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生态保护修复 打造南太行绿色屏障
焦作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近年来,焦作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南太行特色生态资源禀赋,以“良法”与“善治”相结合,以法促保、多规约束、分类施治、长治长效,着力打造生态保护修复的“焦作模式”,颁布实施了《河南省云台山保护条例》《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成为全国首例“一座大山两部立法”的城市,建立了北山生态环境保护专职管理机构,特别是在省厅的大力支持下,完成南太行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工程,为美丽河南建设厚植绿色底色,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三丰收”。
一、坚持以法促保,践行“两山”理念。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坚持系统施治、绿色发展,着力厚植焦作现代化建设的生态底色,于2017年在全省首家制定《条例》,成为我市首部地方性法规。每年组织开展对《条例》宣传、贯彻、落实的监督检查,持续推动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规范化。坚持共建共享理念,确定“政府主导、政策支持、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的矿山资源开发新模式,构建政府、企业、公众多元共治的北山生态保护修复体系,实现原各主管部门“单打独斗式”的一元治理转向政府、企业和公众三方主体互动的多元共治。同时,加快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和在产矿山生态保护,建立“开发利用、生态修复、环境保护、安全生产、水土保护”五本台账,实现北山生态保护和修复全生命周期管理的“焦作模式”。
二、坚持多规约束,守牢生态红线。在编制《焦作市北部山区生态环境保护和利用总体规划》基础上,自然资源和规划、林业、水利等部门先后编制完成《焦作市北山废弃矿山修复利用规划》《焦作市水土保持规划》《焦作市林业提升规划》《焦作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等8个专项规划,形成“1+8”的规划体系,为科学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治理奠定坚实基础。按照规划,在产矿山认真落实“边开采、边修复”要求,建成4家国家级绿色矿山、2家省级绿色矿山,实现绿色矿山建设100%目标。以千业水泥为代表的智慧无人矿山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和管理信息数字化的目标。高质量完成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权委托代理国家试点任务,全国首例采用“行刑民”联合处置机制处置完成金额达4.9亿元的自然资源生态损害赔偿,为全省、全国自然资源生态损害赔偿提供了“焦作经验”。
三、坚持分类施策,开展多元修复。探索城市公园、生态文旅、山水同治三大修复路径,让昔日“疮痍满目”的废弃矿山变成南太行的“璀璨明珠”。开展城市公园矿山修复,建设了一批以缝山针公园、龙翔矿山公园、南太行花海广场、黎明脚步山地公园等为代表的沿山公园,大山的“伤口”被18公里长、4000余亩遍植绿树的矿山公园覆盖,环城森林体系初具规模,生态绿地格局已经形成。开展生态文旅矿山修复,建设了云上院子、焦作西大井1919文旅景区等集休闲、郊游、健身、娱乐、科普为一体的文旅景区,“变废为宝”,让矿山重新赋能,为焦作生态、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能。开展山水同治矿山修复,依托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国家试点等工程项目,将“山”“水”“林”等自然资源要素纳入矿山修复,累计投入治理资金25亿元,综合治理面积11.36万亩,治理河道31.8公里,新增林地3.66万亩,新增草地8515亩,恢复新增湿地1461亩,其中,2024年治理完成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图斑229个,面积7319亩,超额完成年度目标任务。解放区老丁沟和博爱县半架山生态修复治理项目入选河南省首批露天矿山生态修复优秀典型案例,探索出了矿山生态修复的“焦作路径”。
四、坚持长治长效,强化责任落实。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压实保护责任,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以“山长制”为抓手,完善“市、县、乡、村”四级监管责任体系,确保责任到人;落实部门监管责任,将部门职责上墙,明确执法边界,严守底线红线;落实企业直接责任,强化矿山企业“谁开采、谁治理”“边开采,边治理”要求,促进矿业绿色合规发展。健全制度体系,进一步强化北山联合执法,制定《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动态巡查督查办法》《焦作市北山生态环境保护有奖举报制度》等10个《北山条例》配套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2条例+10规章”的制度体系,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加强联合监管,会同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市场监管、公安等监管部门严格落实“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的北山日常监管、技术检测、信息共享、联合检查、联合执法等长效工作机制,2024年46名北山监督员累计开展巡查3168次,反映各类线索63条,配合公安部门侦办犯罪案件23起,做到了守山有责、守山担责、守山尽责,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体系的建立贡献了“焦作智慧”。
下一步,我市将在省厅党组的坚强领导下,持续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扎实开展“矿山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全面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确保2025年底实现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任务清零的目标,为美丽河南建设贡献焦作力量。
1.官方网站:dnr.henan.gov.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