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中国地理学会
中国地理学会活动快讯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重庆首张!西藏首张!新疆首张!中国信保助力西 ... ·  2 天前  
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  ·  重庆首张!西藏首张!新疆首张!中国信保助力西 ... ·  2 天前  
松阳警方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2 天前  
松阳警方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2 天前  
安徽司法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宁夏药安早知道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宁夏药安早知道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北京药监  ·  以“新”为帆,奋力开拓外贸新空间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中国地理学会

魅力佛山|2019年中国地理编辑出版年会举办地

中国地理学会  · 公众号  ·  · 2019-03-05 21:27

正文

佛山肇迹于晋,得名于唐。佛教东汉传入以来,佛山正处在佛教海路传播的要道上,东晋隆安二年(398),罽宾国(今克什米尔)法师达昆耶舍渡海至佛山,在普君圩的塔坡岗上搭茅寮讲经,以塔坡岗为中心,已有一定规模的聚落,称为季华乡。唐贞观二年(628),乡民在塔坡岗掘得铜佛三尊,佛山因此而“得名于唐”。佛山一直隶属于南海县,民国14年始设佛山市,民国16年以后复归南海县属,并成为南海县城,1949年重新设立佛山市。至2017年底,佛山市辖禅城区、南海区、顺德区、高明区和三水区,全市总面积3797.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65.67万人。

佛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腹地,地势自西北向东南倾斜,西北以山地、丘陵为主,东南为河网和冲积平原,间有高丘、山岭环列。西江、北江两江于佛山汇流,支汊纵横,密如织网,是典型的水乡泽国。西江、北江三角洲以两江的汇合点三水思贤滘为顶点,故这里也被称为“珠江三角洲之源”。为解决河网地区的洪、涝水患与农业生产的矛盾,人们挖深筑塘,积土成基,创造出“桑基鱼塘”的生态农业生产模式。佛山也是珠江三角洲石器文明的源地,距今6000年前就有人类活动,佛山西樵山的“双肩石器”遗址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发现年代最早的人类文化遗址,西樵山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佛山是岭南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以桑基鱼塘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发展,带动了佛山及其周围圩市的繁荣,加之佛山临近广州,地处西江、北江通往广州的主航道,水陆交通便利,商贾往来,原料、货品云集,冶铁业、纺织业、陶瓷业、成药业以及其他品种繁多的手工业相当发达,商贸繁盛,城镇开始逐渐兴旺,清道光十年(1840),已是“人稠地广,烟户十万余家”,“万瓦齐鳞,千街错绣。棋布星罗,栉比辐辏,炊烟乱昏,灯火连昼。”成为岭南一大都会,位列明末清初的天下“四大镇”(汉口、朱仙镇、景德镇)和“四大聚”(北京、苏州、汉口)之一。

明清时期佛山财富荟萃,四方杂处,市农工商、三教九流,无不会聚于斯,推动了佛山民间文化的创造力。佛山是粤剧的发源地。“梨园歌舞赛繁华,一带红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贶节,万人围住看琼花。”建于明代中叶的佛山琼花会馆是最早的粤剧行会组织,佛山成为明清时期粤剧发展的中心;佛山是岭南武术之乡,中国南派武术的主要发源地。清末民初,佛山武术流派纷呈,蔡李佛拳、洪拳、咏春拳等不少拳种和流派其根都在佛山,涌现出一批有国际影响的武术名家——著名武术大师黄飞鸿,咏春宗师梁赞、叶问,影视武打明星李小龙等,诞生在佛山的蔡李佛拳鸿胜馆已遍布海外,广有影响;佛山是南国陶都。佛山的制陶工艺源远流长,有700多年历史,自古有“石湾瓦,甲天下”的美誉,其代表“石湾公仔”更是世界陶艺史上的一朵奇葩,是一种富有乡土气息的传统民间艺术;佛山是岭南成药之乡。古方正药的历史有400余年,涌现出“黄祥华”如意油、“冯了性”药酒、“李众胜堂”保济丸、“源吉林”甘和茶等一批老字号名药;佛山是中国龙舟龙狮文化名城、南狮的发源地。龙舟活动遍及佛山城乡,几乎每村都有自己的龙舟队,南海九江龙舟队曾代表中国参加亚运会比赛,顺德勒流的龙眼村“点睛习俗”、南海盐步“老龙礼俗”、叠滘乡村的“龙舟漂移”极具代表性。佛山舞狮也被称为“醒狮”,是一种融武功、舞蹈、技巧和音乐于一体的综合性民间艺术,舞狮习俗遍及佛山城乡,每逢佳节喜庆、迎春赛会、开张庆典,都会敲锣打鼓,表演会狮以助兴;佛山是珠江三角洲的美食之乡,粤菜发源地之一。这里土地肥沃,水网交错,鱼米之乡,物华天竞,厨师们据此创制了许多风格各异的美食菜点。珠三角有句俗语“食在广州,厨出凤城。”凤城即顺德,顺德美食更是名满天下,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美食之都”称号的全球7座城市之一。佛山有很多声名远播的食品和小吃,如得心斋扎蹄、柱侯酱、盲公饼、顺德双皮奶、炸牛奶、大良蹦沙、九江煎堆、西樵大饼、顺德陈村粉、伦教糕和高明濑粉等。另外,佛山传统手工技艺更是精彩纷呈,如剪纸、木版年画、石湾陶塑、狮头、彩灯、刺绣、藤编、砖雕、木雕、灰塑、石雕等。

