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永乐时期的瓷器艺术独创与多元兼具,堪称东亚工艺美术史的高峰。“洁素莹然,甚适于心”是永乐皇帝对自己心爱瓷器的赞誉,这些合于永乐皇帝心意的瓷器,经过六百年岁月的洗礼,更显宝贵。台北故宫博物院于5月18日推出“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特展,精选近百件永乐瓷器名品展示。
爵托盘明永乐青花波涛龙纹爵杯、爵托盘
“适于心——明代永乐皇帝的瓷器”展分为“内府烧造”、“对外交流”、“承袭与模仿”三个单元。
第一单元“内府烧造”,展现永乐时期瓷器的性质、面貌及特色。
明永乐甜白三系竹节把壶
明永乐青花一把莲盘
明永乐翠青釉三系盖罐
明永乐-宣德龙泉窑青瓷划花莲瓣碗
明永乐甜白四季花卉纹莲子碗
明永乐青花四季花卉纹莲子碗
晚期文人谈论明初官方用瓷提到:“以骔眼甜白为常,以苏麻离青为饰,以鲜红为宝。”这些在景德镇烧造的瓷器,包含光素洁白并开创白瓷新面貌的甜白瓷器,以外来钴料绘制、造型丰富多变的青花瓷器,及相当珍贵且带有“永乐年制”篆款的红釉瓷器,在此单元相互对话演绎永乐瓷器的样貌及风格。
第二单元为“对外交流”。永乐皇帝因为宗教、外交、贸易等因素,与西藏地区以及中西亚文化交流频繁。
明永乐青花朵莲梵文勺
明永乐青花人物纹如意耳扁壶
明永乐甜白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明永乐甜白划花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明永乐青花图案花纹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明宣德青花图案花纹葫芦形绶带耳扁壶
在中原王朝对外交流历史上最受瞩目的“郑和七下西洋”,其中六次便在永乐时期。让人耳目一新的是,永乐时期制作了一批模仿伊斯兰世界器形及纹饰的瓷器,通过瓷器的模仿与创造,可以看到永乐皇帝透过陆路以及海路积极对外交流的需求及企图心。
第三单元“承袭与模仿”,呈现明代永乐、宣德时期的瓷器在清代康熙、雍正、乾隆时期的仿作。这一单元精选数件作品作为对照,展现永乐瓷器在时空中的影响力。
清雍正青花花鸟纹如意耳扁壶
清雍正青花花果纹如意耳扁壶
台北故宫博物院典藏的永乐瓷器质量俱精,希能带领观众一窥永乐瓷器的全貌。
明永乐霁红暗龙纹高足碗
其中“霁红暗龙纹高足碗”全器施以红釉,釉汁盈厚、器色鲜艳,碗心有“永乐年制”篆书款,可贵的是此高足碗以铜作为呈色剂,需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烧造而成,是最难烧制成功的颜色釉品种之一。
明永乐甜白梅花梅瓶
“甜白梅花梅瓶”胎质洁白细致,釉质均匀盈润,全器以细线刻画纹饰、叶纹及莲花,相当精致迷人,乃永乐瓷器中甜白釉瓷的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