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正和岛
正和岛,国内第一家专注企业家人群的高端网络社交平台,最低信任成本的人脉金矿。正和岛官方微信聚焦企业家的想法、干法、活法与玩法,每天有独家、新鲜猛料。
51好读  ›  专栏  ›  正和岛

曾国藩: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正和岛  · 公众号  · 热门自媒体  · 2017-01-12 20:01

正文



 ▲本文内容节选自《领导者曾国藩》

完整文章阅读请长按上图二维码。


时代巨变之下,如何能赢?如何能随时赢?我们为你找到了一个好榜样——曾国藩。


摒弃“厚黑学”式的解读,清史专家张宏杰,将用更接地气的方式,立体系统地还原一个可以借鉴、学习、到达的“真汉子”。


你将收获的常识有:

◆ 从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也。

◆ 儒家文化的原则是,“家大于国,孝高于忠。”

◆ 你不能直接和体制对着干,要善于采取一定的伪装。

◆ 真正能做成大事的,都是理想主义者。




作  者 | 张宏杰

来  源 | 正和岛(ID:zhenghedao)



修身篇


► 六次落榜,屈辱!

曾国藩如何克服“笨”基因?


道光十二年(1832)春天的一个早晨,湖南省湘乡县荷叶塘,一对父子从一座普通农家宅院的大门里走了出来。


儿子叫曾国藩。这一年他二十二岁,皮肤黝黑,三角眼,方下巴,显得性格坚毅。父亲曾麟书则面容柔和,留着两撇淡淡的胡子。


两个人踏着露水,朝县城方向走去。他们此行,是去“赶考”。


考什么呢?科举考试的第一关,秀才。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分三步:秀才、举人、进士。“秀才”是最低一级的功名。


这不是他们俩第一次并肩赶考,事实上,这对父子在湘乡科场已经是一对“名人”了。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屡考不第。


曾麟书从十几岁开始入考场,发誓要博取一第。结果年过四十,考了十六次,头发都花白了,却扔还未中一个小小的秀才。


曾国藩呢,这次可谓是他的第六次“高考”了。因此这一次,曾麟书父子都拼了命了。要是再考不中,父子俩实在无颜再见江东父老。但结果呢?老爹曾麟书“金榜题名”,曾国藩不仅再次失败,而且还遭受了严重的批评——“悬牌批责”。


事实上,曾氏家族的遗传基因是非常一般的。不仅是曾麟书、曾国藩科考如此费劲,曾国藩的叔叔曾骥云一辈子也不过是一个老童生。后来曾国藩的几个弟弟,也一个个很早就开始读书,结果也没有一个能考中举人。


连续六次考秀才失利,让曾国藩确认了一个事实,那就是虽然自己有着极强的进取心,但是上天没有给自己一颗与雄心相配合的聪明的大脑。后来他在日记当中说自己是“受质本薄,……志亢而力不副。”天赋太差,志向远大但能力不副。


但是曾国藩身上有一股天生的倔劲。曾国藩说:“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他一生做事都倔强到底,决不放弃:“倔强二字,却不可少,功业文章,皆须此二字贯注其中,皆从倔强二字做出。”


那么,曾国藩是怎么克服这个“笨”基因的?完整文章请参阅《领导者曾国藩》。



齐家篇


► 曾国藩的“忠诚”

家大于国,孝高于忠


有人比较曾国藩和胡林翼,认为和曾国藩不如胡林翼“忠纯”。确实,在胡林翼的心中,国重于家。他一生立身行事很少虑及家族和亲人,为朝廷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人们评价他是“赤心事上,忧国如家”。


相比之下,曾国藩的“杂念”要多很多。


曾国藩虽然自诩治军严明,对诸将一视同仁,但是谁都能看得出,曾国藩对自己的兄弟们一直明显偏向。


虽然自身非常清廉,但是曾国藩对于弟弟曾国荃在战争中的劫掠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因为他知道,曾国荃并不是为自己一人贪,而是为了“照顾”整个曾氏家族。正是在他的放纵下,曾国荃积累起了数万身家。


