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国0-6岁儿童人口已经过亿,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预计在未来的5-10年,中国每年的新生儿出生数量都会维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水平。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并且教育启蒙向更低年龄层发展,如何更好的养育儿童成为家庭关注重点。
本篇分析师手记与宝宝巴士联合创始人卢学明先生共同探讨了如何更好针对学龄前儿童产品研发与定位,以及儿童早教的新变化,试图能闻一知二。
宝宝巴士BabyBus是专门针对学龄前儿童研发的教育软件产品,全面覆盖iOS、Android两大平台。宝宝巴士专注于学龄前儿童在线教育的产品研发,是移动智能终端内容平台。自2011年首款产品上线以来,已累计上线150多款App,产品涵盖了600首儿歌以及一百多集动画。向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17种语言版本。
卢学明,宝宝巴士联合创始人,副总裁。
杨旭,易观分析中心分析师
① 区别于其他教育领域,儿童教育并不是以题库、学习课堂为主,而是以儿歌、动画、游戏等寓教于乐的产品居多。
@杨旭:
首先,据了解宝宝巴士产品主要针对于六岁及以下儿童和家长,并已面向海外市场,那么宝宝巴士目前深入行业是做出了怎样的战略布局?
@卢学明:
随着各个民生领域的消费升级,以孩子为核心的舒适消费、品质消费也越来越成为家庭消费的重点,宝宝巴士认为这是“教养时代”来临。宝宝巴士在战略上打磨和研发产品是以“产品质量”以及“用户体验”为核心指标,现在宝宝巴士已经研发了150多个App,从而建立专业化和系统化的教养体系,并且通过丰富的产品和内容,为家长提供全球领先的一站式教养服务平台。
宝宝巴士现在已向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了17种语言版本产品,市场战略上仍将继续巩固中国及亚太区域,重点开拓欧美市场。
@杨旭:
宝宝巴士出品一百多个App,这在业内是很少见的,如此大量的产品开发与运作,如何把握节奏与效率?
@卢学明:
宝宝巴士现已有6年多的App研发积累,总结出了适合0-6岁儿童专属产品的设计经验和严谨的内部品质把控体系,已经可以支撑快速批量有效的进行产品开发。
公司采用策划与制作团队并行研发,每个团队都可以自己控制节奏,在公司整体设计开发的底层框架上进行创新研发,保障质量与产品的共同效益最大化。
从大的方向来说,我们产品的研发都将经历以下4个步骤:
选题:紧扣年龄敏感期,挑选成长中关键的知识点,结合用户画像,设计规则逻辑和交互体验。
开发:产品研发团队身经百战,平均每人经历5款以上产品的研发过程,熟悉敏捷开发模式,能应对需求的快速变化。同时会频繁经历产品自我推翻,自我重塑的过程,不停改进需求与设计方向。
用户验证:线上线下同时招募热心用户,把产品发放到真实用户手中,由真实用户体验产品,工作人员旁边观察,分析找到问题进行改进。
测试:兼容性,现在可适配超过90%的各种手机机型。
学龄前小孩的知识培训需要贯穿在游戏和娱乐中,产品越有趣,越受小孩欢迎,比如动画、益智游戏等产品更受到用户的青睐,也将更能获更大的发展空间。
与行业内不同的是,宝宝巴士选择研发大量的App,不断推陈出新。学龄前儿童的兴趣广泛,使用停留时长短暂且不具有耐性,宝宝巴士用大量产品以满足学龄前儿童繁多的个性化需求。
② 学龄前的儿童在线学习还是以家长指导为主,儿童教育的产品设计将同时考虑两类人群需求,协调产品、儿童与家长三方之间的关系。
@杨旭:
每推出一个面向市场的产品时,宝宝巴士在设计产品时是如何定位你的目标用户,并且学龄前儿童不具备独立能力,宝宝巴士如何市场推广?
@卢学明:
宝宝巴士产品的整体定位是为0~6岁的家庭提供教养启蒙的一站式服务平台。宝宝巴士产品开发以“蒙特梭利”教育为理念,以语言、健康、科学、社会、艺术五大领域作为划分的具体依据,根据学龄前宝宝不同年龄阶段左右脑发育、敏感期特点和成长学习重点来策划和设计产品。
每款产品在目标定位时都需要考虑和调研:“针对什么年龄段的孩子和家长服务的”,“宝宝们实际能力情况如何”,“家长和宝宝们喜好什么样的表现方式”,“家长在教养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哪些的问题”等等。
@杨旭:
宝宝巴士的产品虽面向儿童,但做出把控的是家长。是否在线学前教育首先要考虑家长用户,如何处理好家长、儿童与宝宝巴士产品之间的关系?
