病例已经持续5天下降,整体趋势持续稳定向好。北京、上海和广东的新增病例也在持续下降,但疑似病例总数始终在上升,应该是在面临返程客流的压力。浙江的疫情也在持续好转。重点的一线城市北京、上海、广州和深圳,包括直辖市重庆,疫情发展趋势都算不错的。
这个结果也说明春节到元宵节的两周隔离还是有效的,遏制了疫情扩散的势头。但也没有实现达到拐点的预期结果,所以现在不得不让战线一再拉长。
那么最大的悬念就是这波疫情究竟什么时候结束?这也关乎了万千百姓的生计问题。目前的疫情防控态势就是每个城市激烈的贴身肉搏的巷战,虽然惨烈,但是从数据上看,趋势是越来越好的。主要的不确定因素就是返程和复工之后,疫情是否会继续抬头。这就是接下来两周最大的考验了。
如果能够顺利通过这两周的考验,成功实现拐点的话,我个人觉得再需要2-4周左右的时间,在湖北之外的地区差不多可以结束疫情。但如果这两周疫情持续胶着,甚至有些城市继续扩散的话,很可能就再需要2-3个月时间才能在湖北省之外地区结束疫情。
所以我个人的估计是:湖北以外地区,乐观的估计是3月结束疫情,悲观估计是6月结束疫情。
至于湖北省,特别是武汉,就像一个无底洞,还不知道要填多少医疗资源,才能见底。已经无法估计疫情的真实情况了。
全国和重点省市的疫情数据
我统一用三个指标来衡量疫情发展趋势:
-
现有疑似:当前疑似患者总数,所有确诊患者都会从疑似患者中来,可以提前预测确诊病例的发展速度;
-
新增疑似:每天会发现多少可疑的病人,表明了当前排查力度,并可以预测传播的趋势;
-
新增确诊:每天新增加了多少确诊病人,新增确诊的趋势可以衡量疫情发展的严重程度;
全国(除湖北省)的疫情已经持续5天以上保持平稳,并缓慢下降了。
全国(除湖北省)新增确诊病例从前一天的558下降到
509
人。希望能够持续保持下降的趋势。新增疑似患者也从2141人下降到1849人。
上海市的新增确诊病例也持续4天下降了,昨日新增确诊患者
11
人。
但疑似患者和新增患者都在上升。
类似的趋势也出现在北京和广东的疫情趋势上。
北京的疫情发展趋势和上海类似。
广东也同样如此,新增确诊病例持续下降是好的趋势。但要警惕的是疑似患者的持续上升。提示可能和返程客流高度相关。
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加起来新增确诊一直持续下降,昨日加起来总共只有
41
人。
最后是浙江,在严厉的防控措施下,疑似和确诊都呈现下降的趋势。
纵观湖北省外的各个重点省市,以及全国的疫情趋势,呈现全面好转的态势。我们要在保护好个人安全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复工。或长或短,这场灾难终将过去。
当我们身处这场灾难之中,总是难以避免的代入当下的焦虑情绪,容易把事情看得特别严重;而当我们站在未来回顾现在的这场灾难,又总会忽视很多本来应该避免的错误,从而让灾难在历史的长河中一再肆虐。
今天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核武器,而是高度传染的病毒
2015年3月,比尔盖茨在TED有一个演讲,当时他主要是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事件,观点是:「今天人类面临的最大威胁不是核武器,而是高度传染的病毒」。成千上万杀死人类的不是导弹,而是微生物。根据WHO的估计,未来一场全球的传染病疫情带来的经济损失将高达3万亿美元。而埃博拉病毒之所以能被控制住,纯属幸运,因为它爆发在乡村地区。如果下一场高传染性病毒爆发在大都市,将是人类的灾难。
2003年,我们已经遭受过SARS疫情的灾难。2015年盖茨的演讲言犹在耳,在2019年底,2020年初已经出现了多次高传染性病毒预警信号的情况下,我们仍然错失了疫情防控的最佳窗口期,乃至于今天进入了悲壮的全面抗战。最后一起再亡羊补牢,看看盖茨的演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