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5月的时候,Olive Cooke跳桥自杀。
亨年92岁。
Olive Cooke是谁?
一个出生于布里斯托的女人,英国著名的慈善家,从16岁开始,直到死去,都在倾其所有地做好事。
16岁,父亲从军,她开始卖花,筹善款。
1941年结婚,婚后不久,丈夫上战场。
1943年,Olive Cooke21岁,丈夫在二战中身亡。
从此以后,她开始了卖塑胶罂粟花,为皇家退伍军人协会筹款的漫长生涯,整整80多年,从未间断过。
同时,她还捐助了27个慈善机构,所有退休金都捐得一干二净。
这样一个举世无双的好人,却没有得到幻想中的厚待。
每个月她都会收到超过200封的信件(电话更不必说),信中的内容,不是感恩,而是对她进行逼捐。
Olive Cooke和她的来信
老人早已一贫如洗,她曾说:“我已经付出太多了,我再也拿不出更多了。”
她整夜整夜失眠,钱和身体都限入困境。
再加上2个月前,她寄给儿子的250英镑离奇失窃,终于绝望,在布里斯托的Avon Gorge跳桥身亡。
这个新闻让我们五味杂陈,我们既嫉恨受助者的贪婪,也对Olive Cooke的悲剧深感遗憾。
为什么好人没好报?
为什么她会陷入如此被动的境地?
为什么她毫无底线地付出?
Olive Cooke死前,曾对友人Earley说,她无法说不。
——这句话,就是理解悲剧的钥匙。
当一个人所有的生命动力,都集中在追求做一个“好人”,必会形成认知扭曲:
她会越牺牲自己利益,越有存在感。
越没有界限地付出,越有生命价值。
而她衡量自尊和定义自我的依据,也与自己无关,而是为他人做了多少。
可惜,人性如水,见缝插针,只要你默许一切剥削,必须招来源源不断的索取。
Olive Cooke不是个例。
斯蒂芬·吉利根说,无论哪里的文明,都有类似的故事:
一个女子,守着一口井,不断给周围的人打水喝,但她自己却很干渴。
后来她才明白,她首先得让自己不处于干渴状态,然后才照顾别人。
在中国,这种人也很多。
比如丛飞,比如慧芳,比如我们的某个朋友或长辈。
丛飞倾尽一生,都要资助贫困儿童,后来负债、病逝,收到的来信里,封封都是催钱的,而非感恩的。
慧芳呢,穷极一生,都在为他人付出,一生疲累交加,毫无自我与幸福可言。
我想,我们应该重新审视“好人”这个词了。
根据达尔文主义的观点,在人类起源的最初,人与人之间互助互爱,缘于集体生存的需要。
“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经过几百万年的进化,慢慢内化为一种本能情感,就是做一个好人。
在《无间道》最后的一幕里,刘德华站在世贸大厦的天台,对梁朝伟说:我以前没得选择,现在我想做一个好人。
那时,香港的天空格外静穆,而“好人”二字,显得那么动人心弦。
因为,我们都知道,他说的好人,是真正意义上的“好人”。
不被动,没有道德绑架,发自内心,源于真正的理性选择,是社会的良心和人之所以人的自我证明。
可惜梁朝伟说,好,跟法官说,看他让不让你做好人。
当然,法律与道德的界限,并不是此文要讨论的重点,今天要讲的,依然是Olive Cooke,和与Olive Cooke一样的取悦成癖者。
心理学家哈丽雅特·布莱克说,取悦有瘾,讨好成癖,就是一种强迫行为,也就是取悦症,亦称“看管人性格障碍”,是一种病理状态。
患上这种病,你就染上道德完美主义情结。
为了从始至终保持好人形象,你不能愤怒,不能不悦,不能有攻击性,不能有负能量。
因为,你觉得这是让人失望的交际体验。
一切被动的行善,都不是真正的崇高,而是严重的自我压缩。
你变成深陷他人评价的套中人,和一个道德僵尸——情感和欲望都摒弃了,剩下一个好人躯壳。
为什么会讨好呢?
讨好症的心理根源是什么?
哈丽特·B·布莱克 《取悦》、Dr. Robert Glover的《不再当好人》和布莱柯的《讨好的毛病:治疗讨好他人的综合症》都有各自的解答(大家可以去翻翻),而我想说的,是自己的一点理解:
一是自我的丧失。
没有独立清醒的自我认知,一切围绕他人存在。
自我的价值,依赖他人的认可;
自我的重建,依赖于他人的态度。
众口交赞,我欢天喜地。稍有敌意,我翻天覆地。
二是被自己的畏惧驱使。
他们畏惧拒绝,畏惧抛弃,畏惧冲突或对抗,畏惧批评,畏惧孤独,畏惧愤怒。
而潜意识中深知,做一个“好人”,是安全的生存策略。
三是受控于“应该的暴行”。
思维被很多苛刻的“应该”陈述侵蚀了。
所有以“应该”、“应当”、“必须”或“一定要”开头的命令短语,都是一种个人规则的奴役。
一旦受控于“应该与人为善,必须助人为乐,一定要成为好人”,都会导致认知扭曲和行为变异。
有了以上原因,人就难以自由。
比如Olive Cooke,春风送暖,博施济众,试图获得肯定和幸福。
可惜这样的幸福,是建立在流沙上的城堡,一旦稍有动荡,一切便分崩离析。
取悦症如不终止,无能感、内疚感和失败感会如蛔虫般,在取悦症病人的体内滋长。
慢慢地,长期压抑的愤怒和怨恨,会毁掉你所珍视的人际关系。
而你试图避免的被抛弃(“好人”们最害怕的东西),可能会变成可怕的现实。
因此,说到底,老好人也是一种可怜人。
勃朗宁夫人《奥萝拉•莉》中写道,“愿仁慈的上帝宽恕一切好人!”
是的,你没看错,宽恕,不是鼓励。
而我们自己,还是做一个自我伸展的自然人吧。熟知界限,便不会坏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