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台北日据时期保存至今的一个菜市场,也是台北市里最早规划的公共市场。虽然历史长久,但事实上新富市场在建成之时是一个相当前卫的建筑。
当时,这里的房屋大多几乎都是木材搭建的棚屋,而新富市场则是唯一一个由钢筋水泥打造而成。
1935年6月28日,台北万华区(旧称艋舺)三水街以东一个原名叫“新富町食料品小卖市场”的公共菜市场建成投入使用。随着台北市人口骤增,这个“新富町食料品小卖市场”(后来改名为新富市场)迈向了鼎盛,成为当时万华地区居民的生活重要区域。后来,由于环南市场和外围商圈崛起,以及东三水街摊贩合法化,新富市场受到巨大的冲击并且逐渐没落。
来到新富市场的外围,你不会觉得它没落了。因其四周如今由后来扩展的东三水街市场包围,现在依然市民川流不息,摆卖的食材琳琅满目。
马蹄形建筑就是新富市场本体,现在看过去也还是有其摩登的一面。
这是台北日据时期保存至今的一个菜市场,也是台北市里最早规划的公共市场。虽然历史长久,但事实上新富市场在建成之时是一个相当前卫的建筑。当时,这里的房屋大多几乎都是木材搭建的棚屋,而新富市场则是唯一一个由钢筋水泥打造而成。
当时空调等通风设备还没面世,为了解决采光、通风等需求,新富市场以马蹄形的形状建成,地面沿着马蹄形挖一道排水渠,市场中央开设天井,四周墙面高出挖开窗户,并在屋顶上弄9处通风口,使市场的卫生条件符合1930年代的政策需求。
中央天井给市场提供自然采光,建筑四周挖了很多窗户用来通风。
2006年7月,新富市场主体以及附近的管理员办公室及宿舍空间被定为台北市古迹,并于2013年完成古迹修复工程。次年,台湾忠泰建设取得该市场长达9年的经营权,并委托旗下飞盈利组织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执行活化计划,成为继“城中艺术街区”、“中山创意基地”后第三个“都市果核计划”。自此,这个有80年历史的老市场的重生计划终于开始了。
走进市场内,你会发现地面从中间高四周地,这是便于污水能集中到沿着建筑走向的水渠之中,保持地面的干燥。
这个U形结构便是提供采光用的中央天井。
市场内会设置餐桌学堂、文化学校、社区香草园、万华文史典藏室、公众客厅历史展示、创意协作空间、复合式餐饮区域等,把新富市场从市场转变文化场所,并成为创意工作者的交流空间。也就是说,这个老市场将不再买菜,而是该行卖文化。
市场外的管理员办公室以及宿舍,由于建于日据时期,建筑风格相当日式。如今和市场主体一起成为台北市古迹。
这个日式房屋内部包括了办公室、客厅、储藏室、茶水间、浴室以及厨房。整个房屋架高60厘米而建,是为了空气流通以及防潮。
趁着新富市场80周年,忠泰建筑文化艺术基金会在去年剧本了“新富八十好岁食”展览。
艺术家陈永贤采访了6位当地长者,利用影像记录他们和新富市场的回忆。
在展览之中,观众会沿着马蹄形路线参观,两旁摊位利用影像资料来带领观众认识新富市场。
展览展示了许多市场旧物,展现了当时新富市场的人情味。
- 1.跨界工作室 -
为了基于传统文化更好地创造老市场的再生,U-mkt开辟出不同跨界创意可以相交流、彼此链接的进驻平台。「小间工作室」的模式,适合作为办公、展售或工作室使用,以每年一期提供进驻。
「共同工作室」则为工作安排灵活的人提供了一个自由、轻松的工作空间,不同的思想都可以在这里碰撞。而为了保护古迹建筑,空间装修均使用易拆卸的轻材质装潢,能够和老建筑共同生活。
- 2.饮食文化共学 -
借由深挖传统饮食文化的精髓来重塑区域生活,可谓是U-mkt最与众不同的特色。为此,这里设置了「餐桌学堂」及「巷仔内教室」两个学习空间,透过主题性、系列性的学程编排,将菜市场里里外外的学问经验带进来,重塑人与生活之间关系的同时,也拉近了人与人的关系。
- 3.互动常设展 -
从摄影、录像装置与新媒体互动作品展示,到户外彩绘地景与空间再生、在地青创圆桌座谈,再到蔬果创作工作坊、餐点制作亲子活动、人气私厨料理课堂、开幕音乐会……丰富多样、互动性强的各种常设展活动,不仅吸引着有着老市场记忆的人来怀旧,更是引得大批年轻人关注起在地饮食文化与区域再生的问题,并借由此体验起新的生活可能性。
- 4.明日咖啡MOTCafé -
利用U形空间的一侧,台湾咖啡连锁店明日咖啡MOT Café便落脚此处,将区域文化特点融入到空间设计中。
本文转载自:RET睿意德
文章来源:Mars生活好去处
部分资料来自网络整理
只在于分享,不做任何商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