曾国藩在家书中不停地在讨论自己家族的兴衰,“我家气运太盛,不可不格外小心,以为持盈保泰之道。”他自己的出处进退考虑,很多时候都是和家族命运考虑联系在一起的。


到了晚年,天心已定,国运难挽,精力衰疲,诸事棘手,曾国藩唯一感到心慰的,就是家中添丁进口,家族日渐兴旺。“吾自五十以后百无所求,惟望星冈公之后丁口繁盛,此念刻刻不忘。”“兄年来衰态日增,他无所图,专盼家中添丁。”


因此,可以说,曾国藩的“忠诚”是——家大于国,孝高于忠。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完整文章请参阅《领导者曾国藩》。



团队篇


► 违反皇帝旨意创建湘军

曾国藩靠的是什么?


曾国藩在为母亲守孝的时候,接到了朝廷给他发来的一道紧急命令。咸丰皇帝让他帮着地方官员兴办“团练”。这道命令成了曾国藩创建湘军的最初原动力。


曾国藩在出山之初,就暗暗计划,要以练“团练”为伪装,创建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凭着这支军队挽救朝廷,再造国家。


这是非常危险的事情,是整个大清王朝其他人都不敢想的事情。


曾国藩要创建湘军,是违反皇帝旨意的。军队是国家的根本,因此清代满族皇帝在军权上,历来对汉人防范甚严,绝不能让汉人掌有决定全国命运的军事指挥权。后来湘军势大之后,满洲贵族胜保曾忧心忡忡地提醒皇上:“我朝自列圣以来,从不以重柄尽付汉臣,具有深意,不可不深思而远虑也。”


而曾国藩要挑战的正是这样一条国家根本原则。


曾国藩是一介书生,没当过兵,也从来没有摸过武器。那么,他是通过怎样巧妙的“伪装”,迈过体制这个坎儿的?完整文章请参阅《领导者曾国藩》。



社会篇


► “愤青”曾国藩

官场没“好”人


曾国藩现在是官场上的楷模,很多书都在谈曾国藩的“官道”。在大家心目中,他是一个深通官场谋略之人。


但是在年轻的时候,他却是一个典型的“官场楞头青”,一个愤怒青年。他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他想改变社会现状,却没有办法。这种心态,和我们今天说的愤青是一模一样。


进入官场几年之后,曾国藩心里非常郁闷。在这个时期的曾国藩眼里,官场没什么好人。


他痛恨污浊混沌的官场风气,对大部分同僚也是十分看不起的:“国藩从宦有年,饱阅京、洛风尘。达官贵人,优容养望,与在下者软熟和同之象,盖已稔知之。”也就是说,他做官有年,饱知官场习态。在上者但知做出一副宽大优容的样子,来培养自己的人气。在下者办事一味软媚求同,打圆场,做老好人。他说,三四十年来不黑不白的官场,已让英豪短气。


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楞头青,为什么在道光年间会“十年七迁”,火箭式升官呢?完整文章请参阅《领导者曾国藩》。


◆主讲人,张宏杰

◆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清华大学博士后。

◆央视《百家讲坛》特邀主讲嘉宾。

◆著有《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坐天下很累》、《饥饿的盛世:乾隆时代的得与失》、《中国人的性格历程》等。有多部作品在韩国及港台出版。其中,《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销量达50万册。

◆清史泰斗戴逸先生亲自推荐其进入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

◆莫言称其笔下的历史,“新鲜而又迷人。”

◆柴静称,一生都活在矛盾与冲突中,一个有灵魂有体温有意思的‘圣人’,这就是张宏杰给我们呈现的曾国藩。

◆唐浩明称,“曾氏家族是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家族之一,它的人才辈出令国人景仰与好奇。作为这个家族的开创者曾国藩,他是怎样修身齐家、善待家人,并为家族营造一个传之久远的良好家风等等,宏杰以他慣有的扎实入微的治学风格为我们娓娓道来,相信能给读者多方面的启发。”



在我们身边有这样一位榜样:

修身,从笨人到完人;

齐家,经营了百年不衰的家族;

带团队,识人、用人、育人,皆有其法,部下出了26位正部级,52位副部级;

平天下,功盖天下且又全身而退,众观历史皆属难得。

每个人心中,都应住着一个曾国藩。



 点击“阅读原文”或扫描上方二维码,牵手曾国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