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视觉志
你陪着我的时候,我没羡慕过任何人。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猫笔刀  ·  含D量 ·  2 天前  
梅特涅的信徒  ·  困龙翻身与刘秀脱困 ·  2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 ·  3 天前  
网信黑龙江  ·  V眼看龙江 | ... ·  3 天前  
经济日报  ·  你为什么会给直播打赏? ·  3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视觉志

对不起,丢了你

视觉志  · 公众号  · 自媒体  · 2017-03-11 21:35

正文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 视觉志


最近,中国国家博物馆办了个展览,展出了大英博物馆漂洋过海运过来的一百件文物。




这100件里,有几件诞生于中国。每一件,都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世奢侈品,有钱也买不到的那种。其中,就包括国宝级别的新石器良渚玉琮 [cóng] 和西周早期的康侯簋[guǐ]。


这世界上有很多惊艳的事物,不求拥有,只需看一眼,足以慰平生。中国的文物,就是这样的美丽存在。


2015年,故宫博物院曾展出了十年才得一见的《清明上河图》。很多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也顾不上累,一下飞机火车就直奔故宫排队,这一排就是整个通宵,这一排就是八千人的长队。为了解决这么多人排队没饭吃的问题,故宫博物院还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向观众发粥的博物馆”。

参观《清明上河图》者通宵排队场景


不远千里来看你,只为一睹《清明上河图》的倾国容颜。


可惜,这次从英国运来中国展览的绝世珍宝,已经不再属于中国,虽然,它们诞生在中国。


这一次,前来观看的人,心中恐怕五味杂陈。几百年前,它们在中国匠人手中诞生时,一定惊艳过世界,而如今,它们从异乡回归故里,留给今人一声喟叹。


最美的是相遇和拥有,而最痛的,莫过于曾经拥有,却又失去。失之侵略者的战火,失之古国的衰落。


你可知,来自中国的文物,如今仍在全球各地惊艳世界,只是,以被别人拥有的形式。

春秋错金银铜翼虎,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景泰蓝瓷坛, 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商代双羊尊,现存于大英博物馆。



圆明园鎏金佛塔,现存法国枫丹白露博物馆。



历代帝王图》,现存于美国波士顿博物馆



慈禧水晶球,

现存于美国宾州大学考古与人类学博物馆



智化寺万佛阁藻井,

现藏于美国费城艺术博物馆



《乾隆帝后和十一位妃子肖像》,

现藏于克利夫兰艺术馆



螺钿紫檀五弦琵琶,

现藏于日本宫内厅正仓院北院



曜变天目茶碗,现藏于东京静嘉堂文库。


……


从琉璃剔透,到水墨嫣然,从一方古琴,到一卷画轴,那是大国工匠的印记,是时光与岁月,是铁马与金戈,是泱泱华夏走过历史的长河。


依然美丽,依然惊艳, 依然倾国倾城, 只是不再属于我们。


对不起,丢了你。


……


并不是所有散佚在国外的国宝都能有机会与我们相见,也不是所有流落他乡的文物都能被温柔对待。它们有些被裁剪,有些被盗走,有些甚至被当做婚礼的布景。

大英博物馆里最著名的一件中国藏品当属《女史箴图》,它原本保存于颐和园, 八国联军侵华 时被一名军官抢走,后来,军官以25英镑的价格卖给了大英博物馆。


25英镑!


拿到画之后,大英博物馆茫然了,因为他们不清楚中国画的保存方法,随后非常业余地按照日本画的方式装裱,结果,由于材质的问题,导致了整幅画大面积开裂,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把《女史箴图》 割成了三段。

解铃还须系铃人,大英博物馆最终想到了一个办法:找中国人帮忙。我国修画师 秋锦仙 力挽狂澜,最终得以让这幅画重见天日。


让落入他人之手的国宝少受些伤害,这或许,是华夏子孙对先人遗迹最无奈的呵护了。

左三为修画师秋锦仙


中国文物在国外的命运可谓此起彼伏,英国这边刚修缮好了《女史箴图》,法国那边就在博物馆里失窃了。


2015年3月1日,位于巴黎南部的枫丹白露博物馆,中国馆15件珍贵展品遭窃,其中包括圆明园流散文物“铜胎掐丝珐琅麒麟”。据报道,盗贼的整个作案时间仅仅只用了7分钟。


最终,这15件展品也没能寻找回来。百年前,它们历经了战火与动荡, 百年后,不知身在何方。如果它们有灵魂,是否也会思念东方的故乡?


还有更让人扼腕的。


2014年,网络上出现了这样一条新闻。美国宾州大学的考古和人类学博物馆被当做了结婚场地。




且不说空气中二氧化碳会对壁画造成影响,强光、温度、灰尘、湿度,任何一样微小的改变都可能刺激到脆弱的文物。


纵然心疼,却无可奈何,就像失去了一位爱人,即使你仍有爱意,却对她无能为力。


而我们能做的,就是用尽所有的珍爱,来对待留存在我们自己手中的国宝。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