@卢学明:
宝宝巴士的产品即有面向儿童,也有面向家长,从整体上看是完全一致的。因为我们都是从同一个教养的需求出发,面向家庭解决教养工具使用、社区互动、问题解答的各方面刚需。
为了更好地服务好家长和孩子的用户,我们设计了150多个App统一的家长流量中心,“家长中心”和“博士帽”两个模块,以及专门给家长使用的“宝宝巴士大全App”来服务家长。
举例来说:有款孩子特别喜欢的”宝宝爱吃饭”App,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挖掘需求,通过家长中心和博士帽向家长传递“3岁以后的宝宝需要开始训练自理能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养成能自己吃饭且不挑食的好习惯”的教养观点,并在App提供“好听”,“好看”,“好玩”三种不同表现形式,通过吃饭不挑食/我会自己吃饭的儿歌+我不挑食/自己吃饭/我不浪费粮食的动画片+模仿孩子自己挑菜+开饭的9种互动小游戏,告知小朋友每种食物吃进去都有优点,搭配着吃才棒棒哒!让宝宝自己觉得吃饭是很有意思的事情,轻松解决家长教养过程中苦于缺乏孩子喜欢和主动使用的工具问题。
在家长社区里也有很多的家长和专家达人们一起讨论“让宝宝爱上吃饭、养成不挑食好习惯“的内容,方便家长浏览和参照。通过这样的互动,首先在最恰当的敏感期提醒家长应该关注的教养问题,同时提供便捷快速的专业意见和随手可及的工具App,还可以共同参与社区话题讨论,形成最有品质的完整解决方案。
学龄前儿童的在线教育产品虽然是直面儿童用户,但由于儿童还不具备独立自主的能力,学龄前的教育产品必须考量家长用户。产品需要同时满足小孩寓教于乐的特性以及家长的认可。
利好的是,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中国家庭对孩子的教育非常重视,对儿童学前教育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并且目前学前儿童的家长以80、90后为主要群体,他们对互联网相对比较熟悉和了解,对互联网早教的接受程度也教高。
③ 早教的需求在向更低的年龄层在发生迁移,迎合消费升级,用户对品质和产品体验提出更高要求。
@杨旭:
那我们不妨探讨一下“育儿”这样一个话题,育儿能涉及到孩子衣食住行教等方方面面。从贵司的角度出发,如何看待“育儿”所带来的市场蛋糕?
@卢学明:
育儿教养的市场规模大概有2万亿,涉及面广,每一个领域都有很垂直细分的专业分工,我们相信“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只要大家善于彼此发挥的优势和特长,共同合作,是可以满足这个市场最高品质的服务要求的,也可以共同分享消费升级带来的发展红利。
宝宝巴士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的流量平台和内容供应商。我们期望宝宝巴士的品牌能首先做到:只要是宝宝巴士出的产品,大家就会觉的是好品质的东西。我们先好好扎根我们自己擅长的领域范围,保证产品品质,再和在各个领域都有各自擅长的合作伙伴共同成长,开放分享流量和内容,形成共赢的市场环境。
@杨旭:
怎么看待消费升级环境下的0~6岁教养市场?
@卢学明:
我们理解的消费升级是市场驱动和政策引导下对于用户消费内驱力形成更有品质的、更有目的的消费满足,这个消费满足既可以是付费的,乃至高额获得一对一的专项服务,也可以是免费的,用移动互联网的手段满足大部分家庭对于教养品质的追求。
我们除了观察到用户对于品质的不断追求,对于消费升级的渴望外,我们也观察到“早教”特别是“启蒙教育”的需求在向更低的年龄层在发生迁移,家长们在孩子出生后,越来越早,也越来越多地关注到“启蒙教育”的问题,关注新生儿抚触刺激孩子大脑的发育,关注母乳喂养对于孩子心理健康的帮助,虽然当下是“喂养”的行为,根本上却是“教育”的驱动。
所以,从市场的划分上看,传统的“喂养”市场正在和“早教”市场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教养”市场,而宝宝巴士也正是从自身的用户需求的解决,正在见证并促进“教养”市场的形成。在这样的需求环境下,家庭对于“教”和“养”的问题,能够站在同一个目标维度形成一致的判断和规划,更具有系统性,也能避免一些隔代带养的目标差异。
宝宝巴士还是坚持用最好的产品服务用户的根本原则,一方面为0~6岁的家庭提供最直接的产品和信息服务,另一方面也引导中高年龄段的家庭来分享“教养一体化“的经验,给新手妈妈最便捷专业的集成服务。家长们期望为孩子带来更优质但高效的教养服务,这个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就整体学前教育市场来讲,行业仍处于探索期。当前中国互联网学前教育企业盈利模式按照不同企业类型可以大概分为3类:内容提供商、平台提供商以及技术提供商。
为用户提供各种教育资源、平台和技术的资源供应商处于产业链上游,在整个互联网学前教育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面对学龄前儿童的教学将涉及到孩子成长的方方面面,涵盖伴随养育儿童成长的衣食住行,拥有着巨大的市场蛋糕。
Analysys易观分析认为,针对学龄前儿童的在线学习产品由于准入门槛较低,多数为寓教于乐的娱乐性产品,企业如何探寻更明朗的盈利方向,如何分一口更大的蛋糕仍是当前互联网学前教育市场的困局。
★预约分析师手记访谈,请联系“易观厂商关系”,微信号:media18511047616
有很多小伙伴问小易,“你家的数据哪来的?”小易这次偷偷告诉你们,“俺家的数据来源于自家产品-易观千帆!”
(页面中只有一个二维码才能扫哦~)
▼戳这里,申请试用易观千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