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上海译文
上海译文出版社官方微信账号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为你读诗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昨天  
为你读诗  ·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  3 天前  
为你读诗  ·  焦虑时,读一读哲学,很有必要 ·  4 天前  
诗词天地  ·  会员丨“莫愁前路无知己,_______。”下 ... ·  4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上海译文

巴黎用英文发布了申奥口号,然后被神一样的法兰西院士骂惨了

上海译文  · 公众号  · 文学  · 2017-03-17 20:19

正文


☞ ☞ 

今天我们从右图这个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说起 

很多读者朋友应该都跟我一样,曾经在学校学过法国作家都德的经典名作《最后一课》

我看这些人脸上都很愁的,心中正在惊疑,只见先生上了座位,端端敬敬的开口道:“我的孩子们,这是我最末了的一课书了。昨天柏林有令下来说,阿色司和娜恋两省,现在既已割归普国,从此以后,这两省的学堂只可教授德国文字,不许再教法文了。你们的德文先生明天就到,今天是你们最末了一天的法文功课了。”……

“孩子,我也不怪你。你自己总够受了。天天你们自己骗自己说,这算什么?读书的时候多着呢。明天再用功还怕来不及吗?如今呢?你们自己想想看,你总算是一个法国人,连法国的语言文字都不知道。”……先生说到这里,索性演说起来了。他说我们法国的文字怎么好,说是天下最美最明白最合论理的文字。他说我们应该保存法文,千万不要忘记了。……

汉麦先生立起身来,面色都变了,开口道:“我的朋友们,我……我……”先生的喉咙哽住了,不能再说下去。他走下座,取了一条粉笔,在黑板上用力写了三个大字:“法兰西万岁。”……

(选自上海译文出版《胡适译文集》《最后一课》有删节)


众所周知,对自己国家的语言,法国人始终抱着一种发自心底的热爱,就像都德在《最后一课》中说:“是天下最美最明白最合论理的文字从16世纪开始,法语逐渐被法国政府定为标准语。之后历届政府都在支持法语地位和规范语言上不遗余力,出台大大小小无数法案来推广法语和维护法语的纯洁性,甚至以立宪形式确定了法语的地位。1958 年通过的《法兰西共和国宪法》,第二条第一款规定“共和国的语言为法语”;1994 年通过的《杜蓬法》则进一步细化了法语在公共场所的使用要求。

尽管如此,在全球化浪潮中,法语近年来依然受到了英语的强烈冲击。近日发生在巴黎申奥过程中的一件事,又把法语推到了舆论的风尖浪口。


法国巴黎和美国洛杉矶正在竞争 2024 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今年 2 月 3 日,巴黎奥申委和政府合作,在巴黎地标性建筑埃菲尔铁塔上打出了一句申办口号:Made For Sharing。口号本身并没有什么政治性错误,但当英语版而非法语版的口号(Venez partager,意为:加入我们)出现在法兰西的象征埃菲尔铁塔上,却令本国民众极为不满。此外,申奥口号的发布仪式全程以英语进行,更是激怒了诸多法语保护组织,他们纷纷要求将英语口号更换为法语,甚至提出将向法院提出起诉。

在这股反对浪潮中,有一种声音最为强烈,那就是来自法兰西学院院士们的抗议和谴责。法兰西学院院士之一、著名电视人、龚古尔学院(Edmond de Goncourt)院长贝纳尔·毕佛(Bernard Pivot)就公开表示“‘Made for Sharing’ 这个口号不仅是错误,也是蠢事,还是谬误”。除了语种原因和民族自豪感,30 多位法兰西院士在一份联名抗议书中更翻出了《奥林匹克宪章》中的条目:《奥林匹克宪章》第23条规定“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的官方语言是法语和英语”,强调两种语言虽为并列关系,但法语是排在英语之前的

“如果顾拜旦(现代奥林匹克之父,法国巴黎人)男爵听说巴黎选了一条英语口号,他不只是会在坟墓里辗转反侧,简直会气得做个三空翻!”

那么,您是否知道“法兰西学院”在法国是一个怎样的存在?答案可以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神一样的存在


法兰西学院坐落于巴黎塞纳河左岸,与卢浮宫隔岸相望

在法语中有一个很独特的称呼:“不朽者”(Immortel),特指法兰西学院(l'académie française)的 40 位院士。

这个称呼的由来,就要从它的创建者红衣主教黎塞留(Richelieu)说起了。在发起并推动法兰西学院成立后,他为学院专门刻了一个印章,上面写着“致不朽”。于是从此以后入选的院士就都成了“不朽者”。


黎塞留


刻有法语“致不朽”的印章

而之所以当“Made for Sharing”成为巴黎申奥的口号后,法兰西学院的院士们会勃然大怒群起而攻之,其原因之一就是:作为法兰西院士,他们有一个重要的责任,就是要编纂一部把“法语的用法固定下来”的参考词典,使法语规范、明晰、纯正,并为所有使用者理解。这样一本词典必须在数十年内都能起到权威作用。到今日已经出到了第九版。


在法兰西学院的“不朽者”中,有诗人、小说家、剧作家、哲学家、历史学家、艺术批评家、医生、科学家、政治家、律师等等各行业的人。比如众所周知的拉辛、拉封丹、小仲马、缪塞、雨果、列维-斯特劳斯、程抱一等

法兰西学院共有 40 个席位,一旦入选,终身都是院士。每当有院士去世,某个席位空缺出来,才会由其他院士提名候选人(也可以毛遂自荐),再由院士们投票选举。由于席位珍稀,有不少大文豪与法兰西学院擦肩而过,比如赫赫有名的卢梭、萨特、波德莱尔、普鲁斯特、凡尔纳、加缪……由此也诞生了一种说法——“第41席”,专指无缘“不朽者”称号的文坛大家。


