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黑科技生活
每天带来一款让大家脑洞大开的黑科技产品!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爱可可-爱生活  ·  【[93星]Robopoker:一款用Rus ... ·  23 小时前  
爱可可-爱生活  ·  【[150星]Zotero-arxiv-wo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134星]赛博禅师:基于DeepSeek ... ·  昨天  
爱可可-爱生活  ·  【Awesome-RL-based-Reas ... ·  2 天前  
黄建同学  ·  字节最新的AI视频论文:“Phantom: ... ·  2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黑科技生活

日本人又拿诺贝尔奖!19年共拿了19个,日本到底做了什么?

黑科技生活  · 公众号  ·  · 2019-10-12 11:59

正文

点击蓝字“ 黑科技生活 ”,关注中国第一黑科技微刊



10月9日晚上18点45分,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


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们在研究锂离子电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贡献。


至此,包括 吉野彰(Akira Yoshino) 在内, 已经有27名日本或日本裔学者获得诺贝尔奖 ,这个数字实属惊人!


这次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吉野彰,他是智能手机和电动汽车所使用的锂离子电池的开发者,是日本旭化成公司的研究人员,还是京都大学大学院工学研究专业的特命教授。



在此次诺贝尔化学奖之前,他也曾获奖无数,被称之为 “重新定义了未来之人”



为什么说日本创造了诺贝尔奖的惊人纪录,而不是美国?


从1901年至2019年的诺贝尔奖颁发历史中,日本是欧美之外获奖最多的国家,达28人,共包括物理学奖11人、化学奖8人、生理学或医学奖5人、文学奖3人、和平奖1人。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日本人的获奖次数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

除了网友热议外,安倍也发推文祝贺吉野彰教授获得诺奖。



安倍称:衷心祝贺吉野博士获得诺贝尔化学奖。锂离子电池在手机等方面应用广泛,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生活。期待吉野教授将取得更大的成就,为你感到骄傲。


也有网友评论道: “当年日本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计划,看来不是吹的”。


至此,进入21世纪以来的19年,日本人拿了19个诺奖,距日本2001年提出的“50年30个诺贝尔奖”的计划,已实现大半。


这个成绩,和人口老龄化严重的日本重视科学重视、教育密不可分,日本的科研投入甚至比美国都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认真看过日本的纸币?


一千元日币上是野口英世,日本著名生物学家;五千元日币上是樋口一叶,日本著名文学家;而最大面额一万日元上那个目光坚毅、面色严肃的人,是教育家、思想家福泽谕吉。


野口英世


樋口一叶


福泽谕吉


日元上的人物,没有一位是将军,没有一位是天皇,全部是在教育,科学,文化界为日本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人 。并通过这种潜在影响无形中告诉日本民众,应以学者为骄,他们应得到全社会的尊重,是值得全日本人民崇敬和怀念的。


日本为什么会在在短短的时间内,位列世界先进国家之列,拿下这么多诺贝尔奖?也许小小的日元,给了我们答案:那就是 科教兴国


日本除了在物理.化学等工业技术革新领域做出贡献以外,在为延续人类生命所设立的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也屡有突破。


很多大家熟悉的医学名词都是由日本人发现的:


本庶佑 2018年获奖者 ):发现免疫细胞“刹车”分子PD-1并将其运用于癌症治疗。这一发现之所以如此重要,是因为它为我们带来了新的治疗概念。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治疗,是一种“刹车”机制,通过抑制PD-1的功能,T细胞也能得到激活,治疗癌症,并且这一治疗方法在目前的一些肿瘤治疗中已经取得了不错的表现。


大隅良典 2016年获奖者 ):发现细胞自噬机制,这一发现让人类在探寻生命奥秘的旅程中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同时也为癌症与神经性退行疾病的治疗上开拓了广阔的前景。


山中伸弥 2012年获奖者 ):发现干细胞也就是iPS细胞。这种细胞可以降低细胞病变的风险,并提高细胞培养的效率,可经由人体细胞获得。鉴于它们可以分化成各种细胞或组织,因此iPS细胞在再生医学中极具应用价值。






1


最近这些年来,我们一谈起日本,第一反应就是“没落的发达国家”,他们过去的二十年,是“失去的二十年”。


但是,今天日本人再获诺贝尔奖,或给这种观点重重一击: 日本并不是真的举步维艰,所谓日本经济失去的27年,一定意义上,也是他们科技创新的27年。


先来个总体概况:根据2015国际权威研究机构《汤森路透》发表了新的一年全球企业创新排名TOP100, 全球创新企业TOP100 :日本40家;美国35家;法国10家;德国4家;瑞士3家! 在2014年之前一直是美国第一名,2014年之后被日本超越。



在技术研发方面,日本有4个指标名列世界前茅:


1. 是研发经费占GDP的比例列世界第一;
2. 是由企业主导的研发经费占总研发经费的比例世界第一;
3. 是日本核心科技专利占世界第一80%以上;
4. 是日本的专利授权率竟然高达80%,可见其专利申请的质量。
这个世界上几乎所有的高科技公司,比如三星,intel,苹果,高通等等,如果没有日本的高精度设备,配件,解决方案,这些公司至少倒退10年。
这几年不管是VLSIResearch,英特尔最佳供应商里的SCQI和PQS都是日系刷榜(8家SCQI6家日系,18家PQS11家日系,连iphone里1000多项核心部件就有一半以上来自日本)。
谁拥有最先进的科技,谁就握着最锋利的武器。而诺贝尔奖,正是日本手中拿着的武器闪着光芒的刃。

2


去年日本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决定将奖金约1亿1500万日元全额赠送给母校京都大学,用于支援年轻研究者的研究工作。



正是这样,日本科学家才能专注于科学研究,才成就了最近18年诺贝尔奖的爆发。


日本这个国家真的不可小视,我们真的需要改变的东西还很多……


日本在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下,重点科研项目经费无上限。 换句话说,科学家们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在研究过程中即使一段时间内没出成果,不必担心丢掉饭碗;也不必担心考核;评优等因素的干扰;一门心思投入研究就好。



在日本的187种职业中,大学教师得分83.5,位居所有人理想职业的第二名,远远高于企业高管;高级公务员以及知名演员。社会地位之高可见一斑。



当然了,你要是以为日本搞科研如此厉害的原因,仅仅是因为政府的支持和人民的敬佩的话,那你就太天真了!!!


日本之所以出了如此多牛逼哄哄的科学家,更大的原因在于他们尊崇自然的教育让孩子真正“赢在了起跑线”。


从小让孩子接触大自然,自己种菜收获;利用废旧报纸牛奶盒子等自制玩具;自己整理物品;老师和父母在孩子的成长中更多的是扮演了一个引导者和旁观者的角色。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探索这个充满未知的世界。


1973年诺贝尔物理奖获奖者江崎玲于奈也曾说过,“一个人在幼年时通过接触大自然,萌生出最初的、天真的探究兴趣和欲望,这是非常重要的科学启蒙教育,是通往产生一代科学巨匠的路。”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下村修也曾说: “我做研究不是为了应用或其他任何利益,只是想弄明白水母为什么会发光。”


对于大自然和这个世界保有一颗闪闪发亮的好奇心,也许这就是科学家们之所以会走上科学道路的最单纯原因。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