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名称: 蝉创意
蝉创意是全中国最糟糕的公众号,我们专注于人类脑洞开发的事业,对艺术作品、潮流文化、网络热点进行野鸡式播报,在毁灭你的人生观、价值观同时,向世界传递我们的虚情假意。...Just kidding...
目录
相关文章推荐
物道  ·  节后养生:一清、二白、三好 ·  昨天  
物道  ·  初八 | 福纳八方,诸事皆发 ·  2 天前  
季顺潘  ·  星盘含义:上升星座的含义(转) ·  3 天前  
物道  ·  一日道|真正的富人 ·  5 天前  
51好读  ›  专栏  ›  蝉创意

韩寒有多受欢迎,中国小镇青年就有多压抑

蝉创意  · 公众号  · 时尚  · 2019-02-13 23:00

正文

↑↑↑

贺岁档两大“王炸”都安排上了吗?上映9天,截止目前《流浪地球》票房破20亿,《飞驰人生》票房破11亿。


如果说《流浪地球》是中国科幻电影在“末世”中的“创世”之旅,那《飞驰人生》就是用竞技体育为合家欢电影注入的一腔兴奋剂。



‍‍‍‍‍ 票房、口碑双丰收的背后,少不了对主创的质疑。今天蝉主就跟你们谈一谈韩寒。


作为陪伴一代人成长的青(zhong)年作家,韩寒对80后和第一批老去的90后并不陌生。95后你可能没看过他的书,但你应该看过你老公演的《乘风破浪》,去KTV也会必点那首《后会无期》。




韩寒的读者都老了吗?



都跟他一样从白衣飘飘的追风少年变成大腹便便的油腻大叔了吗?


并,没,有。


蝉主采访了一批95后,甚至00后,从没看过韩寒任何小说的他们表示: 电影好看鸭。


时光是把猪饲料,韩寒也曾是山寨谢霆锋


青年作家、追风少年、车手韩寒、公民韩寒、国民岳父、商业韩寒、十亿票房导演... 你可能还是小看他了。


顶着无数身份与头衔的“斜杠青年”,不为世俗定义,而他所谓的“飞驰人生”似乎也并不顺利。


他写书,有人说他抄;他玩赛车,有人说他装;他拍电影,有人骂他烂。中国读者与观众越发难取悦也是见怪不怪。


为驳“代笔”韩寒展示其写作手稿


此番《飞驰人生》遭受的质疑大多源于对韩寒导演水平的不认可。“MV导演”、“金句PPT”、“人物塑造没灵魂”、“剧情苍白”、“逻辑经不起推敲”、“燃情有余,能力不足”...


“韩寒能力有限” 的声音,还是不妨碍各位口嫌体正直地捧着爆米花大快朵颐,并且把屁股挪到电影院的座位上。



《后会无期》票房破6亿,豆瓣评分7.1,《乘风破浪》票房10亿,豆瓣评分6.7,《飞驰人生》票房破11亿,豆瓣评分7.0...


“MV导演”三部曲的成绩单,至少比某些明目张胆把观众当傻子、用流量小花疯狂圈钱的“伪导演”要漂亮。



蝉主不禁想:韩寒是真的能力有限吗?《飞驰人生》11亿票房飘红的背后,究竟是谁在持续为这份梦想与情怀买单?


私以为答案是: 数以万计的中国小镇青年。



‍‍

小镇青年的自由之路


1982年,韩寒出生于上海市金山区亭林镇。对自己小镇青年的身份,他从不避讳,也丝毫不掩饰自己对故乡的热爱。现在,韩寒工作室微博的名字还叫亭林镇工作室。


在其执导的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里,他终于将心中热爱的这片故土搬上了荧幕。于是我们得以如管中窥豹般窥探到那一段,90年代青年的燃情岁月和小镇的生活风貌。他们当中,有你我父辈的影子,甚至有你我的影子。



1978年,我国城镇化比例只有17.92%。四十年前,82.08%的人在农村,小镇是令人羡慕的。改革开放后,中国奇迹般地快速地实现了城市化。青年们逐步走出故乡,走向城市,去点燃心中的梦想,去乘风破浪。