院士们开会

对法国的文化人来说,入选法兰西学院,可被视作个人所能达到的最高赞誉。与中国用来形容个人荣誉巅峰的“黄袍加身”不同,从上图大家可以看到,在法国,应该是“绿袍加身”。


绿袍与像章、两角帽、披风、佩剑一起组成了院士在出席重要场合时的规定装束

虽说是“绿袍加身”,可其实院士们的袍子底色是黑色的,上面用绿线和金线绣着橄榄枝叶的图案。据说这些花纹需要手工刺绣 600 个小时!而承担制作服装的,还都是如雷贯耳的大品牌:Lavin、Pierre Balmain、Pierre Cardin、Christian Lacroix 等。这种绿还有自己特殊的名称:学院绿。


俄裔院士 Andrei Makine

特别值得一提的还有院士们的佩剑。


传统上来说,颁给院士们的佩剑,其剑柄上都会带有象征性很强的装饰,代表着每个院士的品格和作品。一般由新当选院士的朋友和仰慕者赠送。和精致端庄的院士服一样,佩剑的装饰品也是由各家著名珠宝品牌竞争上岗操刀设计,其中就有 Arthus Bertrand、Boucheron、Cartier 等等。


上文提到的 Andrei Makine 是俄罗斯后裔,所以他的银色佩剑让人想到霜天雪地的西伯利亚


剑柄上用祖母绿镶嵌成的青蛙,取自在俄罗斯家喻户晓的童话故事


再比如阿兰·芬基尔克罗(Alain Finkielkraut)院士的佩剑上有一个“א”标志,是希伯来文的第一个字母,象征着作家的犹太血统。


院士 Dany Laferrière 的佩剑


院士 Marc Lambron 的佩剑


不过呢,这套非常漂亮的院士服,似乎并没有统一女性制服的样式。在下面这张照片中,可以很清楚地看到,三位女性院士的衣服,其领口设计明显地分成了三个不同样式。

究其原因,还要追溯到拿破仑时代。法兰西院士服的样式,是由制服控拿破仑定下来的。当时他从未想过会有女院士当选(法国可是出过波伏瓦、出过《第二性》的啊!),所以女院士的着装不必符合学院严格的规定,有相对较大的自由空间。

说到女院士,那么第一位当选的法兰西学院女院士是谁呢?

她就是 1980 年入选的玛格丽特·尤瑟纳尔(Marguerite Yourcenar)。足足等了 345 年后,法兰西学院终于等来了第一位女院士


1981 年,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参加法兰西学院入院典礼,时年 76 岁


截至目前,一共有 8 名女院士曾经绿袍加身

回过头来说说这位创造了历史的作家尤瑟纳尔。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出生于 1903 年,1951 年发表历史小说《哈德良回忆录》,赢得国际声誉;1968 年出版《苦炼》获费米娜文学奖。1974 年至 1988 年陆续出版《世界迷宫》三部曲——《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何谓永恒》


《哈德良回忆录》

上海三联书店 2011 年出版

陈筱卿 译

法国著名作家、法兰西学院院士让·端木松(Jean d'Ormesson)在尤瑟纳尔的入院典礼上致辞时,称“这是文学的胜利,玛格丽特·尤瑟纳尔终于给女性文学的迷思画上了句号。您之所以今天置身法兰西学院的穹顶之下,并不是因为您是女人,而是因为您是一位伟大的作家!”

让·端木松还特地在致辞中提到了尤瑟纳尔当时正在撰写的《世界迷宫》三部曲,不仅大加赞誉,甚至说“任何一个不幸没有读过您的作品的人,都不应该剥夺自己获得这种快乐的权利”

《世界迷宫》三部曲

上海译文出版社 2017 年 2 月出版

《世界迷宫》三部曲以尤瑟纳尔母亲与父亲家族的往事为线索展开,作者不甘于仅仅描绘家族里的各色人物,而是试图借此阐明“永恒”这一主题,将世代相袭的家族浓缩为大千世界宏观时空里的一个象征。

作为讲述者,作者尤瑟纳尔则立于时空之外,冷眼观察,抒写人类的命运,揭示亘古不变的历史规律,一步步建造起庞大的“世界迷宫”,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书写自己的家族,在宏观的时空中书写事件、人物。大的历史和小的历史互为映衬,偶发事件和个体人物上升为具有永恒意义的象征。

那么,那么厉害的作家的那么厉害的作品,哪里有卖呢?唉,这个弯弯绕的,卖点书容易么……

(先声明一下,本文开头关于法兰西院士谴责巴黎申奥口号的新闻内容,部分陈述引用自“端传媒”、“澎湃新闻”的相关报道,谨在此表示诚挚的敬意。文内图片来自网络。同时感谢本文文案编辑缪伶超。)

“世界迷宫”三部曲

《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何谓永恒》

作者|[法] 玛格丽特·尤瑟纳尔

译者王晓峰、陈晓卿、苏启运

出版时间|2017年2月

绝版十年的尤瑟纳尔家族回忆录,探究历史与永恒的恢弘三联画。

尤瑟纳尔经由《虔诚的回忆》《北方档案》《何谓永恒》一步步建造起庞大的“世界迷宫”,她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书写自己的家族,在宏观的时空中书写事件、人物;大的历史和小的历史互为映衬,偶发事件和个体人物上升为具有永恒意义的象征。

如您对这套《世界迷宫》三部曲感兴趣,试试戳文末“阅读原文”吧


海译文

文学|社科|学术

名家|名作|名译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

或搜索ID“stphbooks”添加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