富庶的经济、多元兼容的广府文化特质在佛山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以致明清时期佛山人文荟萃,成为气标两广的人文之邦。有宋以来,书院、家塾和私塾遍布佛山城乡,文风斐然,科甲鼎盛,状元文化名冠岭南。广东历代共出现过9名文状元,而佛山就占了5个。在广东的5名武状元中有2名是佛山人。禅城黎涌村的伦文叙一家父子四人,文叙为明弘治年间状元,其三子也分别中了榜眼、进士,有“父子四元双进士”之美誉。明清时期佛山人才辈出,明代有著名的南海士大夫集团,包括梁储(内阁首辅、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霍韬(吏部右侍郎、礼部尚书、太子太保)、方献夫(内阁首辅、太子太保、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庞尚鹏(浙江巡抚、福建巡抚、左副都御史)、何维柏(大理寺少卿、左副都御史、礼部侍郎、吏部左右侍郎)、李待问(户部尚书)和庞嵩(理学大家)等。清代有康有为(思想家)、邹伯奇(中国照相机之父、地图学家)、詹天佑(中国铁路之父)、吴荣光(湖南巡抚)、骆秉章(四川总督)、李文田(礼部右侍郎)、戴鸿慈(协办大学士、法部尚书、出洋五大臣之一)、张荫桓(户部左侍郎、驻美公使)等,晚清时期还有梁士诒(北洋政府国务总理)、吴趼人(著名谴责小说家)等。

明清佛山城乡经济繁盛,许多家族的士绅富商在河涌、水塘沿岸,以祠堂为中心,或利用水塘、河涌,或引水入园,依水构筑庄园宅第园林景观。保留至今最具代表性的是顺德清晖园、佛山梁园,为岭南四大名园(其他两个是东莞可园、番禺余荫山房)之一。清晖园原为明朝状元黄士俊宅第,后经龙氏家族多次精修而成,园林构筑精巧,布局紧凑。建筑物形式轻巧灵活,雅读朴素,庭园空间主次分明,结构清晰,利用碧水、绿树、古墙、漏窗、石山、小桥、曲廊等与亭台楼阁交互融合。梁园是清代佛山大盐商梁玉成及其后人的私家园林总称,住宅、祠堂、园林三者浑然一体,由“十二石斋”、“汾江草庐”、“寒香馆”和“群星草堂”等四组不同地点、特色各异的园林群体组成,尤其是以奇峰异石作为重要造景手段。

粤谚有云“顺德祠堂南海庙”,祠堂、神庙林立是佛山城乡最为普遍的景观。自以明代霍韬、方献夫、庞尚鹏等为代表的南海士大夫集团,在家乡建祠堂、修族谱、置族田、重构宗族制度、祭祀始迁祖来敬宗收族,使佛山宗族建设在珠江三角洲起着示范作用,祠堂文化也一直流淌在佛山人血液里,以祠堂为中心构建的血缘纽带凝聚着人们的家族和地域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比较有代表性的祠堂有石头霍氏家庙祠堂群、兆祥黄公祠(现为广东粤剧博物馆)、顺德沙滘陈氏大宗祠、南海平地黄氏大宗祠、三水祠巷村陈氏大宗祠等。民间有“粤人尚鬼,而佛山为甚”的说法,自古以来佛山民间信仰都极为兴盛,佛山乡间随处可见社坛、神庙,尤以佛山祖庙和三水芦苞祖庙最为有名。“来佛山没有到祖庙,就等于没来佛山”,这是佛山妇孺皆知的一句话。佛山祖庙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历经二十多次重修和扩建,现存主体建筑占地3600平方米,沿南北中轴线排列,从南而北依次为万福台、灵应牌坊、锦香池、钟鼓楼、三门、前殿、正殿、庆真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祖庙是最具代表性的岭南建筑之一,被誉为“东方民间艺术之宫”、“岭南建筑艺术之宫”,有国内最大的明代真武大帝铜像、中国现存最大的古铜镜、国内罕见的宋式斗拱、美轮美奂的三雕两塑(木雕、砖雕、石雕、陶塑、灰塑)以及华南最著名的古戏台——万福台。祖庙又是一个集政权、族权和神权为一体的庙宇,作为佛山的诸庙之首,明代在这里设“庙议”管理机构,佛山历史上的许多大事都与祖庙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位于祖庙三门的一幅清代对联对祖庙在佛山的地位作了精辟概括“廿七铺奉此为祖,亿万年惟我独尊。”民间信仰的兴盛,佛山城乡的各种神诞、庙会全年不断,其中尤以祖庙北帝诞、出秋色、行通济和生菜会等民间迎神赛会和祈福喜庆活动具有代表性。