从此往后,故乡的模样只活在少时的记忆中,以及每年那场声势浩大的短期人口大迁徙里——小镇青年仍然是春运的主力军。 你我眼见的故乡,从此只有冬,再无春夏秋。



花衬衫、喇叭裤、非主流、杀马特、穷困潦倒、没有审美、没有未来...任何刻意将小镇青年妖魔化、脸谱化,都是一种曲解和误读。这个群体范围之广、数量之巨,或许远远超过你我的想象。


小镇青年们或背井离乡,或囿于故土,他们身上没有统一的标签。 他们就是我们,是我们身边的许多人。


作为小镇青年的天然代言人与意见领袖,韩寒自然可以与之共情。从《后会无期》,到《乘风破浪》,再到今天这部《飞驰人生》,他始终将笔触聚焦小镇青年与碌碌无为的无名之辈。


每一个小人物都有姓名,也有属于他自己的故事,即使在时代的巨轮下他显得渺小又卑微。




电影有多燃,你就有多压抑


《飞驰人生》明明是部喜剧,但为什么大过年的你笑完会难受?


因为我们始终忽略了一个前提: 你觉得“够燃”、“够释放”,是因为生活给你的情绪够压抑。


说人话就是憋的,小人物的憋屈。


电影里张弛是个迟暮英雄,也是个“已愈不惑,近知天命”的油腻大叔。他曾怼天怼地、桀骜不驯,也曾意气风发、享受荣光。直到一次变故让他的赛车事业坠落谷底——一代车神竟然落魄到在街边卖炒饭?


生命充满了随机性,上帝总爱跟我们开玩笑。



在默默无名、苟且偷生五年之后,张弛为了儿子的升学问题决心复出。五年,意味着什么?张弛说,意味着 “属于我的时代过去了”。


复出之路困难重重,要钱没钱,要车没车,甚至连驾照都要重新考。当张弛还在科目二的教练痴缠、和好基友孙宇强连夜潜入工厂偷车架、为拉赞助谄媚地在大哥面前大跳钢管舞时,神坛上早已出现了另一位男人——新一代车神林臻东。



林臻东这个角色有意思,他是张弛的最大劲敌,但这个“反派”却让人始终讨厌不起来。年轻帅气,家财万贯,坐拥一切资源,13岁被家人送去英国学习赛车,买最贵的车,请最好的教练,不折不扣的富二代+技术流,精致到只一眼就能辨别出被张弛视作珍宝的法国红酒是赝品。


他的身份、成长环境与张弛全然相悖,他手握着我们大多数平凡人无法企及,又眼红万分的 “躺赢人生”。


就这样一位公子哥,却不跋扈,不仅跟屌丝张弛惺惺相惜,还愿意赞助张弛来挑战自己。这可能就是“无敌是多么的寂寞,战胜世界需要一个对手”。而张弛与林臻东,是彼此最好的对手。



在接受记者访问面对质疑时,林臻东说,“如果你想要公平,就来参加体育比赛。如果你想要绝对的公平,就不要来参加体育比赛。”


诚然,无论你承认与否,当你还在十年寒窗苦读时, 一些跟林臻东一样的人早已轻轻松松赢在了人生的起跑线上。



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


现实的耳光啪啪啪抽得你生疼,乘风破浪的飞驰人生是高票房背后无数小镇青年渴求的逆袭。


而更多的、数之不尽的,是像张弛、孙宇强一样的青年,他们在北上广深能俯瞰CBD夜景的写字楼里,在隔音差、年久失修的握手楼里,在看似体面的合租房里,默默描绘着属于自己的人生,他们屏息凝神,期盼着有朝一日能出人头地。


其实每个人都是有天花板的,社会资源的既定倾斜,是小镇青年们不能承受的生命之重,带来无法言说的压抑与苦闷。




就像电影最后一幕,张弛参加一场比赛,上了赛场才发现对手竟然是一架飞机。


这一幕荒诞、魔幻,却具有现实意义。有些人,倾其一生可能都无法坐上飞机,他们的人生不曾起飞,只能在陆地上缓慢爬行。这是小镇青年难以改变的宿命,也是令他们其窒息的压抑:穷尽毕生气力,依旧难以逆袭。



一生所爱,回头太难。梦想面前,赤子之心始终动人。纵使是爬行,纵使飞驰人生只是梦想,只要你和热爱的一切在一起,就值得钦佩。


只要今天还有一口气,就请保留少年的心性。

奋力飞驰,将人生的天花板顶得再高一点。








请到「今天看啥」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