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匠心地理
诸位可爱的地理粉,匠心地理长期致力于图解真题,手绘地理,电子制图,原创PPT等实用地理资源的打造。走进匠心地理,我们一起学地理知识,练习地理板图板画,看趣味图解。让地理化抽象为具体,变朦胧为直观。期待您的到来~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已明确,禁止安装! ·  19 小时前  
新疆发展改革委  ·  看新疆发展,重点看投资!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 ·  昨天  
新疆发展改革委  ·  看新疆发展,重点看投资!钱从哪里来投到哪里去? ·  昨天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暴涨108%!突破2000万人! ·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破150亿! ·  3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计划投资800亿元!新疆加大力度建设这些项目→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匠心地理

2024年高考命题趋势与解读

匠心地理  · 公众号  ·  · 2024-05-16 21:34

正文


全文约2900字,阅读需4分钟

来源丨 新华社,本文摘自《中国高考报告(2024)》

作者丨 中国高考报告学术委员会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创新人才培养在我国教育改革事业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是理解和把握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和命题改革的核心要旨。


新高考综合改革背景下的高考命题遵照“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命制要求,考查内容不再只是针对学生拥有知识的多少及深浅,而是在价值引领和必备知识的基础上,突出对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的考查,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引导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


这是新高考区别于旧高考最大的地方,也是我们准确把握和有效应对新高考的关键所在。结合近年来的高考命题实践以及前文的政策分析,高考命题将呈现以下特点或趋势:


01

以《课程标准》和《中国高考评价体系》

为命题依据


不论是全国统一命题还是分省命题,课程标准和高考评价体系是高考试题命制的基本依据和核心指南。


这就需要我们深刻理解和认识高考的核心功能,准确把握高考的考查内容和考查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学科素养导向,强化 “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的多维考查模式,实现从“考知识”向“考能力素养”的转变,实现从“解题”向“解决问题”的转变。


深刻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贯彻高考评价体系命题理念,加强考教衔接,实现以考促教,积极改进课堂教学,提高课堂质量和备考效率,有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


02

紧扣“三线”逻辑,

坚持命题四项原则,

重点考查五大关键能力


高考命题将继续落实立德树人的基本任务,加强价值引领,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坚持素养导向,着重考查关键能力,服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和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进一步优化情境创设,加大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注重学用结合,强化思维品质考查。


“核心价值金线”“能力素养银线”“情境载体串联线” 是高考命题的逻辑主线,这在过去几年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也将是未来高考命题遵循的基本方向。


以“三线”为基础,高考命题坚持“无价值,不入题;无思维,不命题;无情境,不成题;无任务,不立题”的命题原则。


其中, “无价值,不入题” 是指高考紧扣时代主题与时代精神,加强对学生理想信念、道德品质、奋斗精神、爱国情怀等方面的引导和考查,将立德树人融入高考试题中。


“无思维,不命题” 是指高考突出对学生关键能力、思维过程和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


“无情境,不成题” 是指紧密结合社会热点问题、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科学技术进步、生产生活实际等创设真实情境,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无任务,不立题” 坚持问题导向和任务驱动,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学科任务为考查目标,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


在关键能力方面,高考命题将注重对信息获取与加工、逻辑推理与论证、科学探究与思维建模、批判性思维与辩证思维、语言组织与表达等方面的考查。当然,上述五大关键能力是相对于所有学科共性而言的,各学科在能力侧重点和表现形式上有所差异,而且还需要结合学科属性和特征,来准确理解和把握各学科的关键能力。


概而言之,高考试题要通过特定的任务驱动和情境创设,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调动关键能力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品质。


03

强化思维品质考查,

引导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


思维品质是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指标和核心要素。本轮高考综合改革将对学生思维品质的考查要求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确将考查重点放在学生的思维品质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在思维品质考查形式上,主要包括 思维过程化、思维可视化和思维规范化 三个方面。


思维可视化 是指要将思维包括过程、方法和技能清晰准确地呈现出来,让思维看得见。


思维过程化 是指要对思维能力尤其是思维过程进行分解,严格界定思维的过程形式、关键方法与构成要素,让思维成为有可操作性的实在之物。


思维规范化 是思维品质的核心构成,要求思维必须是专业的、准确的和规范的,而非混乱的乃至错误的思维。


思维品质在近年来的高考命题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思维过程化、可视化和规范化是思维品质考查的具体形式。我们要通过可视化、过程化和规范化的训练来提高学生思维品质,有效应对高考综合改革,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04

坚持稳中求进,

加大试题区分度,增强高考选拔功能


一方面, 保持高考命题整体平稳,科学设计试题试卷难度,在考试内容覆盖上保持平衡,在命题素材选择上保持平实,在试题设问上保持平和,在试卷结构设计上保持平稳。


另一方面, 高考改变相对固化的试题形式,科学设计试题设问,优化试题呈现方式,降低学生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的收益,进一步加大对关键能力、学科素养和思维品质的考查力度,不断增强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加大试题的区分度,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让那些具有科学精神、创新能力和批判性思维的学生脱颖而出,更好实现高考的选拔功能,服务人才自主培养质量提升和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培育。落实课程标准要求,进一步加强考教衔接,以考促教,对基础教育发挥良好导向作用。


05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少进入新高考省份的考生和教师认为高考试题难度加大了,一时难以适应高考命题内容和考查方式的变化。而这种表面上难度的增加往往来自命题逻辑的变革和试题形式的创新,也即 高考命题理念由原来的“学科知识立意”转向了“学科素养立意”,由原来的“知识技能考查”转向了“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知识为基”的四维考查,同时增加了试题的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 ,尤其强调了对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的考查要求。


长期以来,高考复习采用“题型+套路+海量重复练习”的模式,广大一线师生为了适应新高考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有不少学校和师生采用“以不变应万变”的应对方式,也即依旧采取传统的备考策略:总结近年高考新题型+提取和归纳解题套路+实施题海战术。这种“授人以鱼”的备考方式从一开始就注定与新高考背道而驰,进入新高考的考生会发现这种“机械刷题”越来越难起作用,题海战术的收益也越来越低。


正如我们反复分析和论证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已经成为新高考的考查重心,开放性、探究性和创新性已成为高考命题的一般要求,而传统的解题套路化和题海战术在提高学生的关键能力、思维品质和学科素养上是低效率的乃至是背道而驰的。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


推荐文章
新疆949交通广播  ·  已明确,禁止安装!
19 小时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暴涨108%!突破2000万人!
2 天前
新疆949交通广播  ·  破150亿!
3 天前
创业投资最前线  ·  赵薇和马云到底啥关系,惊醒无数人!
8 年前
结构化金融  ·  解读资产证券化双SPV交易结构
7 年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