佛山是中国先进制造业基地、广东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在广东省经济发展中处于领先地位。2018年全市生产总值9935.88亿元,在广东省位居深圳、广州之后,2018年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排21位。在《人民日报》公布的《2018年中小城市科学发展指数研究成果发布(一)》的2018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榜单中,佛山五区均进入前50,其中,顺德区位列榜首,南海区排名第二,禅城区排名16,三水区排名34,高明区排名42。佛山自古就是一座制造业城市,从四大名镇时期的南中国冶铁中心、南国陶都,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到清末佛山得风气之先,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先后诞生了中国第一家新式缫丝厂(继昌隆)和第一家火柴厂(佛山巧明火柴厂)。改革开放时期,佛山人敢立于潮头,洗脚上田,创办民营企业,创下了诸多广东第一、全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佛山的陶瓷、家用电器、家俬、铝型材等产品都名满天下,诞生了美的电器、格兰仕电器、科龙电器、万家乐热水器、万和燃气具、志高空调、坚美铝业、健力宝饮料、佛塑集团、佛山照明、欧司朗照明、海天调味品、佛山陶瓷、鹰牌陶瓷、东鹏陶瓷、碧桂园地产、李宁运动服饰等知名企业,成为中国品牌经济之城。形成了家用电器、机械装备、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陶瓷建材、纺织服装、电子信息、食品饮料、塑料制品、精细化工及医药、家居用品制造等十大优势行业,占工业总产值80%以上。在佛山的整体经济格局中,第二产业十分突出,占比近60%。以制造业为主导是佛山产业结构的典型特点,制造业是佛山经济、产业发展的根基,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在全国大中城市中排名第6位。佛山是全国民营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是推动佛山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根据佛山“十三五”规划,佛山未来将继续加快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以智能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为佛山两大重点发展产业,围绕“智能制造装备、汽车制造、新能源装备、节能环保装备、生产性服务业”五大领域,加快制造业智能化发展,实现从“佛山制造”向“佛山智造”的转变。

佛山市毗邻广州,是珠江西岸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已形成高速公路和铁路、城际轨道、城市轨道、航空相交织的快速立体网络体系,佛山西站是南广、贵广和昆广高铁的重要铁路枢纽站,有选址在高明的珠三角新干线机场,粤港澳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络架构已初步形成,由14条线路构建起佛山市域轨道交通(地铁)网络,目前地铁2号和3号线在建,1号线(广佛线)于2010年已经建成运营,成为全国第一条城际地铁线,未来还有11条地铁广佛相通。佛山市是典型的组团状城市,呈“强中心、多组团”网络型城镇空间结构,包括1个市级主中心,即中心城区,大良—容桂和狮山2个市级副中心,以及三水西南、高明、大沥、西樵、北滘-陈村5个区级组团。其中,中心城区是佛山政治和文化中心,包括禅城区、南海区桂城街道和狮山镇罗村、顺德区乐从,有佛山新城、千灯湖金融高新区、绿岛湖都市产业中心、佛山老城——祖庙历史文化风貌区和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等城市核心。佛山老城即历史上的佛山古镇,是佛山历史文化名城的核心区,包括品字街历史文化街区、梁园历史文化街区、莲花南历史文化街区、任围历史文化街区、祖庙-东华里历史文化街区、新安街历史文化街区6个历史文化街区,有佛山祖庙、东华里古建筑群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梁园、简氏别墅和兆祥黄公祠3处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36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