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当下A股市场的泡沫到底大不大
?
这关系到我们该不该买股票的行为决策
。
也就是说
,
这个市场到底有没有让我们为它投资的价值
?
大家一定要认真看完
,
对大家2025的投资方向和标的有绝对性的指导意义
。
评估当前A股市场是否存在显著泡沫需要多维度分析
。
以下从估值
、
市场情绪
、
政策环境和经济基本面等角度进行客观分析
:
一
、
估值水平
:
结构性分化明显
。
1.整体估值
:
市盈市方面
:
截止2024年末
,
上证A股的动态市盈率为14.67倍
,
沪深300
指数的动态市盈率
(
PE
)
约为12.93倍
,
高于历史中位数
(
约13倍
)
。
深证A股PE值为36.73倍
。
创业板
PE值为56.71倍
。
科创板最高
,
达到惊人的123.63倍
。
市净率方面
:
截至2024年末
,
科创板市净率最高
,
为3.73倍
;
创业板
、
深证A股市净率分别为3.31
、
2.25倍
;
沪深300
、
上证A股的市净率较低
,
分别为1.38倍
、
1.36倍
。
从以上数据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深市主板和双创板块估值已经较高
,
特别是双创板块
,
毫无疑问已经存在较高的泡沫风险
,
有向下调整的要求
,
否则风险远远大于机会
。
2. 行业分化
:
新能源
、
半导体等热门赛道PE普遍高于50倍以上
,
部分个股透支未来盈利预期
;
而银行
、
地产等传统板块PB低于1倍
,
存在低估
。
但是
,
在全面考虑产能发展前景
、
未来盈利能力等因素的前提下
,
地产等传统板块到底有多少投资价值值得商榷
。
连
万科
这样的
房地产
头部企业都出现了业绩爆雷
,
其它的中下游企业就更不用讲了
。
二
、
市场情绪与资金面
:
杠杆率可控
1. 融资余额
:
截止2024年四季度
,
全部融资余额约1.8万亿元
,
低于2015年高峰期的2.2万亿元
,
融资额占A股流通市值的比例约为2.76%
(
2015年超4%
)
。
杠杆风险相对可控
。
2.外资动向
:
截止2024年底
,
北向资金共持股3383只
,
持股市值2.21万亿元
,
占A股总市值94万亿元的比例约为2.3%左右
(
2023年占4%
)
,
年内波动加大且数据显示外资是大规模撤离的
。
这与两个因素有关
:
一是A股整体而言估值已经不低存在一定泡沫风险
;
二是美元和人民币之间的金融战
。
三
、
政策与经济基本面
:
支撑与压力并存
1. 政策宽松
:
国内货币政策维持适度宽松
(
LPR下调
、
降准
)
,
财政政策发力稳增长
,
但地产下行
、
出口承压导致企业盈利修复缓慢
,
2024年沪深300盈利增速预期约5-8%
,
盈利增长滞后于部分板块股价涨幅
。
2. 国际环境
:
美联储加息周期接近尾声
,
人民币汇率压力正在得到逐步缓解
,
但地缘政治风险仍然存在
。
四
、
历史对比与潜在风险
1. 与历史泡沫期对比
:
2015年沪深300 PE达19倍
,
创业板超130倍
。
很明显
,
当前市场热度特别是深证主板和双创板业已经接近2015年的极端水平
,
除了上证主板和沪深300尚可接受外
,
系统性泡沫风险已较高
。
2. 风险点
:
局部赛道拥挤
(
科技类板块如AI
、
机器人概念股短期炒作
)
、
经济复苏不及预期一定会导致估值修复
。
结论
:
结构性估值已经较高
,
A股整体存在一定的系统性泡沫风险
。
当前A股整体估值处于合理区间的上半区域并接近上限线
,
特别是新能源
、
科技等部分赛道存在明显估值透支
,
需警惕结构性调整压力
。
建议投资者关注盈利确定性高的低估值板块
,
对高估值成长股保持谨慎
,
分散配置以应对波动
。
实事求是地讲
,